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苏小蒙/迟到的纪念——追忆原《经营消费报》赵中贵社长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追忆原《经营消费报》赵中贵社长

苏小蒙

原郑州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经营消费报社社长赵中贵晚年照片

01


赵中贵走了。听他女儿说,他父亲走时,特别嘱咐家人,后事简办,尽量不要惊动亲朋好友……所以,直到几乎过了半年之后,我才得到这个不幸的噩耗。

赵中贵是1942年生人。去年,2020年8月因病去世,享年才78岁。按照现在的物质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他不该走得这么早的。

我总认为,他再活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

记得前些年,在郑州西区的碧沙岗公园,我还见过他多次。听他说自从退休之后,每天早上,都爱到这里锻炼身体,有时跑步;有时站在队列里,跟着一群老头老太嘭嘭嚓嚓地跳广场舞……赵中贵这个人,长着中等个子,浑身上下都是精瘦精瘦的,也许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缘故,人到老年,头发有点儿稀疏,但显得特别干练和利索,看起来身体挺棒的。

他的突然去世,真让我有点儿出乎意料。

赵中贵生前,曾长期在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即如今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退休前,一直任办公室主任。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为了促进工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定办一份《经营消费报》一一“全心全意为工商企业服务,诚心诚意为消费者维权”,作为他们这个政府职能部门与工商企业和广大消费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赵中贵走马上任经营消费报社社长的。

在《经营消费报》任社长时的赵中贵

02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与赵中贵认识的。

在此之前,我一直在一家国有企业当工人,年少轻狂,自以为“大材小用”,期盼着有一天能来个“鲤鱼跳龙门”……不过,我既没大专以上的学历,也没有其他提得起的从业经历,更没有有权有势的七大妗子八大姨的“后门”可走,所以一直只能自怨自艾地窝在工厂里。

但是,赵中贵给我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遇。

我凭我过去在报刊上发表的一些“豆腐块”,找到了身为经营消费报社社长的赵中贵,沒想到他看了后竟然拍板,说你这个人就行!

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啊!

就这样,我在这个报社当起了编辑。

更让我感动的还有一件事。     

我这个人是个直脾气,说起话从来不会拐弯抹角,总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为此得罪过不少的人。在工厂当工人时,不少工友说我是“骡子卖了个驴价钱一一都是吃嘴上的亏”,事实上确实如此,我也曾多次下过决心改掉这个毛病。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到经营消费报社之后,我依然我行我素,每逢报社开会,只要轮到我有机会发言,总是口无遮拦地这问题那意见摆出一大堆,让同事们一个个都唏嘘不已。

用我的好朋友、记者徐一展的话说,只要你一张口,我总替你担心……

但是,作为社长的赵中贵,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仅对我的这种肆无忌惮从来没有皱过眉头,表现出任何的反感,却不止一次地在大会小会上表扬我:苏小蒙作为一个编辑,按说这本不是他份内的事。但是他能提出那么多的问题和意见,咱先不说对不对,我认为他的这种精神就应该首先肯定,说明他时时处处都操着咱报社和报纸的心……如果大家都像他那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愁咱们《经营消费报》办不好吗?

赵中贵的一席话,不仅让同事们纷纷对我刮目相看,也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不久,赵中贵竟在编委会上,提出让我担任编辑部主任“主持工作”,更让我有点儿“受宠若惊”。

想想我在工厂干了二三十年,业余时间,经常帮工厂写写画画,在工友眼里,大小也算个“秀才”。但是,别说让领导提拔个处长、科长了,连生产小组长这样一个“芝麻官”也没让我当过……后来,由于我个人的种种原因谢绝了赵中贵的这番好意,但是他对我的信任,始终让我在兹念兹。

作为一个人,谁都有秉性、脾气、爱好和追求。但当你的所作所为不为他人所接受,甚至还遭到厌恶的时候,能得到意料不到的理解和宽容,乃至鼎力的支持,那么这个人无疑是你人生中的“伯乐”和“贵人”。

在我心目中,赵中贵就是这样的人。

可以说,他对我有着“知遇之恩”。

       

本文作者苏小蒙  在《经营消费报》工作期间。

03


        在《经营消费报》的那段日子里,赵中贵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作为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那么大一个局的办公室主任,他也可以称得上是局里的“笔杆子”。据我所知,平时局里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草个文件……都是他分内的事。

        过去在工厂时,我也隔三差五地干过这些差事。且不说写这些东西需要精雕细琢的文字和斐然不凡的文采,更重要的是,写单位材料是一个政策性、思想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如若没有对党和政府政策的深入理解,如若没有对单位全局工作和各项任务有着深入的研究以及充分地把握,那是不可能胜任的。

        赵中贵既然能把这项工作搞得得心应手、有声有色,那么来办报纸,我觉得对他来说,无疑是小菜一碟。

        但赵中贵却不这样认为。有一次没事闲聊时,他告诉我,他是被“赶着鸭子上架”的。他过去虽然因工作需要平时爱看报纸,但他从来沒有办过报,办报一一无疑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既然组织上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我觉得我就必须把它办好。用毛主席的话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决心一切从头学起。  ”他说。                                       

        为此,他不仅让我多次陪他到《河南日报》《郑州晚报》《河南工商报》《河南商报》等有关报社拜访,虚心向行家里手求教;他还拉着我一起到市中心的新华书店,买了一大摞有关报纸编辑、出版、发行等方面的书籍。在办公室,我经常看到他得闲时,总是捧着这些书在孜孜不倦地阅读,我还见过他抄录和写下的一大本学习笔记……

        有一次,郑州大学新闻系的一个大学生来报社找我,赵中贵一听说他是学新闻的,立马热情地把这位大学生请到他的办公室,又是让坐又是倒水,忙不迭地询问了许多关于新闻写作以及报纸编辑出版的知识,还洗耳恭听地边听边记……俨然没有一点儿当领导,或者作为长辈那种倚老卖老的架式。

        按说,这个大学生从年龄上可以当他的孩子,从社会资历上可以当他的弟子……可赵中贵那种“不耻下问”的精神,说实在话,我是做不到的。

        赵中贵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我想,这正是他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所使然,这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经营消费报》

04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有这样一位如此敬业的领导,我们的报纸办不好才怪呢!

在赵中贵的带领下,在当时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的初期,我们《经营消费报》在推动我们郑州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的。

一次,有家批发市场,从南方引进了将近三四吨的水果。由于天气逐渐转热,如果不及时销售出去,必然会腐烂、变质……在他们束手无策之际,找到了我们经营消费报社,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帮帮他们。我们二话没说,很快在报纸的显著位置推出了一则供求信息……结果没出几天,这批水果全部卖完,使这家企业避免了一笔重大的经济损失……

 还有一次,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一天,我在一家商场买东西。柜台前,看到一个顾客正与营业员发生争执……原来,这个顾客买了一台微波炉,用后发现存在着质量问题,要求退货,而营业员却推三托四不同意。正在这时,旁边的另一位顾客抱打不平,对那位顾客说:你与她费什么口舌?你去找《经营消费报》,他们会为你仗义执言的!

我们这份报纸,能得到工商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一直是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的事!

 在我们办《经营消费报》的五六年里,我们的报纸在郑州广大市民群众中,可谓声名鹊起。不仅由当初的四开四版小报,发展到对开四版又到对开八版大报;而且由周一报发展到周二报,并从当初不足6000份的发行量扩大到后来的四万多份。作为一份行业报一一这在报业发达、报刊林立,充满竞争态势的省会郑州,无疑是了不起的。正如业内专家所说,赵中贵和《经营消费报》在当代郑州报业发展史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这个报社里,许多编辑、记者都是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通过这份报纸,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后来根据中央关于整顿全国报刋的决定,《经营消费报》停刊。但是,却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人才,如一出任了《沿海时报》副总编辑(现为《河南文学》主编);王新顺出任了《河南新闻出版报》总编助理;胡震杰担任了《今日信息报》河南记者站站长;陶莎当上了《郑州晚报》编辑;吴扬成了中国新闻通讯社的“名记”;贾延在郑州市老艺术家协会编辑《商都艺苑》;强者、徐一展、范云峰,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书画家。还有那个那时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孙春丽,已经担任了一所大专院校的党委书记;那个平时爱说点儿俏皮话的毛李民,也成了不大不小的企业家……

我想,谁能说没有当年赵中贵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帮助、扶掖呢?

 所以,这些天,当大家听到赵中贵不幸去世的噩耗以后,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位可敬的良师益友和好领导而悲痛难抑,潸然泪下;有的虽然年龄已迈进知天命的门坎,却仍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嚎啕大哭不止。

又是一年春花红,相思渐远渐无穷。

赵社长!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我,还有我们当年《经营消费报》所有同事,都会永远记住您 ——  位"伯乐"级的好领导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1946年3月生。祖籍河南新郑郭店镇南街村。郑州市人。1964年3月参加工作,曾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作品,有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记忆》、散文随笔集《走在文坛的边缘》和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问世。

     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职工文学创作的组织工作,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先后被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和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优秀志愿者”“优秀文艺志愿者”荣誉称号。

      现已退休,致力于郑州本土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州全城派发消费券4亿元:首期五千万 4月3日开抢
省会19所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划招生2560人-郑州日报数字报
恩爱老夫妻:加起来195岁 一辈子没吵过架
2019年郑州各高中招生计划变化!第一批次增加10个班
郑州樱桃沟
郑州医保查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