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学点文物小知识-明清款识

明清瓷器上常见帝王年号款识,特别是官窑瓷器,书款都有一定的规则。明清官窑器物书款始于永乐,从传世实物来看,仅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官窑写款较多,除在器底外,器物口沿、肩、底足处都可以写款,过去有“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宣德款有六字,也有四字,分别为“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有横写,也有竖写,多见二行三字写法,“德”字都写作“德”。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罕见带正式官窑年款的瓷器。成化官窑器多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有些仅有一个“天”字,成化款书写得很有特色,孙流洲先生曾总结为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弘治款文字清秀,笔道均匀。正德时期官窑款识有四字、六字两种,“德”字也都写作“德”。除汉文外,还有回文款。以上三朝多书款于器底。嘉靖时期款的书写又复杂起来,不仅器物各部位都能写款,而且排列方式也较多。隆庆、万历时期基本都为六字款,隆庆时为“大明隆庆年造”字样。天启、崇祯两朝官窑器款较为少见,有“天启年制”、“大明崇祯年制”等。明朝十六个皇帝,用了十七个年号,传世官窑瓷器所见年款为如下十一个:永乐、宣德、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其余均无传世品。有些器物写有罕见年款如洪熙、泰昌等,皆属伪托。这十一种款识的部位,永乐宣德有时写在器物内心,宣德及其以后多写于器底,写法除宣德、嘉靖比较复杂外,多为二行六字,“大明XX年制”,或二行四字“XX年制”。字外画双圈,隆庆时有单圈,成化、嘉靖、万历时还有方框。字体永乐为篆书,宣德、弘治有个别篆书,余皆为楷书。永乐、宣德有些暗花款,其余多用青花书写。明朝款识不同时代有不同风格,前人曾总结为:“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明朝款识后代常有伪托,特别是永乐、成化等质量较高,传世又少的器物伪托款尤多,应从字体、排列、书写习惯、装饰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考察。比如永乐款,目前所见皆为四字篆书,有青花也有刻划暗花,多在器物内心。从明正德开始即有仿永乐款出现,清代更多,有仿青花款,更多是仿暗款,但它们都存在较大差异。除胎、釉及青花色彩外,字体也很重要。永乐真款,字体刚柔适度,清仿款多显刚硬或刻意模仿显得柔弱。


清代官窑瓷器也书写年款,顺治瓷器多为干支纪年款,“大清顺治年制”六字款不多。康熙官窑瓷器有三行六字或二行六字青花款,还有书于珐琅彩瓷上的“康熙御制”四字料款。雍正官窑瓷器多为二行六字款,二行四字款多见于珐琅彩器。乾隆官窑款识多为六字,有楷书,也有篆书,篆书为青花图章款,康雍乾三朝还有四字楷书钱型款。嘉庆、道光也多见六字款,篆书较多,咸丰六字款楷篆都有。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又恢复用楷书,多为二行六字青花款或红料款。清朝关内十帝,用了十个年号,每个年号都有宫窑年款。清朝年款比较统一,大都写在器物的底部,楷书多为馆阁体,端正清秀;篆书则为铁线篆,纤细有力。清代年款多为六字,三行或二行排列,四字款较少,款外有的有双圈,有的有单圈,还有的无圈,很少见方圈,图章款有些带方型边框,也有的无框。清代书款原料有两种,一种是青花,呈色比较一致;另一种是料款,多为红色,以青花款居多。款的规格比较统一,为“大清XX年制”或“XX年制”,不见用“造”字的款。此外还有一种仿古款,如“大清乾隆仿古”等,系书写于仿宋、明名窑瓷器底部,以与真器区别。


明清时期,除官窑外,民窑也有写款的习惯,可以分为吉祥颂辞、纪年干支、所属堂轩名号、人名、图记画押(图贰·九三)等几类,如万历时期有“郝府佳器”、“博物斋藏”、“万福枚同”;康熙时期有“中和堂”、“荣锦堂”,乾隆时有“养和堂”、“澄怀书屋”等。这些款识的意义有些是物主定烧,有些是官搭民烧的官窑瓷器,还有些是商标。民窑款识种类多如牛毛,不容易记忆,在瓷器鉴别时应特别留心,还要更多地注意被鉴别器物的其它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介绍一下明永乐瓷器的款识
古代陶瓷款识的鉴定
明、清瓷器鉴定要点!!!
收藏知识:元明清瓷器鉴定的要领(三)
陶瓷的款识(二)
明清瓷器款识综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