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盐池乡宴之四】何处刮来“夜座”风?

有文有艺聚

众家




【盐池乡宴之四】何处刮来“夜座”风? 




闵生裕

从前生活节奏慢,一切都慢,成就一桩婚事的过程也复杂,比如有提亲、遇面、看家、订婚、换盅、抬礼、追节、送日子等等。过一桩喜事作为主家的各项准备或许是一头半年。比如箱箱柜柜、绸绸缎缎、铺铺盖盖、衣服布料的准备,牛猪羊鸡的饲养等等,都是早有安排的。至于日子临近,前后得忙半个月,集中大忙也得一周。那时候人情浓,忙大事时远亲近邻都来帮忙,大家都忙起来了,便有了氛围。事过完了,娶来的新媳妇红红绿绿地更换着新衣服,天天出没在屋里院外,重要的亲戚还要留下在家里吃几天住几天,这喜事的喜庆氛围似乎还余味不绝。

现在结婚典礼前一般只有个订婚仪式,别的程序基本都省略了。为什么如今乡宴上的人情味淡了呢?因为乡宴进入了产业化流程,过事的主家只须掏钱,什么都不用管,一辆大篷车啥都包了。他们连端盘子洗碗的都带。不但管正席,就连当天早上一两百号人吃的荞面饸饹都给你管了。红白喜事几乎当天待完客,客人便走得精光。相对过去而言,现在过大事,省心省事,但是,却少了一种大家一起忙忙碌碌中酿造的味道。

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时代,最初条件差的人家待客上菜叫总抬,好像也不叫席,就说是拾掇几个碗,荤素搭配。最困难的时候大概是五个碗。后来,稍有点起色,有“八碗”“九魁”“十碗”。陕北的八大碗大概兴于这个时候。再后来,日子好过了,一律是流水席,先上几道下酒的凉菜,然后流水席上十几道,有“十三花”之说,其中有蒸菜、炒菜、烩菜。比如红烧肉是早做好的,摆在碗里用大蒸笼蒸好,出锅时往盘里一扣,就是油亮焦红的肉皮朝上的特别诱人的样子。

在盐池乡宴上,除了大鱼大肉外,小吃和八宝菜是厨师现烩的。好厨子耍的就是这几道汤。想起乡宴上端盘子的风风火火地吆喝着“油了,油了,油了——”你从他盘中接过那道小吃汤,吃着夹板品着鲜汤。那酽酽的味道的确能让人久久回味。有一次在永宁参加个大事,大厨给我吹牛逼,说你们盐池的席尽是汤,喝上全尿了尿了。作为滩羊之乡,盐池上席差肉么?显然不差。有道是“唱戏的腔,厨子的汤”。他那里懂得好厨了耍的那锅子汤的境界。“十三花”的最后一道是汤,里面有几个桔子瓣的水果汤,有汤圆丸子的醪糟汤叫“滚蛋”。虽然就是这么个说法,但还不能滚蛋,流水席后还要上四道座菜,即下饭菜。一定要吃得饱饱的算是厚待。

日子好过了,吃得好耍得花是自然,但是,吃着吃着就忘了节俭,就有点烧包。近年来,盐池乡宴悄悄发生了些变化,即头一天晚上安排“夜座”,远亲近邻都要来大吃大喝一顿,上的也是流水席。第二天的正日子仍然要大摆宴席待客。也就是说,大部分客人是要吃两次席。红白喜事参加者是要出份子的,如果有人以赚钱为目的,这样待客显然是要亏本的。但是,生活富足了就不在乎这个。我用打油诗总结了盐池城乡过事的情况。  

红白喜事三六九

操办吃喝你罢愁

大篷餐车四处走

厨房餐厅样样有

劣质音响特别low

蒙古歌手往死吼

荞面饸饹咥不够

夜座昼座喝晕头

鸡鸭鱼肉楼上楼

大块羊肉全猪肘

吃席要带塑料抽

吃不完了往回兜。

过去的人穷,因为平时吃不好,人们对参加婚宴吃席有期待。我们小时候有句玩笑话说“吃席饱三天”。为什么?因为平时肚子里的油水少呗。吃一次席三天肚子都是实落的。如今吃吃喝喝的谁也不缺,人们普遍对参加婚宴有点厌倦,上了场子不想吃不想喝。其实,盐池人民热情好客没错,自家过事,来的都是客,好吃好喝好招待也不是个事。关键是不能浪费。比如夜座宴席,我特别反对。我倒是赞同乡村的简单夜座,即四菜一汤:大块羊肉、杀猪菜、两个爽口素菜,外加一道小吃汤。这是一种朴素而实惠的招待。在我看来,但凡是能吃下去的都是合理消费,不算浪费。但是,一大桌子菜,剩下一半甚至一大半,这是实在是一种罪过。用闵庄老人的话说,这是孽罐子吃满了。

现在吃席的人有的自备塑料袋,散席后打包带回去吃。这当然比把剩菜倒入泔水桶强。但是,能打包的或是可口的没怎么动的菜,稍稍有点狼藉的才没人打包呢。在移风易俗的今天,我反对“夜座”带来的奢侈之风。去年,我的一个在村上有威望的叔叔是公职人员,他的父亲去世了不大宴宾客不收礼金。前来吊唁的人大块羊肉、杀猪肉菜管够。我觉得这个做法好,既省钱省事,也还大方体面。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事实上,大家对他的这种做法很认可。我也觉得此风可开、此法可效。从这个意义上说,移风易俗需要有影响力的乡贤引领带动。

 “过路文化”成就了盐池人的开放与包容。优秀的文化从此路过,我们把它留住它,发扬之光大之。关于夜座,其实是兴于内蒙鄂前旗,加之我们的近邻陕北人据说喜庆大事要待客三天,总之,奢侈之风四处弥漫。我觉得这个不美气。如果盐池人接纳了许多先进的“过路文化”,那么,从周边传来的奢侈之风,我们一定要摒弃。我们的“拿来主义”是有选择有分辨的。

说起夜座之奢侈,我想起了同心回民婚宴的简单和实惠,某年我带队到基层演出,那时“八项规定”刚出台,我们每到一地就吃烩肉,一来不超标,二来能吃得好。这是老爷们的思维。等到了同心时,女演员开始抗议了,说今天不能再吃烩肉了,哪怕炒一盘土豆丝。她们一看到烩肉就恶心。当时,宾馆里还在热热闹闹地举办着婚宴。没有人给我们做炒土豆丝。同心的同仁给我推荐说,你们来吃一吃我们同心“一碗席”——汤碗子。待汤碗子端上来,大家一看乐了,这不是小烩肉么?汤碗子是同心回民婚宴上的唯一一道正餐。当然,量要比大碗烩肉少一些。同心回民婚宴一点都不浪费,前来参加婚宴的人坐下来喝几杯盖碗茶,吃点干果、油香馓子,然后每人清清爽爽吃一碗汤碗子。

我觉得,如今人都忙忙的,赶一场大事,大多开车来,主要是送上祝福。既不沉湎于油腻的大鱼大肉,也不消耗于无休的推杯换盏,吃一份汤碗子走人,落个轻松自在,何乐而不为。其实,如果真说吃饭,参加盐池婚宴,我最惦记的就是那碗小吃汤。如果给我一大碗用新鲜鸡汤羊汤烩小吃,夹板、丸子、羊肉、黄花、粉条,再漂上红黄的鸡饼丝、翠绿的葱丝蒜苗。用陕西话说“那味道撩地给他三妈说去!”如果同心人的简约我们做不到,我倒觉得来个实实惠惠的四菜一汤管足。大块羊肉杀猪菜、烩小吃等几道硬菜,把人咥得美美的。乡宴就上一些地地道道的特色土菜,你上的那些所谓海鲜,在我看来不过是死鱼烂虾,你说耍那个花子有必要么。

作家档案

闵生裕(本平台特聘名作家)宁夏盐池人。专栏作家。擅长杂文时评,足球评论,艺术评论等。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出版杂文随笔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闵庄烟火》《操练自己》等七部。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校对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乡记:探寻东北婚宴流水席,柴火灶大铁锅,看的直流口水
农村酒席:苏州婚宴流水席,5000一桌,全是硬菜!不停的上菜,吃了近3小时
日常及商务礼仪90【下】
农村传统婚宴流水席,8凉8热2汤,一共198元,大家看看感觉值吗
福建小伙去东北农村参加婚礼,随礼888,看见宴席菜品扭头就想走
大!满!荤!太想去我鲁吃席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