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加入郑州市作家协会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如何加入郑州市作家协会

苏小蒙

       自从我的《郑州文坛70年》一文在河南文学微信公众平台今年6月5日推出以后,最近几个月来,不断接到郑州本土不少文朋诗友的来信来电,询问如何加入郑州市作家协会、成为一名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为此,近日我专门走访了郑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申剑女士。就相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郑州市作家协会是中共郑州市委领导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郑州市作家协会紧密依靠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推动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把郑州建设更加包容开放、更具时代魅力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文学的力量。

       郑州市作家协会系河南省作家协会的团体会员。

       凡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公民道德规范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赞成郑州市作家协会章程,在省市和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媒体(包括报刋、图书出版和文学网络)上发表有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的作家,以及专门从事编辑、教学、研究、组织、管理、服务的文学工作者,只要本人愿意,都可以提出申请加入郑州市作家协会。

       凡是工作、生活在郑州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申请加入郑州市作家协会,原则上是由申请人所在地(如县市)作家协会以及群众性文学社团(如郑州市诗词学会、郑煤集团作家协会、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等)推荐;也可由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介绍;申请人也可以自行申请入会。

      申请加入郑州市作家协会,首先向郑州市作家协会办公室或当地县市作家协会领取《郑州市作家协会入会申请表》,按照表格上的各项要求认真填写。填好后附上自己出版的作品,或者发表的原件或复印件数篇作为附件,并附本人一吋免冠标准照2张,通过团体或个人报送至郑州市作家协会办公室。

       郑州市作家协会地址: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12号516房间

         经郑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审查通过。即成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成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不仅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一种时代的担当和历史的使命。郑州市作家协会作为一个人民团体,她始终以全心全意为我们郑州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把协会真正办成我们郑州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之家。

        因此,郑州市作家协会的大门永远向我们郑州作家、文学工作者,包括文学青年,甚至文学爱好者敞开着一一

        郑州市作家协会欢迎您!  

相关链接

1

郑州市作家协会70年

备忘录

(1949-2019)

苏小蒙

01

      194810月郑州解放以后,我们这座城市和全国各地一样,在旧中囯的废墟上万象更新、百废待举。

       为了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的教化功能,团结人民、教育人民,为建设一个新中国而奋斗,在中共郑州市委的领导下,于195010月召开了郑州市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来自解放区、解放军驻郑部队和一直生活在郑州的文艺工作者聚集一堂,宣布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并产生了由吕英任主任,王子珍、秦岱、许寄秋为副主任的第一届委员会。下辖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专业不同的各种小组开展活动,并创办了《郑州文艺》期刋,后改为《百花园》,每月一期,作为郑州市文联的机关刋物和宣传阵地。

      从此,我们郑州的文艺工作者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郑州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事业也开始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新纪元。

       当时正值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市文联组织文学组的作家许寄秋、马长风、李晴、王侠若、李蔚、刘文洪、林涧等进军营、上工厂、下农村深入生活,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有力地配合了这一时期的国内外形势,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1953年以后,我国掀起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随着郑州电缆厂、郑州煤矿机械厂、第二砂轮厂、郑州铝业公司和郑州六座大型纺织印染厂等工业企业建成,我们郑州作为一个新型轻工业城市的兴起,以及郊区、郊县农业互助组、合作化、人民公社的出现,郑州市文联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文艺为政治服、为工农兵服务”的指示精神,与郑州市总工会、文化馆密切配合,先后在郑州囯棉三厂、郑州热电厂、郑州纺织机械厂、中国第二砂轮厂、郑州电缆厂、郑州矿务局、中国铝业公司和河南省工人文化宫、二七纪念堂、郑州工人俱乐部等建立了工人文学创作组;在新密、荥阳、中牟等郊县建立了农民文学创作组。文联副主任、著名作家许寄秋还专门编写了一本12万字的《工人文学创作知识讲话》,积极开展对工农兵作者的培养工作。很快涌现了刘思、沙发来、付占元、王洽智、王振州、曹地、马德华、郑蓝云、马炳玉、杨建华、李福印、申卫国、王继先、张鉴非、冰谷等一大批工人作家和周西海、李木生、樊俊智等农民作家。他们创作的小说《铁砂》《激流》《燕子河畔》《黑虎山》《婚事》《父子间》《少莲寻针》《老会计》《龙凤两队》;散文《第一号》《我和剧中的人物》《早春的画卷》《初冬时节》《黄河在欢笑》;诗歌《歌唱红五月》《火红的朝霞一一唱给我们的纺织城》《生命篇》《金水河之夜》《好姑姑》《雨夜》《十六匹带花的棉布》《忙碌的铁路线》《我战斗在矿井下》《赶起马车交公粮》,以及出版的小说、散文集《小师傅》《工地的冬天》《夜,静悄悄》《姑娘连》《新家风》《敢想敢干的人》《跃进浪花》等,在社会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60年,工人作家沙发来、农民作家周西海作为文学界代表,出席了在首都北京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以文教战线先进模范人物为代表的“全国群英会”。

      1965年,郑州国棉三厂女工王桂芬,代表郑州国棉三厂工人文学创作组出席了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在首都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青年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这一切,都为郑州市后来的文学创作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的1958年,全国掀起了以“超英()赶美()”为目标的“大跃进”运动。生产大跃进,文化紧紧跟。我们郑州和全国各地一样,曾出现一个很不切实际甚至有点儿荒唐的群众性的文艺创作高潮。“人人当诗人作家,个个成郭沫若鲁迅”,工厂、农村、军营、院校、社区群众都纷纷拿起笔来写诗、写小说、写散文,甚至写戏曲和电影剧本,这种粗制滥造的作品,其质量可想而知。不过,随着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出台,这一文艺“大跃进”才偃旗息鼓,成为后来我们郑州在开展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中的教训。

02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这十年,由于极“左”路线,我们郑州和全国各地一样,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事业受到极大的干扰与破坏。特别是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工作陷入瘫痪,致使全市文坛一派荒芜凋零。直到1972年,毛主席对全国“没有文学、没有电影、没有戏剧、没有音乐”提出严厉的批评,在郑州市文化馆的组织下,按照毛主席“工人阶级必须占领上层建筑”的指示精神,才成立了一个由工人为主体,由工农兵业余作者参加的“郑州市工农兵文艺创作组”。仅以文学创作为例,人数最多时竟多达300多人。如后来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或成绩的叶文玲、邢军纪以及赵富海、马其德、刘凤琴、邢可、单占生、寇云峰、马其德、王守安、陈爱云、胡振华、郅辉、张秀生、王复兴、刘福智、肖正义、李诚、曾平、荆留套、刘建勋等,都曾是这个组的成员。

        他们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学评论,发表在《河南日报》、河南省文艺创作室主办的《河南文艺》和郑州市文化馆主办的《郑州文艺》上,还出版了《火红的岁月》和《谁持彩练当空舞》两本诗集。

        但是,让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当时由于时代的制约,这些作品有一些明确的局限性。一则积极配合了“文化大革命”强调的所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或多或少地显示出了“帮派文学”的特色;二则主人公个个都是不识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完美到没有作为人应具有的七情六欲、儿女情长,让人只能可亲而不可信地敬而远之;三则让人看到的全是没完没了的车间、工地、田间、地头、军营和练兵场……题材单调,内容贫乏,缺乏文学作品应有的美学元素,纯粹成了政治运动的解读。尤其是在小说人物塑造或诗歌情感抒怀上,往往“上纲上线”,成为假、大、空的政治标签和政治口号。

       因此,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在政治上拨乱反正之后,这些作品完全失去了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过,文学创作这种群众参与的自发性和广泛性,还是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

03

       我们郑州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事业真正取得发展与繁荣,应该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那段时期。通过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深刻批判,极大地调动了郑州市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在“文革”前后停刋达十多年之久的《百花园》文学期刋不仅得到了恢复出刋,在市文联的支持下又专门成立了郑州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一一即郑州市作家协会的前身,后改为郑州市作家协会。并分别召开了郑州市第四次文代会和郑州市第一次青年文学创作会议,时任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都先后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从此,在中共郑州市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市文联的直接领导下,郑州市作家协会按照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建立了文学创作研究室,组建了专业创作队伍;一方面经常地、不断地举办各种培训班、文学沙龙和创作笔会,充分发挥“团结、服务、引导、繁荣”的功能,坚持“二为”方针和“双百”方针,积极支持、组织我市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开展创作活动。

      在此期间,我市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杂文、随笔等作品出现井喷似状况,接二连三地发表在省市乃至全国大大小小的报刋上。尤其是小说,叶文玲的《心香》,刘思的《五十二把刀传奇》,黎婴的《在任二百四十天》,原非的《曹书记买马》,马其德的《赵家屯今日有好》,寇云峰的《琵琶女》,何天保的《失控的基因》,陈铁军的《遥远的沙漠骑骆驼的人》,赵富海的《年轻夫妻》,郅辉的《特别小队》,郑兢业的《孤坟》,杜禅的《黑色神曲》,罗辛卯的《浦村》,史家轩的《玉泉河》,张秀生的《一个宣传干部的日记》,谢静的《走出沼泽》,武蒙辛的《跃出摇篮的太阳》,何平的《十五的日亮升上了天空》,秦德龙的《小卒过河》,蔡柏顺的《炎黄大帝》,以及杨晓敏、邢可、梁海潮、徐小红、秦俑、邱海泉、平萍的小小说,曹地、刘良、王嘉贵、矫桂棠、马青云、樊俊智、赵西岳、许挺、秦喜凤、杨龙江、魏红、王淑敏、刘国运、吴文玺、孙勇、阿若的散文;王中朝、邓万鹏、李正品、马承钧、王守安、胡振华、马德华、王林栓、穆女、冯新林、雷衡山、郭英英、欧阳文献、高天星、赵振中、祝恒、苏小蒙的诗;康群、张帆、朱恪超、王建章、陈鲁民、赵元惠等人的杂文;鲁枢元、冯辉、张延文、任喻、刘海燕、任晓燕的文学评论,陆续在市、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少作品在省市或在全国各种评比、比赛中获奖,文学评论界普通认为:郑州文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正在崛起。

04

       经过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洗礼,我们郑州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思想高度、精神境界和创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开阔与提高,尤其是中共郑州市委、市政府一年一度举办的“五个一工程"和优秀文学作品奖评选活动,以及郑州市文联主办的《百花园》文学期刋,经过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了集团化运作。他们创办的《小小说选刋》《小小说出版》和《百花园》一起,已经成为海内外倡导小小说的标志性刋物,在全国独树一帜。

       这一切,都极大地激发了我们郑州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以及评论等多种体裁、多种形式、多种风格、多种流派的创作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特别是在相对全省全国而显得薄弱的长篇小说领域,涌现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如鱼禾的《情意很轻,身体很重》《中度悲观》,程韬光的《诗圣杜甫》,申剑的《守望爱情》《寸刀》,陈铁军的《老杂拌儿》,王刚的《空手套》《烩面》,杜禅的《犹大开花》,张鑫奇的《河洛沉梦》,李正品的《倒塌的情海》,胡振华的《啾啾鸟和她的福奶奶》,蔡越涛的《香玲珑》,刘枢尧的《民国书生》以及常松木的《嵩山烟雨》、宋云龙的《乐土》、魏清海的《变》、赵渝的《宋潜的问题》、柳岱林的《远走高飞》等等。

      在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方面,申剑的《嵩山飞霞》,张鑫奇的《康百万庄园》,程韬光的《太白醉剑》,范玉关的《雉媒秦观》《独后制汉》,王婕的《曙光》《绽放》,苏小蒙的《郑州:呼唤着地铁》,赵富海的《南丁与文学豫军》以及《老郑州》三部曲;瓦尔特、保尔有关郑州的故事,展示了郑州过去和现在的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的一个侧面;任喻翻译的《绿山墙的安妮》和杨伟莉翻译的《婚礼》的出版,填补了我们郑州文学翻译方面的一项空白;还有马国兴的书话《我待弄过一家书店》一书,可以说具有开创性意义。

      鉴于在文学创作和文学工作上的不凡成绩,我们郑州作家杨晓敏、鱼禾先后当选为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更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老作家宝刀不老、新作迭出的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极具才华、极具潜质的新一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如尚攀、寇洵、尹聿、郭伟民、王镜宾、常松木、师艳军、江媛、张建芳、赵琼、连忠诚、柳岱林、王婕、颜华、王文平、邹相、尚新娇、衣水、乔山峰、姚永新、赵渝、吴文涛、周玉梅、王遂宏、葛晓亮,以及利用多媒体进入网络写作的刘峰晖、刘子义、度寒等,他们无论是作为作家还是诗人,起点都是比较高的。他们的作品,内容的取材、人物的塑造、语言的应用,都是极具特色和创新意识。尤其是他们与当年的老作家相比,大都接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这对于当今全国乃至世界提倡作家学者化,无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已成为我们郑州社会主义文学创作队伍继往开来充满希望和未来的骨干和主力。       

结束语

       我们 郑州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事业从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一路走来,到今年2019年,已走过了70年的历程。70年来,郑州市作家协会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作家之间的“纽带"与“桥梁”作用,组织全市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积极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会员由当初的3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名,其中成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有200多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有30多名。

        70年,是岁月长河的一个节点;

        70年,也是岁月长河的又一个新开端。

       7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郑州的文学创作队伍是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的队伍。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男。1946年3月生。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人。1964年3月参加工作,曾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作品,有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记忆》、散文随笔集《走在文坛的边缘》和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问世。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职工文学创作的组织工作,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

      现已退休。

河南文学杂志网络版:相知相伴,天天相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小蒙:著名作家杜禅的文学江湖|走近名家
散文诗:刑警和他的妻子(外一首)| 苏小蒙 主播 | 志玲
作家不能置身时代之外(声音)
陇南文坛四十年简述 娄炳成
中国著名作家签名藏书馆河南馆面向本土作家征集签名书
宁夏作家协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