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时候人咋就那么亲(之一)

有文有艺聚

众家

那时候人咋就那么亲(之一)

闵生裕

城市邻居

闵庄是半农半牧区,土地宽展,居住分散。没有人愿意把房子盖到你家的房前屋后,所以,房子前后空地都是自家的。家家户户门前没有院墙,而且各家的房子几乎是平行的。比如说,东家杀个鸡,西家杀个羊,邻居一清二楚。记得那时只要谁家杀羊,门前总卧着几条狗,那是在等吃如羊尿脬、胰子或吃完肉剩下的骨头。有时能从头天晚上熬到第二天。于是,左邻右会舍便知道,哦,今天你们家动荤了。那时民风十分淳朴,而且有敬老爱幼的传统。每家吃什么好的,都不忘给左邻右舍端上一碗尝尝。平时,我家人要是去地里干活,中午没人做饭,邻居就叫我去他们家吃,有时自己客气不去人家就端一碗送来。那时我们与邻居的孩子玩得也好,早晚吃饭时,端着大海碗,上面扣着像小山一样的菜,到邻居家去串门,相互尝各自的菜。

早些年,中国的城市有些“乡村化”,相当一部分人是刚从乡下来,他们身上还带着土的淳朴。那时城里的人多住平房,空间相对开放,住在一个胡同里的人家邻里关系都非常好,小朋友在大街小巷做游戏,甚至吃饭时也端着碗走出家门,交换着吃各自的饭菜。那一幕一幕,回想起来,让人觉得遥远而温馨。

几年前,父母进城后为了给上小学的侄子做饭,在九小旁边租住一楼的房子。父亲受了一辈子苦,突然闲下来不适应,于是就拣些纸箱了、酒瓶子什么的,和楼下一个老头结伴去北面的废品收购点去卖。父亲还坚持义务给那个小区扫院子,平时还给左邻右舍磨刀。楼上回民老汉的孙子穆萨一过我父母的门口就扯着爷爷要进我父母家。他知道闵爷爷家有好吃的。

那两年过年前我回老家,父亲还常揽事,给邻居代买盐池羊肉。我说你捡纸板子说明你还在乎钱,既然在乎,每斤肉多卖两块要说也不过分,无非也就是银川市场的肉价。他们花同样的价钱吃的是正宗盐池草羊。这比你起大早拣破烂来得总快点吧。他说,该多少就多少么,那个钱也挣?人成了啥了!肉拉回来后还在蹩脚的餐厅地上帮人家劈开,我一边帮忙累得一身臭汗。他还把从老家地带土豆、沙葱、荞面和自己煮的羊杂碎给楼上楼下的送。那个老单元楼的邻里关系说和睦还不够,应该叫邻里相亲。
 
母亲一场大病之后饭也做不了了,我决定接他们到老城我的房子。临走时我把母亲扶上车后座,楼上的老太太姜老师闻讯下来送别,坐在车里半天不下来,语多时不停地抹眼泪。我当时想,母亲才这里住了两年。我在老城的房子住了二十年,搬家的时候没有给想到过给邻居打声招呼,当然,也没有人关心我,你又搬到哪去。这就是城市的邻里现状。我的住还是去,和他们没有关系。

比之九小一楼的蜗居,我老城这边房子空间大而展堂。我想父母住在这边肯定更舒适。而且兄弟姐妹来住或老家来人看望招待也宽敞。但是,这边的邻里模式与九小那边完全不同,不像那边的老街坊邻居还相互走动交流。我每次去看他们,父母基本上就是东倒西歪、无精打采地在沙发上睡觉。我说你们也该出去走走,他们说,没意思。出去也没个说话的人。

父亲偶尔以到九小的房子里取东西为借口,去和那边的老邻居们聊聊天。过年的时候还去把几个邻居家的菜刀都给磨了。后来,母亲的身体有所好转,他们执意要回闵庄,我知道拦不住,他们对城市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过于勉强他们不开心,想回去就回去吧。

此前父亲一直没想盖新房了,一来是自己老了,用他的话说,盖上了能住 几年呢。二来我一直觉得在农村再建房子实在没必要,最终还得进城。当确定他们拒绝城市后,在农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像样的安居之所。我同学说给八十岁的父母盖了一院房子,老两口有劲有劲地里里外外地收拾,看那劲头不知准备住多少年呢。农民一辈子能盖几次房,我家的房子虽不气派,但也宽敞明亮。听姐姐说,有一次父亲在收拾房子的过程中,得意地说,我过去的房子在闵庄是压炫的,现在也是。所谓压炫,应是数一数二。总之,这次盖房在别人看来稀松平常。我和弟弟只出钱,姐姐姐夫操心。但在父亲眼里这是一项工程。毕竟,他一生亲自干得几件大事就是盖了两次房子,一次是独立门户时盖土房子,第二次是摆脱贫困后盖的半砖半土的房子,但是,父亲一直引为自豪的是自己的房子木头好,大梁粗、檩子整,椽子是青一色的樟子松。

新屋落成后,父亲在门前开一片菜地,扎上围栏,种上茄子辣子西红市,黄萝卜大白菜,还种了一畦韭菜,移植了一畦沙葱。猪羊是不养了,养一群鸡。今年养的二十只鸡竟然没遭疫病,成活率百分之百。人家的鸡不好好下蛋,我家的那群小母鸡很敬业,孜孜不倦、天天下蛋。母亲行动不太方便不往远走,整天坐在家里数鸡蛋。这是我爹讲的。那情形好像有点像守财奴数钱。来个亲戚,母亲不忘夸她那群品学兼优的小母鸡。这一夸吧,走时总得要展示一下小母鸡的学习成绩吧。于是就给亲戚装些土鸡蛋。对于这样的日子,父母很称心。心安即福地。

自从父母再回闵庄,我的回家频率大增,只要一有空就回去小住。银川到闵庄是一个小时的车程,距离不是问题。如果在北京,高峰期从五环到市中心也不止这个时间。热心的同学给我家里送了一张麻将桌,一年也用不了几次。还好,可以当作书桌,毡子一铺可以练字。闵庄的那座房子将是我退休后的归田园居的所在。 

作家档案

闵生裕(本平台特聘名作家)宁夏盐池人。专栏作家。擅长杂文时评,足球评论,艺术评论等。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出版杂文随笔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闵庄烟火》《操练自己》等七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被禁闭的女人
看看美国邻里之间是如何相互攀比的
农村人不得不知道的怪象乱象
矮闼门
我的父亲母亲
小女子盖挑空拱形窗农房被邻居鄙视,房子建好后,邻居面红耳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