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瑞丽,值得每个中国人敬重!

有文有艺聚

众家

10月28日,作家戴荣里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一文,再一次让瑞丽进入公众的视野。

自2020年9月中旬至今,这个面积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边境城市,先后经历了4轮疫情,3度“封城”。正如《人民日报》官博发视频说:“一年多来,瑞丽承受了太多太多……

瑞丽,云南省西部的一座边陲城市,它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气候宜人。

曾经的瑞丽,是驴友眼中充满民族风情的旅游胜地;是玉石爱好者眼中实现发财梦的天堂;是边境贸易商眼中遍地契机的淘金乐园。

然而疫情下的瑞丽,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承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艰难。

什么样的特殊位置?除了东连芒市,北接陇川县,西北、西南、东南三面都与缅甸接壤,边境线绵延169.8公里。

这么漫长的边境线,很多地方仅仅只有一墙之隔、仅仅只有几行植物之隔、仅仅只有一网之隔、仅仅只有一溪之隔.......

更多的地方,是什么“隔”都没有,村连村,田连田,草连草,山连山,过来过去,轻而易举。因为没有天然屏障,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是常有的事。

瑞丽拥有两个国家级口岸,一个是姐告,另一个是畹町。在姐告,站在国门口就能清楚的看见对面准备过境的缅甸等人;在木姐,也一样。从缅甸木姐看到对岸高楼林立的瑞丽市。木姐的边民有很多是在瑞丽这边工作的,白天到姐告口岸做生意,晚上就回来。因此,你在瑞丽看到一寨两国的奇观。 

一寨两国是个傣族村寨,位于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国境线将它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景区内有个秋千,名为“一荡两国”秋千,对面就是缅方的芒秀村,坐上去轻轻一荡,便可瞬间“出国”。

在村寨里,银井小学里有很多缅甸“小留学生”。由于中国教育条件比缅方好,很多芒秀村民都愿意将子女送到中方一侧的小学就读。每天清晨和午后,这些“小留学生”们就背起小书包,很自然地跨过国境,每天数度往返于两国之间。

在新冠疫情之下,在国外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漫长的边境线、往来频繁的口岸、一寨两国的村寨,都变成了大麻烦。

为什么麻烦?一是我国很多到缅甸做生意的人,有的甚至是到缅甸搞诈骗的人,现在因为缅甸疫情严重了,加上国家大力打击非法活动,所以他们都想偷偷回到中国。二是很多缅甸人,因为缅甸疫情严重又防控不力,所以就想偷渡到中国来避难。这些从境外回流的人,从境外偷渡过来的人,很多都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央视报道:仅仅今年7月以来,瑞丽从境外回流人员中,就检测出716例新冠阳性患者。近期从瑞丽入境的人员,新冠阳性患者检出率超过了20%。

这实在是太恐怖了。可以这么说,要是瑞丽不管理好“从缅甸入境者”,不管理好“从瑞丽赴各省市区工作者”,就可能引发全国性大传染,那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因此才会先后经历4轮疫情,3度“封城”。

长达7个月的封城,持续处于“严管期”的瑞丽,自21年3月起,很多行业都按下了停止键,包括翡翠玉石在内的,大多数行业都处于停滞状态;有的老板生意被拖垮,破产,普通老百姓不能复工复产,没有经济来源,但是每天生活要支出,有的人还有房贷、车贷,好多人因为菜价太昂贵,只能在家吃面条、喝稀饭;学生无法返校,一直居家上网课......百姓核酸检测成为日常……1岁多的宝宝已做100多次核酸,几乎每两天就做一次。

艰难的境遇,一轮又一轮的疫情支出,捉襟见肘的财政和人困马乏的折腾以及承担的艰巨的国门防护责任,让这个城市不堪重负,让生活在瑞丽的人们忧心忡忡。这个小城,正承受着千载难遇的大劫难。

一些人迫于生计,在无奈中选择了离开;还有一些人,为了家人,带着期盼,守护着这座城市。

为了管控好“从缅甸入境者”。瑞丽几乎把所有你能想到的公职人员,不管是哪个行业,不管是哪个领域,全都动员起来了,动员到边境线巡边守边。

如果你看过瑞丽人的朋友圈,你就知道瑞丽发动了多少人巡边守边,你就知道瑞丽人巡边守边有多苦了,很多公职人员,很多村社干部,很多医生民兵,很多志愿者,都是超过三月超过半年没回家了。

即便如此辛苦,即便如此努力,但依然还是“防不死”,总有一些漏网之鱼。

因为边境线实在是太长了,而有些地方,穿过边境线又实在太容易。

就像张文宏医生所说:“瑞丽边境线169.8公里,云南省男性平均身高169cm,

女性159cm,平均身高164,双手张开长度也就164cm,手拉手围起来需103536人,去掉老人小孩,全瑞丽人手不够,所以,今天的局面,瑞丽人尽力了。

防不住怎么办?只有建铁丝网,把整个边境线封锁起来。建封锁隔离墙非常难:缺钱难、运输难。大部分边境线,都没有通公路,所以无法采用汽车运输。很多地方别说没有公路,连小路都没有,只能纯粹靠人工,一点一点地往上面运材料。因为人力不够,瑞丽把老百姓也动员起来了。打楔难:铁丝网立起来了,但要让它牢固稳当,还必须打楔。“隔离桩之间每隔30厘米,就要楔下一根一米多长的角铁,角铁完全靠抡大铁锤砸进去。那大铁锤,你抡三五分钟觉得没事儿,但你抡20分钟试试?但是瑞丽人,一抡就是好多天,很多还是女同志。

就是如此之难,云南人瑞丽人,也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建起了500公里“铁丝长城”。

然而那些偷渡者,为了偷渡,依然能想出很多招来:剪断丝网、挖地洞、钻下水道......

为了防住这些偷渡客,

瑞丽只有加强“巡逻”和“守护”。

“为了严防偷渡人员,

瑞丽共设置边境封控点506个,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50米一个执勤点,

24小时轮流值守。”

“每次情况严重的时候,

身边的公务员家庭都是全员上阵,

村里面很多人都被拉去守边。”

很多小女生也在边境上,

拿着手电筒彻夜巡查,

每个前线都尽全力了……

守边太辛苦了。平时吃得最多的,就是泡面和盒饭。有时候泡面盒饭都吃不上,只能自己生火做饭。

荒郊野外,没有房子,只能睡在简易帐篷里。

暴雨突袭时,帐篷被风一刮就翻了,连人带被子,全都泡在雨水里。

在野外巡逻,夏季天天暴晒,守边人的手和腿,都一层层地脱皮。

野外虫子多蜘蛛多毒蛇多,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咬,很多守边人的身上,都留下了这样的疤。

但最可怕的,还是遇到偷渡的亡命客,

上面这张图,就是一个守边的同志,被一个偷渡客刺伤了,伤口真是触目惊心。

巡边守边实在是太苦了,好几个干部都猝死在了一线。就是这般拼命,瑞丽才把无数偷渡客,都挡在了铁丝网之外。一个小城,能把防疫做到这种程度,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付出这么多的,不止是公职人员,不止是编织人员,不止是村社干部,还有最最平凡的瑞丽老百姓。

他们,积极配合检测。因为经常发现病毒感染者,一发现周边人群就需要做核酸检测很多瑞丽人,都做了几十上百次检测了:“我儿子现在两岁,做了不下100次的核酸,看到医生就自动张嘴,看着懂事得很不是滋味。“我女儿15个月,也一样,都成条件反射了。尽管检测如此频繁,但瑞丽老百姓都非常配合。

他们,从不私自逃离瑞丽。这一年来,瑞丽发现了不少新冠感染者,但你有发现感染者逃出瑞丽的新闻吗?有发现疑似感染者逃出瑞丽的新闻吗?不管是感染者也好,或者是跟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也好,他们都老老实实地按照规定在隔离。

他们,无私支援巡边守边。看到政府工作人员忙不过来,很多瑞丽老百姓,

就自发去社区做医疗志愿者,自发去边境线做守边志愿者。

网友“守护最最挚爱的你”说,

“作为一个在北京的瑞丽人,

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

老家的同学去守边境线,

他们就是普通老百姓,

真的是全民在守边疆。”

网友“我有一个小罐罐”说:

“我亲戚早就去支援了,

每个社区每个村,

都会有一些居民主动站出来,

自愿去一线做自愿者。”

网友“我是一棵树”说:

“有人问我:

你就一普通老百姓,

为什么要去前线守边?

我说我是中国人啊,

我们守住了边境,就守住了瑞丽,

守住了瑞丽,也就守住了中国。”

严防死守之下,

瑞丽人真的活得太难太难了。

“每个瑞丽人都是一道国门!”为了守好国门,瑞丽人民付出的牺牲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这么说,没有瑞丽人民的巨大付出和牺牲,就不可能有今日中国的整体安宁。

瑞丽,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边陲小城,亦是中国的国门,

瑞丽为整个中国防疫所做出的牺牲,不应该只由瑞丽来承担169.8公里的边境线,不只是瑞丽的边境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边境。瑞丽现在是为国把关,代价不能让瑞丽人民独自承担。一个国家的边境,也不能只由一个小城市来坚守。所以全中国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瑞丽和瑞丽人民渡过难关。

瑞丽人的付出和牺牲,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瑞丽人民

这一年以来,你们在如此缺人缺钱缺物的情况下,你们在如此停工停产停课的情况下,却做到了没有一例病例向外蔓延,你们是了不起的英雄!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校对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瑞丽守边人用灯光和血肉之躯筑起防疫长城,把豁出去的偷渡者堵在境外!
瑞丽再封城,国门防控再次成为焦点
云南这座屡上热搜的边陲小城,值得被看见!
一个瑞丽商户的防疫生活:除了核酸检测,几个月没出门
祖国风光(3356)瑞丽国门 中缅一条街
从河口到瑞丽,云南边境的四个口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