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征文】赵克明/从“试水”到“游泳”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关于加入投稿那点事儿”征文

赵克明

提到投稿,得从我“试水”作文教学说起。

刚任教时,结识一位教育界前辈,他的教学绝招,就是长年坚持与学生同题作文,时常还和学生一道现场写作,即时交流。一开始很是敬佩他,可暗地里笑他太迂。后来渐渐悟出,教师述而不作,试试水之深浅,尝尝其中甘苦,指导学生作文往往隔靴搔痒。于是,我也悄悄剽窃了他的“招法”,而且居然有个意外的惊喜,一篇“试水”文登上了河南《作文月刊》“教师范文”专栏,同期还刊登了我一个学生的习作。

那篇千字文题目叫《砺》,真实记录了我大学进修毕业时的生活和心态,写作意图是告诉学生一个朴素的作文之道——我手写我心。其时,我所在的农村中学,课外读物奇缺,生活环境枯燥,学生们“穷则思变”,捣鼓出作文的一大“法宝”——“编”,且仿照课本《小木船》来编,大致的情节是,与好友因为小木船而关系破裂,后来得知事情的真相,而好友已迁居外地,留下无法弥补的悔意。大家就这么比葫芦画瓢,你编来我编去,编得满教室的“小木船”。迫不得已,我下了一道死命令:“不准仿套《小木船》!”可是,令行并未禁止,学生们一作文还是晃悠着“小木船”的影子,而我这个语文老师也快成“老艄公”了。我也来个“穷则思变”,既然《小木船》能如此黏住学生,那我就用“试水”文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己的生活。我坚持每周一文,写出了“我”的系列,完篇后在班上朗读交流,《砺》就是其中的一篇。

这一招还真灵验,时间不长,学生都告别了“小木船”,而且似乎有了作文的冲动。这次实验也让我尝到了甜头,自然也就再接再厉。有学生问:“老师,有些事情让我很感动的,可为什么写出作文来就感觉不那么动情了呢?”我回答道:“发掘并放大动情点!”随即就来“试水”,含泪写下悼念祖母的《粽子》,当读给学生听时,全班唏嘘一片。接着布置写作,大家都自觉地注重发掘并描写“动情点”,篇篇真挚而感人。学生初写议论文往往丧失自我,或一味套用“公众语言”,或反复证明那些常识性的“真理”,反正自己的脑袋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又来动笔“试水”,针对鲜活的生活现象发表议论,发表自己对生活现象的真实判断和看法。被《教育文汇》《教师博览》两家杂志采用的《别把孩子不当孩子》,就在学生中热传,让大家领悟了如何变“被表达”为自主表达。一个时期,我发现学生写议论文“格式化”,千篇一律地“叙—议—联—结”,文章成了毫无生机的枯枝败叶。于是我还是现身“试水”,写了一组不入“套”的杂文。一篇被《中学语文报》采用的《“差生”是怎样炼成的》,另一篇被《师道》采用的《“教不好××,教语文去!”》,让学生读着个个捧腹,更让我欣喜的是,大家并非一笑了之,后来写出的议论文居然渐渐有点鲜活味儿了……

就这样,我的“试水”兴趣渐浓,由水边,到浅水,再到深水,真正体验到了“水”之乐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我来说电脑还是个神话,全都是用手写,文章打好草稿,还得工工整整地誊抄。辛苦汗水换来的成果,自然想与更多的人分享,除了学生,还有同好,还有素不相识的人——这也是我给报刊投稿的初衷。最难忘当初与一些报刊编辑的交往,印象最深的是文心出版社《作文》编辑部的王素英责编和《中学生》杂志社的刘谦副主编,至今还保留着这两位编辑写给我的数十封书信。记得王素英老师在退休离开编辑部寄来的信中,表达出一位老编辑对事业的情怀,对工作岗位的留恋,对夕阳人生的憧憬,情真意切,热人衷肠。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信上的每一个文字,钦佩,叹息,以至于热泪盈眶。与刘谦老师结缘,是因投给他的一篇题为《长话短说二法》的稿子。本来没有太大的期盼,人家京城国家级刊物副主编,哪会理睬一个乡村教师呢。没承想,仅隔两个礼拜,竟收到了刘老师的亲笔回信!他在信中热情地鼓励我,并告诉稿子已拟用。一页编辑部的稿纸,几行碳素墨水的大字,可它对于我来说,真是天外佳音。此后,我经常给他寄去稿子,他也总每稿必复,从北京发来喜讯——某某稿将发在某期。那些年,我的稿子频频上了《中学生》,先是“读写趣谈”栏目,后是“考场纵横谈”“语言趣谈”“青春寄语”“中学生风采录”。当时,编辑部先初审稿子,通过后再让作者誊抄在寄给的专用稿纸上;后来刘老师给我寄了一厚沓稿纸,说我的稿子不用初审,可直接抄在专用稿纸上;再后来,刘老师就约我做专栏,第一个专栏是“花季留言”,另一个专栏是“教你一招”。刘老师退休时也寄来一信,告诉我要出国探亲,并交待以后将稿子寄给刘加民编辑。这些往事虽已过去快三十年了,但每每想起仿佛就发生于昨天,真的历历在目。

感谢这些老编辑们的热情点燃了我,鼓起我前行的勇气,从小心翼翼地“试水”,到自由畅快地“游泳”——写作已然成为我的一种自觉。

在退出教坛前的近二十年里,每年高考语文学科一结束,我都会高度关注作文题,习惯性地放下手中的事儿,伏案做一回“考生”,试写一篇场外作文。开始时,有编辑早早发函来约稿,像《根深不怕沙尘暴》《珍珠与黑点》《富有魅力的白杨树》《谜》《过程的魅力》《如果只种菱、稻或荷花》《彰显凸凹,炫出色彩》等篇,就发表在《美文》《高中生》《新高考》《语文报》上,有的选入《全国高考满分作文》《考场满分作文快递》等图书中。后来,我感觉这些场外作文被拿去冒充“考场满分作文”有造假之嫌,便断然拒绝了这方面的约稿,又给上海《语文学习》杂志“随笔”专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对炮制山寨版'满分作文’说'不!’”,该文还被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可是,写高考“试水文”已经积习难改,成文后就上传到我新浪网“古蓼耕夫”博客上。不料,这些文章还是被“无孔不入”的网友转发到其他网站,或变成铅字登上某些书刊,去“误导”那些备战高考的孩子。无奈之下,我只好甘拜下风,退避三舍,放弃了一年一度体验“戴着镣铐跳舞”的写作习惯。

但是,到生活之水中去“游泳”成了我不变的喜好,也成了我生活的必修课,一段时间不写点什么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稍有闲暇就习惯地伏案写两笔,在键盘上敲几下,自感得意的文字就会在朋友圈里分享,或投给自己喜欢的报刊。徜徉校园,感叹于文化建筑冶秋亭(为纪念老校友、原国家文物馆馆长、鲁迅研究家王冶秋先生而建)冷落在荒芜中,便写下《寂寞冶秋亭》;移居校园外小区,尽享天籁之乐,却深感校园里推窗而入的学生读书声才是真正的天籁,便写下《天籁》;静坐书斋,翻阅着一本本沧桑的旧书,联想到与它们辗转相伴的岁月,便写下了《辗转相伴的书们》;伫立阳台,静观波光潋滟的城西湖,想到它几十年的变迁史,便写下《凭窗赏西湖》;酷热盛夏,不开空调,一任汗水洗礼,重温童年乡间的夏日,便写下《空调里的夏天》;清明时节,返乡祭祖,耳畔响起祖母在世时常说的“老话”,回忆起祖母的那些故事,便写下《祖母是个哲学家》《祖母是个有故事的人》;心恋故土,抚今追昔,生发诸多感慨,便写下故乡系列,合成数万字的《故乡,我的精神胎记》;旅居京都,游历山川,触发万千情思,便写下《京都漫笔》《南锣鼓巷印象》《老北京人的情趣》《在巴渝,寻觅桃花源》《在呼伦贝尔的天空下》《黄田访古》等游记系列……这些作品大都已露面于纯文学刊物,我也因此很荣幸地加入了省作家协会,戴上了“作家”的桂冠。

进入人生下半场,无需再为教学而“试水”,我的“游泳”已纯然是自由状态,但愿能“游”出文学的精彩,也“游”出人生的精彩。

作者简介


     赵克明,皖西洪集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小说、诗歌和文学评论等散见国内多家纯文学刊物,入选多部文学作品集,获得多项全国文学奖,有自选文学作品集《拾穗》《悼念一条河》等。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约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诗歌报:楚明亮【纯文学期刊,你缺少了什么】
“违建”过无数次的《小木船》,现在还能见到吗?
全元散曲 陈克明
冬青报(2007年春期第17期)
(全元曲·散曲篇)陈克明
《全元曲》散曲篇陈克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