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潍坊,26集团军(1999.2—2002.4):此情可待成追忆(二十七)

选准“报道点”  稿子上头条

在济南军区的“群英谱”上,138师侦察一连是个英雄辈出、战功卓著的连队:先后涌现出了陈绍光、杜永春等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建连以来,一茬又一茬官兵,踏着英雄的足迹,高扬传统的旗帜,为闪光的连史续写了新的辉煌。

2000年“七一”前夕,时任138师新闻干事董淑金给我打电话:一连党支部又一次被军区评为“先进党支部”,分管师直属队的副参谋长让他写篇稿子宣传一下。董干事告诉我,一连已连续5年被师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他觉得像这种全面建设都好的连队不好报道,拿不准从哪个点入手,想请我到师里去一趟,帮帮他。

我和董干事到一连采访了两天,听官兵们讲了20多个故事后,感到一连几十年保持“红旗”不倒的根本原因,最突出的有三条:一是始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官兵头脑,确保连队建设方向不偏航;二是始终用“尖刀”精神培育官兵战斗意志,永远保持争先创优的革命干劲;三是始终把战士利益扛在肩头,用纯正的内部关系激发官兵斗志。

根据这三点,我确定了报道一连的主题:高扬传统的旗帜。之所以选这个报道点,是我看到当时一些部队为了“跟风”赶时髦,将多年来本单位形成的“传家宝”束之高阁,搞了一些中听不中用的所谓“改革”“创新”之举, 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部队的建设发展,一连的可贵经验,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中,谋求连队建设创新发展。

早在6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中,一连响亮地提出“把毛主席著作作为精神营养、思想武器、指路明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活学、活用中练精兵、当好兵”,带来了官兵思想、训练和作风上的大变化,促进了连队建设的全面发展。1960年底,一连被沈阳军区树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连队,并派代表冉振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军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从此,理论的火炬在一连越燃越旺。在一连采访时,我从指导员介绍的连队理论学习诸多做法中提炼了三条“思想火花”——

01

“四项制度”雷打不动

一连抓理论学习的“四项制度”闻名全师,这就是:每日学习一文;每周作一次学习交流;每月进行一次一事一议;每季度评选一名学习标兵。具体地说,就是每年除了完成上级规定的基层官兵理论学习内容外,他们还针对连队建设的实际和官兵的思想情况,由指导员每天指定学习一篇理论文章,结合学习,每人每周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撰写一篇学习体会,并以班务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变一个人的成果为大家的财富,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些问题和现象,官兵个人及家庭遇到的难题,采取“问题大家摆、事情大家议、难题大家解”的方法,在思想碰撞中达到理论的升华。为了使理论学习不断深化,连队每季度评选一名理论学习标兵,使官兵远学有榜样,近学有典型,心中始终装着几位英模、装着几盏“明灯”。

难能可贵的是,一连的“四项制度”,无论在理论学习红火的年代,还是处于低潮的时候,始终一以贯之,雷打不动,这不能不令人叹服。

02

三项“绝活”见真功

一连有三项全师无人不晓的理论学习“绝活”:“三篇著作”一本书倒背如流;班长都是“理论小博士”;书写的《邓选》百米长卷被军博收藏。

90年代初,在部队广泛开展的“读好书、立好志、当好兵”活动中,一连要求官兵们对“三篇著作”一本书要做到倒背如流,在强化记忆中扎深理论烙印。自此,一连战士背书成瘾,时间长了,一代传一代,成了每个官兵的“必会课”。一连要求班长们在理论学习中要会组织、会归纳、会释疑、会讲评。“四会”的压力逼着班长要多学一些、学深一些。一次,在一连蹲点的上级机关同志,就“四个教育”中的20多个疑难问题组织班长现场座谈,结果班长们个个对答如流,观点正确,令机关的同志大加赞赏。驻地的中小学听说了一连班长们的硬功夫后,纷纷给他们发来“校外理论辅导员”聘书,并送他们一个响亮的称谓——“理论小博士”。《邓选》三卷出版后,从小就酷爱书法的原连队文书张明怀着对领袖的无比热爱,将《邓选》三卷认真抄写在100余米的长卷上,被军事博物馆收藏,新华社特地报道了这一消息。

三项“绝活”展现出一连官兵理论学习的真功夫。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

03

人人有把“金钥匙”

一连的官兵自我教育、自我解难的能力强。用该师政委张建设的话说,是“人人都有 一把'金钥匙’”。

小张的父亲因邻里纠纷,被派出所关押10多天,打伤身体。入伍前学过武术,有“炮筒子脾气”之称的小张,打消了家人让他回家报仇的想法,运用法律武器讨回了公道。

入党、考学、学技术及改转士官是战士们时常遇到的问题。一连的战士人人都能正确对待,从没让连队干部在这些问题上过多地操心。一连的战士在为人处世方面显得老练,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经验丰富,都得益于不断学习的结果。

2000年前后,一连先后有30多名官兵收到地方企事业单位的烫金聘书,有高薪聘请他们到三资企业工作的,有许愿他们到外资企业当中层以上干部的,但战士们个个不为所动,安心军营建功立业。用班长林海峰的话说,是革命理论为自己指引了人生的正确航向。

04

封封家信似春风

1999年7月,正是社会上某种不良思潮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连少数官兵的亲属有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短短几天之内,封封劝解信件纷纷“飞”回亲人手中,很快做通了他们的工作。

几年来,一连先后有36名战士亲属在企业减员增效中下岗,战士们主动写信做工作,使亲属自觉以大局为重,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各项改革。据副指导员顾飞介绍,一连要求官兵常年坚持写好四封家信,即:党和国家新政策出台时的服从改革大局宣讲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时的形势教育信;家庭遇到涉法问题时的遵纪守法说教信;互相鼓励、比翼齐飞的勉励信。这四封信似春风化雨,为战士安心服役、家长支持部队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05

项项工作思路清

“向理论要工作思路”“向理论要科学决策”“向理论要正确答案”,这是写在一连会议室的三句话。

1999年,一连在修建荣誉室时,有人建议要搞得豪华漂亮些,以起到“窗口”作用。连队干部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的观点后,果断地否定了这一建议,仅用500多元钱建起了经济适用的荣誉室,把省下的钱用在了改善连队基础设施建设上,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官兵们的称赞。

一连这些年经常在上级组织的比武、评比中获得名次,也有人提议应突出物质激励作用。对此,党支部“一班人”学习了全军政工会议精神后认为,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是对的,但不能绝对化。他们在奖励先进时,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极大地激发了官兵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

“一连的工作思路清,大的决策和建议很少有失误,关键是他们把理论学习进入工作,学以致用搞得好。”这是时任该师副政委孙本清对一连的评价。

1952年9月,一连奉命跨过鸭绿江执行抗美援朝作战任务。3年中参加战斗数百次,仅松谷山战斗就毙敌30多人,立大小战功7次,30多人荣立战功。

1969年3月,苏军出动大批武装人员入侵珍宝岛,对正在巡逻的一连官兵突然袭击。官兵们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给敌人以歼灭性的打击。战后,一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1986年5月,一连在老山地区执行边境防御作战任务,因战绩突出,荣立集体一等功。

历经一次次战火洗礼的一连,逐步锤炼成了“英勇作战,突击攻坚,死打硬拼,争魁夺冠”的尖刀精神,几十年来,连队始终用尖刀精神建连育人,激励官兵;靠尖刀精神,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任务,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非凡成绩。

06

人人都是“黑脸兵”

采访中,我发现一连战士大都是“黑脸兵”。细问之下,一连的兵脸黑,是由这样一组数字铸就的:射击要求人人必须达到5发子弹45环以上,投弹45米以上,越野达到8公里;体能训练,不练俯卧撑,而是双拳撑,单臂撑;仰卧起坐既论个数又论时间,30分钟为合格,1小时算优秀;时常把连队拉到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中练野战生存,每次每人只给一张地图,一块指北针,每日一两盐、一两油半斤粮食,3人一组,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返回指定地点。

至此,我明白了:一连的官兵一年到头如此苦练,风餐露宿,脸不黑才怪哩!

07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一连的功臣簿上,有一串闪光的英名:高凤歧、藏林、陈绍光、杜永春、赵家昌、陈红本……“走英雄之路,做英雄传人”在一连不是一句空话。

“真学、真做”的背后是汗水和心血,初来乍到的新兵往往都有一段不适应期,然而,过不了多久,准会脱胎换骨。家产达百万元的战士周继红,一天趁人不注意,悄悄把一个1000元的红包放到了原连长马祖光的办公桌上,希望训练时放他一马。马祖光没有多少说教,而是带周继红来到连史室,讲珍宝岛战斗英雄陈绍光爬冰卧雪去巡逻、讲老山防御作战中赵家昌深入敌后抓“舌头”的战斗故事,让他从中感悟练兵价值。半年下来,周继红成为连队的训练尖子,受到了连嘉奖。

一连的兵,都不同程度地有类似小周这样的经历。但用时任连长刘照旭的话说,“尖刀”就是这样磨砺的,“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08

30块金牌背后的“平凡”故事

 一连的荣誉室里,光训练方面的锦旗、奖状就占了大半间屋子。我数了数,仅3年来参加师以上的军事比武就夺得了30个第一。翻开连队的训练英模谱,每一块“金牌”里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连长刘照旭,1999年刚刚接到带队参加军区组织的国际侦察兵比武的通知,又突然接到父亲被确诊为胃癌的电报。他做了些安排后,悄悄把电报装进口袋,带领战士们全力投入到比武前的训练中。他在比武中夺得了3个单项第一的“金牌”和总分第二的“银牌”,而父亲的癌症却已到了晚期……

国尧是一连的饲养员,在一次师组织的5公里越野考核中,为了不影响连队的成绩,他向领导隐瞒了自己肺部疼痛的病情。比武开始了,1公里、2公里……国尧的步子变得越来越沉重,呼吸也急促起来。离终点200米时,国尧连连咳嗽,身体开始不稳,嘴角还渗出了红红的液体,但他硬是坚持跑到了终点……国尧因此住进了医院,从此身体落下了后遗症。退伍时,他深情地说:“如果再次当兵,我还到一连当侦察兵。”

30多块金牌,块块都渗透着一种精神的光华。

09

12项革新成果全推广

我们到一连采访前的5月,138师组织了一次科技练兵成果观摩展示会。一连编写的《侦察兵战术》《侦查排敌后侦查》《侦察兵基础操作教程》《侦查教学训练常见疑难50题》等8项教案教材,被集团军评为最佳教案。“378”型雷达侦查改进系统,经专家现场鉴定,可同时进行雷达侦查、数据处理、快速成像,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了40倍。这一成果被集团军评为技术革新二等奖。

3年来,一连先后有10项革新成果推广全师,2项在集团军获奖并推广。

10

“这个连队能打仗”

“这个连队能打仗。”这是军区一位领导2000年初在一连检查工作时对连队官兵的赞誉。

将军的评价当之无愧。年初,上级组织一连与兄弟单位一个电子侦查小分队,采取“红”“蓝”军对抗的方式,进行了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侦查与反侦察对抗演练。一连官兵扮演“红军”。“蓝军”为侦查到“红军”行踪,采取了航空兵空中拍照,地面用红外、热成像器材等先进手段,但由于“红军”用多种制式和简易的伪装材料,对掩蔽部、掩体和交通壕进行多层综合伪装,结果,具有先进侦查手段的“蓝军”没有发现蛛丝马迹。

一连的官兵为何能打赢这场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部队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后,连队着眼现实军事斗争准备需要,针对未来战争中可能担负的任务,加强了对训法战法的研究演练。每周一次的科技夜校,都要放《海湾战争》《巴尔干战火》等录像片,让官兵熟悉现代战争的样式和特点。上级举办的高科技知识讲座和封闭式集训,官兵争相参加,以提高科技素质和打仗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外训时机,重点演练了高技术条件下的侦查与反侦察、武装泅渡、隐蔽伪装等多项新战法,提高了连队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能力。连队先后参加上级组织的10多次重大军事演习,次次出色完成任务。

1962年冬,一连排长冯久喜带领战士在长白山地区练滑雪。官兵们从40多度的陡坡上,以每秒14米的速度飞山下岗。拐弯处,一个新战士失足跌倒在滑雪道上。来不及“刹车”的冯久喜,向左猛一斜,撞在了雪道左边的石堆上。战士得救了,而冯久喜当即摔昏了过去,住院一个多月。当时的军区报纸以《任凭自己鲜血流,不让战士受点伤》为题报道了这件事。

1985年9月23日,一连参加了边境防御作战任务。排长赵家昌在指挥攻打一个屯兵洞时,不慎腰部和大腿被敌人的炮火击中。战斗结束后,他在多处受伤的情况下,背着不幸踩响地雷,左小腿被炸伤的战士荣伟边走边爬,抢救了战友。

无私的情谊,纯正的风气,把连队铸造成了一个钢铁的战斗集体。

11

30个求情电话也行不通

1999年底,士官制度改革的政策一公布,一连有34名战士向党支部提出了转士官的申请,而上级只分给连里6个名额。不出3天时间,连队领导就接到了30个求情电话和20多张条子。一时间,战士们把目光一齐投向党支部。最后的结果是,6名票数最多的战士当选。

自1997年以来,一连有26名战士入党,7名战士立功,9名战士学技术,都是按程序、按原则办的。战士们高兴地说:“咱连干部都是公正无私的代言人。”

12

特别的爱见真情

熟悉一连的官兵都说:“一连干部爱战士,胜似哥哥爱弟弟。”随便列举几件小事,深感此话绝非夸张。

战士过生日时,赠送一张生日贺卡,在“饭堂广播”里点一首祝福的歌曲,敬献一个生日蛋糕,使战士倍感幸福温馨。

战士探家时,画一张“导游图”,送一个装有水果、面包和香肠的食品袋,带上一个备有感冒通、风油精和止痛药的小药包,使战士百难能解。

战士取得成绩时,照一张“光荣照”,写一封报喜信,送一句勉励话,使战士倍感无限荣光。

战士退伍时,给家乡政府写一封工作推荐信,送一盘反映连队和战士军旅生活的录像带,提几条要求和希望,激发无限的希望和动力。

这些事情看似不大,但用战士的话说,件件倾注满腔情,事事暖到心坎里。

13

火红的“业校”常年开办

一连有4个坚持5年之久的“业余”学校,即:文化知识补习班、军事高科技知识学习班、民用技术培训班、法律知识辅导班。这4个“班”让战士们学知识,长才干,成人成才。

每年新兵下连后,连队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战士的文化程度、特长爱好,针对战士家乡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安排战士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加钢淬火”,各学所需所长。连队指定大学生干部和文化素质比较高的战士担任教员,利用双休日时间组织战士学习。5年来,连队先后投资配齐了桌椅,购买了微机、幻灯机、放像机等教学设施,使“业校”越办越红火,全连先后有14名战土考取各类军事院校,31名退伍战士被选为村干部或走上厂长、经理的工作岗位,18名退伍战士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100%的战士掌握了一至两门民用技术。

14

退伍战士为军嫂找药方

在一连采访时,时任指导员邹玉波拿出20多封信件给我们看。这20封信都是不久前一连退伍战士写来的,内容只有一个:为嫂子腰痛找偏方。

邹指导员是位责任感事业心很强的干部。自1998年任职以来,尽心尽力抓好连队思想政治工作,深受战士爱戴。可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顾不上家,他的妻子因家庭操劳过度,患上了严重的腰酸腿痛病,阴天下雨,疼痛难忍。战士们知道后,纷纷自发地给亲朋好友写信或打电话,为嫂子寻找治病药方。不长时间,就有20多条妙方寄给了嫂子。战士探亲,还都把为嫂子找药方当成一项任务,千方百计地完成好。

人走爱心留。退伍的老兵也时常牵挂着嫂子的病情,于是,就有了那一封封牵挂信。

15

月评十条最佳建议

一连的战士,人人都有一定“权利”,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连队建设主人。

战士列席支委会。凡是研究工作,进行大的决策,党支部都派战士代表参加,发动他们提合理化建议。连队还开展了“月评十条最佳建议”活动,规定凡提建议积极,所提建议进入连队工作决策并取得成效的,都给予一定的奖励。2000年上半年,战士提出的针对季节变化,官兵思想活跃的特点,要加强“关口教育”,智能训练要着力抓好相关理论、文化和科学知识的补习,科技练兵要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业余时间要为战士“减压”、使战士有自由支配时间等40多条建议,全被连队采纳,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些建议因科学可行,还被上级机关推广。

纯正关系凝兵心。强大的凝聚力,使一连的全面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跨跃。连队连续5年是师的“基层建设先进单位”,集团军的“基层建设标兵连。我们到一连采访的“七一”前夕,连队党支部刚刚被军区评为“先进党支部”。

我和董干事在一连挖掘出了20多个小故事、十几条典型事例。经过精心筛选、加以提炼后,归纳为三个小标题:一、“'理论明灯”放异彩”;二、“'尖刀’精神砺斗志”;三、“纯正关系暖兵心;以《高扬传统的旗帜——某师侦查一连风采录》为大标题,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通讯。2000年8月9日,《前卫报》在一版头条转四版刊登了这篇稿子,见报的稿件有3500多字。

作者简介:

田兆广,1981年9月入伍,1987年3月入党,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历任战士、学员,军分区、团、师、集团军新闻干事,师理论、教育干事,团宣传股长,师宣传科长,集团军宣传处副处长、处长,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报》社记者、编辑,中共沂水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沂水县第十六届、十七届,临沂市第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2012年3月退休。现定居济南。

从军三十载,发表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言论千余篇,作品曾在全军、全国获奖,五次蝉联原济南军区"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学术论文被收入大学军事新闻写作教程,先后采写、推出了20多个全军、全国重大典型。现受聘担任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济南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宣教团秘书长,济南市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成员,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中铁财智中心片区党委党建指导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委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军旅琐忆】傅玉栋||印象九连之一:​嘹亮的军歌在田野上飘荡
对一份决定的评析
《勇士辉煌化金星》——记38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们!
中篇小说||九六(四)
老屋魂|「三十」检讨风波
【边红星原创】新春走边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