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秘方】祖传秘方

1.祖传六代,济世良方,治疗无数患者,专门治疗烧烫伤奇门秘方。
按方子配好药,磨粉,用麻油浸泡3小时,抹上,10分钟就没有火辣辣的感觉,一星期就完好如初,没有疤痕。
方子如下:寒水石,大黄,赤石脂,煅牡蛎,地榆,各等分,磨粉,即可干用,也可浸泡麻油用,面积大的,或者化脓的,可以用药粉洒在伤口上,比消炎药还管用,希望此绝世良方给大家带来方便,减少痛苦,普渡众生


2. 这是我用了四、五年的烫伤油秘方,在此公开供大家使用,欢迎各位有高招的拿来比试一番吧,共同学习提高。地榆20g 白芷50g 黄连20g 黄柏20g 黄芩20g 红花10g 虎杖30g 米壳15g 紫草60g 蜂蜡5g 冰片5g 狗油50g 制法:先将麻油烧至八成熟,将前8入油炸至黄柏呈深褐色时,再放入紫草,约10分钟后即灭火滤渣放入蜂蜡、冰片、狗油,贮油备用。用法:患处有水泡的勿撕破皮,宜用无菌针刺破放水,然后用无菌纱布浸药油贴敷患处,一日一换。适应各种烧烫伤,至多7日痊愈。曾治多位3度烫伤患者,敷此药油仅4日即告痊愈,诚奇效也!


腰痛灵
【秘方】原药重量比为杜仲,补骨脂,当归,骨碎补,桑寄生,血竭,灵脂,川芎,续断各为80-85%,红花为5%,独活为11-11。5%,柴胡3%,没药,甘草,茴香各为2%。
【配制】等十五味原药按上配方比混合碾成粉即成。碾制成的粉状药物,也可制成丸剂,
【服用】治疗使用时可将药用热酒送服,每日2-3次,每次15毫升。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驱风利湿,散寒止痛,活血散瘀等
婴儿茶蒸好可放冰箱,吃三至七天,时间为一个月至四个月。婴儿茶:(黄连、黄芩、黄柏、蝉蜕、木香一克、金银花、菊花、淡竹叶、灯心草、薄荷、连翘、炒厚朴、甘草两克、钩藤、炒麦芽、北楂、槟榔三克)
 
1、小儿脾胃受寒、腹胀、胃口不好、腹泻、舌质淡白:(银戒指一枚,鸡蛋一个煮熟,趁热蛋壳剥去,蛋黄去掉,银戒指放鸡蛋中间,用纱布包住,趁热快速滚动小孩的中脘和脐眼周围,小心烫伤) (脐眼敷少许丁香、肉桂末) (糙米炒黄,磨成米糊,喂食。停止喂奶) (脐眼发炎敷上稻草烧灰)
 
2、小儿腹泻气味不臭,舌质淡白:(霍香正气散、或婴儿散)
 
3、小儿腹泻酸馊腐臭,舌质厚腻:(小儿疳积散、或五积散):自制小儿疳积散,毛发干枯,消瘦萎顿(白术、淮山、红枣、槟榔、雷丸、疳积草、麦芽、神曲、山楂、木香、甘草、砂仁、陈皮、炒内金、炒莱菔子等分)
 
4、小儿腹泻恶臭,舌质红、苔黄:(马齿苋、新鲜煮水) (马蹄连皮煮,消积)
 
5、顽固性痢疾,每天几十次者,红白冻相杂:(白头翁、马齿苋各12g,白芍18g,黄柏、黄连、苦参、姜炭各5g,木香、甘草各3g。皮肤蒸热加黄芩10g,小孩量减半)
 
6、感冒感受风寒,舌质淡白:(葱头连须5~7根、姜连皮3~5片、红糖1勺、豆豉1小撮;煎汤热服,盖被出汗即愈,不见水) 
 
7、夏疰热:(西洋参、青皮、苍术、半夏曲各6g,茵陈、泽泻、炒谷芽、炒麦芽各9g,茯苓、薏苡仁各12g、甘草3g、霍香、佩兰各5g。)
 
 8、热退调理方:(绿豆、赤小豆、扁豆、茯苓、淮山、莲子、芡实)  
 
9、黄水疮:(不见水,黄柏、红枣烧灰存性,香油调敷,)(内服:归尾、赤芍、银花、连翘、牛子、枝子、羌活、白芷、红花、防丰、甘草、升麻、桔梗各5克)
 
10、腮腺肿大:(内服:柴胡、葛根、石膏、天花粉、黄芩、牛子、连翘、桔梗、升麻、甘草各5克)
 
11、疝气:(内服:橘核、荔枝核、山楂各12克、苍术、白芷、半夏、神曲、海藻、昆布、元胡各10克、南星、青皮、泽泻各9克、吴芋、茴香各5克)
 
12、耳疖,耳内流黑臭脓:(盐水清洗干净耳内) (竹蛀屑、硼砂、冰片少许,吹入耳内)
 
13、虫痛,神阙四周剧痛:(乌梅30克、槟榔、雷丸、川楝子、疳积草、炒麦芽、山楂各10克、木香5克)  
 
14、磨牙症:(姜半夏、茯苓、陈皮、焦荷叶各10g、甘草6g)  
 
15、声带息肉、鼻息肉、食管瘤:(海藻、黄柏等分研末,干粘)  
 
16、面瘫:(防风15g煮开煎3分钟、蜈蚣研末3g,冲服)  
 
17、惊痫:(明矾50g、郁金250g研末,鲜竹沥50g,送服6~10g)  
 
18、光秃(头顶上如胡桃大圆圈,连结成片,渐成光秃):(一味茯苓500~1000g研细末,每服6~10g,日2次)  
 
19、头皮屑多油腻,搔痒:(内服:茯苓15g、半夏、陈皮各、白术、川芎、路路通各10g、甘草5g。头皮油腻止,改服“神应养真丹”:何首乌制30g、女贞子、旱莲草、桑葚、木瓜、路路通各10g,川芎、陈皮、羌活各5g)  
 
20、低血压头晕,舌质淡白:(鹿角片1公斤、老酒5公斤,泡半月多)  
 
21、难产开骨散:(当归30g、川芎24g、益母草30g、龟板酥制30g研末、红糖1勺)  
 
22、产后耻骨连合出现裂隙:(熟地、山萸肉、淮山、丹皮、茯苓、泽泻、续断、骨碎补、补骨脂、自然铜、木瓜各等分)  
 
23、女人脸部蝴蝶斑:(柴胡、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泽兰、香附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葱白3寸)  
 
24、外阴搔痒(包括流水,外用,坐盆熏):(苦参、地肤子、艾叶、明矾、蛇床子、黄柏、苍术、萹蓄、鬼针草各50g)  
 
25、痔疮膏:(海螵蛸10g,盐、冰片、硼砂各2g,凡士林调,黄豆大,塞入肛门内,一周即枯落,每天1~2次)  
 
26、褥疮膏(包括疖毒、疔疮):(紫荆皮8两、独活8两、赤芍6两、白芨5两、石菖蒲、白芷、青木香各4两,研末,凡士林调敷,3~5天痊愈)  
 
27、皮肤膏(一切牛皮癣、湿疹、黄蜂叮咬、蛇虫咬伤):(桃花粉(千年古墓尸体下石灰),硫磺、黄精各100g,冰片、硼砂各10g)  
 
28、鹅掌风手脱皮:(铁锈与陈醋各半,烧开,浸泡)  
 
29、烂脚丫(脚气):(铁锈、硫磺各半,凡士林调敷)  
 
30、刀伤、断指、烫伤:(桂圆核炒成炭研细末,断者先接合,细末敷,用力压紧伤口,见血凝固,止血消炎止痛;烫伤者剪破,放尽水,干末洒伤口,压紧,封口自愈)  
 
31、治一切肿瘤、鸡眼:(鸦胆子研末,醋、凡士林调敷,出脓属正常现象;鸡眼要剪去厚皮,再敷)  
 
32、肠癌:(鸦胆子7~20个碎,桂圆肉包,完吞,自7个渐增)  
 
33、肝胆管结石:(一味槟榔,每天30g研末,分3次冲服)  
 
34、膀胱肾结石:(猫须草、金钱草、石苇,鲜者各100g,干品各30g,煎汤服,汤量加多,服后跳动、晃动、)  
 
35、顽固性失眠:(百合30g、苏叶9g)  
 
36、黄疸性肝病:(1斤细茶叶、3~5个鸡蛋,文火煮,每天一个蛋,饮茶,几天即愈)  
 
37、肝病:(柳树枝春天采摘7~9根一尺长左右,煮水服)  
 
38、肾虚腰脚酸、无力:(金刚藤根,即菝葜,泡酒服)  
 
39、骨折:(榕树根:与酒捣烂,敷伤口,伤口不见水。)(陆英:接骨,酒醋各半。筋扭伤,醋调敷;打伤,酒调敷,不见水)  
 
40、老人镰疮:(榕树子,捣烂敷,治长久不愈镰疮)  
 
41、误服蚂蝗(解黑色稀便,腹痛拒按):(大黄后下10g,甘草10g,枳实、厚朴炒、威灵仙各20g、白矾30g、云南白药一支(或三七粉3g冲服)  
 
44、癫狗咬伤:(桃仁7个,土鳖虫7个、大黄9g研末、白蜜9g、陈酒一碗,煎,连渣服。服后大便有猪肝、鱼肠样秽物,小便如苏木汁一般,毒从二便排出,不计剂数,以二便正常、毒气已尽,则停服)
 
45、白癜风:(葱、花椒、甘草、煎汤洗,青松球(嫰)蘸鸡子白、硫磺、同磨如粉,擦上八九次)(雄黄9克、密陀僧21克、研末,鲜丝瓜叶蘸末擦患处,三日后方洗浴,一日三至五次)(以布擦醋、硫磺、附子、涂之) (硫磺、白矾、擦之)
 
46、酒糟鼻:(硫磺、槟榔、冰片、少许,蓖麻油、为末,涓包、日日擦之)(大黄、硫磺、凉水调敷,脸上粉刺也可以外敷)
 
47、食道癌:1、黄药子400克为一剂,用62度白酒三斤,药和酒装入陶罐内,用石膏封口后,再用糠火烧2小时,不能用明火。2、将药罐放入水中 浸七日七夜,取出虑渣,便可内服外擦。3、用量:每天五十毫升,分十次以上服用,口中不脱酒味,晚上喝1~2次。4、凡有硬块或有烂处,可用药酒擦患处,每天擦四次左右。5、 买两种草药当茶喝:(蛇舌草,半枝莲各1000克)每天用100克放入陶罐内用白水三斤,煎成一斤时,即可服用,分上午、下午、晚上空腹服用。(服药期间不能吃发物。)
 
48、断鸦片瘾(毒瘾):(罂粟壳一两,白术,杜仲,陈皮各八分,炮姜,焦楂肉,香附各四分,水两碗煎一碗。瘾来时先服一剂,仍照常过瘾。临睡时再服一剂。如此五日,服药十剂,瘾自改,十余日全除。既断瘾后,再服五剂,永不思食矣。)(紫油肉桂去粗皮,丁香,橘红各三分,西党参三钱,白蔻仁研一分,半夏面、好烟灰、各一钱,用干烧酒四两,同药熬数沸以小口瓶,另装干烧酒二斤,将前药熬好,一并装入瓶内,勿令泄气,凡到瘾前半时,顿热喝一小杯,不拘次数,喝一杯药酒,既添一杯干烧酒,药酒色淡,而瘾自绝。后服用加味六君子汤:熟地,砂仁三分拌,西党参各三钱,焦於术,归身各一钱半,制半夏,茯苓各两钱,陈皮一钱,灸草八分,生姜一片,四五剂。以上二方,平淡无奇,屡试神效。服药酒时,照常吸食,无所苦,自然渐服渐减,至不思食而止,且不患他病。)
 
49、癫狂病:(石菖蒲60克、郁金24克、大黄10克,芒硝、枳实15克,甘草5克、竹卷心49片)
 
50、狐臭丹:(轻粉3克、滑石15克、密陀僧4克、三仙丹3克,研末,把腋毛剃尽,凡士林调敷上)
 
51、牙痛、咽肿痛:(朱砂6分、冰片5分、元明粉、硼砂5钱,用吸管蘸药吹入患处)
 
52、近视眼:(石菖蒲、远志100克、人参、茯苓50克、朱砂9克,煎汤,米汤送)
 
53、目赤翳膜:(珍珠、冰片、朱砂5克、硼砂、玛瑙、红珊瑚、琥珀、熊胆10克,为末,铜蘸点眦去翳)
 
 
治疗脚扭伤的小秘方你知道栀子的药用吗?栀子又名叫《吊筋药》!
栀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长椭圆形,有光泽,花大,白色有强烈的香气,果实倒卵形,花供观赏,果实可做黄色染料,也可入药。它具有消炎活血止痛等作用。栀子在中药房里可以买到,可以在药房加工磨成粉,自己也可以用擀面杖压碎。配方
用一汤匙栀子粉和一汤匙面粉,一个鸡蛋,适量烧酒(黄酒)混合搅拌成面糊覆盖在脚心(手心)和扭伤处,可以治疗脚(手)扭伤!具有消炎止痛消肿作用!非常灵。
实用
透骨草120g 白芷90g 五加皮90g 天花粉90g 乳香30g 没药30g 土元20g 三七50g 血竭50g 香油5斤 广丹2斤
此方治疗颈肩腰腿痛立杆见影一贴见效.
治疗平常疣(老鼠奶、瘊子)的特效偏方:在长满平常疣的地方,找出第1个疣母(就是第1个长出来的,其他的无效)——若找不到第1个可以找出最大的那个试试(不保证能有效),然后,找一枚以前的那种铜钱(铜钱中间有正方行的孔),放在疣母上面,然后再把端午节挂的那种艾草(干的)搓成很小的一段放在铜钱的孔上,用香点起来烧,烧到有疼痛感为止,过不了几天,那些疣就会全部消失了,再也不会长了。这是个很简单的偏方
 
膝盖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及秘方
(一)白醋治疗法
   用白醋泡牛黄解毒丸(一两元钱一袋的那种糖衣片),调成糊状,敷在膝盖上。
用后皮肤会有一些灼热感,建议在春秋季治疗。如果肤质容易过敏,或是皮肤比较的嫩的话,还是要少加一些牛黄解毒丸。短时间内就有效果。
(二)拉拉秧治疗法
用拉拉秧,要上面大概3厘米左右的嫩尖,一小把,砸碎了,用醋调匀敷在患处,用纱布固定。
每天换药一次,连用一周,(平时别总走路,上楼梯、减轻关节负重。)
(三)川穹治疗法
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将药末加山西老陈醋调成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盖上1层塑料纸或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四)生乌治疗法
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治疗方法:将上味共研为极细的粉末,装入纱布袋内缝合后扎敷于疼痛患处,隔日换1次。
(五)药洗法
1、威灵仙、苏木屑、香樟木、九龙虫、各30克,米醋500毫升。将前4味加水浸泡后,再煎汁,稍浓缩,然后加水米醋搅匀,加热后浸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2、皂角60克,人发16克。水煎取液,洗浴患处, 日2次。
3、臭椿树叶熏洗
取臭椿树鲜叶250克或干叶100克,加水约1000毫升,煎沸取汁,加醋酸150克,乘热熏洗患处,每天1—2次,20天为1疗程。
(六)蚯蚓调白糖治疗法
用法:活蚯蚓数条加白糖适量,使其化为粘液,涂抹患处,覆以干净白纸,纸外再包白布,用暖水袋加热至适量温度,反复加热,直至粘液烫干为止。每天2次。此方治疗骨质增生疗效较佳。
(七)热烤热涂法
将台灯换上100瓦灯泡,烤膝关节,感到热后便用棉球棍沾上骨刺消痛液往患处抹,边烤边抹,每天30分钟。一周后有好转,效果越来越明显。
(八)狗骨头疗法
取狗骨头150克,砸碎炒黄,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1日3次(最好同时喝此酒1蛊),需用半月可治愈。
(九)红花泡醋疗法
取红花(中药店有售)50克,浸泡在500毫升米醋中,1周后便用可来涂擦患部,使其软化、消除,痊愈。如果严重者,多制作几次使用,效果更佳。
(十)花生油拍打法
取花生油抹于患处,拍打 n15分钟以上,多拍无防,一般开头2-3天 患处会有红黑色,以后肿痛会慢慢减轻。本人奶奶用此方有显效。
(十一)夏枯草热敷法
取夏枯草150-250克,煲水,取汁,加100-150克白醋,用毛巾蘸汁热敷患处,一般4-6天可见效
(十二)老陈醋热敷法
用老陈醋搽揉患处,不仅有消炎止痛的效果,还能起到软化骨刺的作用。用一块干净的纱布,蘸取加热的陈醋,敷于骨刺部位,外边再用热水袋或暖手器局部加热则效果更佳。每日热敷3-5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一周为一个疗程。
(十三)夜敷日除法
赤芍、姜黄、栀子、白芷各12克,穿山甲6克,冰片3克。
用法:药研细末,醋调成膏,加盖塑料薄膜,纱布包扎,夜敷日除,3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十四)药鞭疗法
药鞭的制作方法分为两步:
一是药油的制作:
取穿山甲、当归、制川乌、乳香各10克,放人香油中,香油没过药物即可,用小火煎至药物发黑,大约 25分钟后关火,去渣留油。
二是药鞭的制作:
取一块长方形的棉布,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将棉布缝制成圆筒状,一端缝好口,一端开口。取鸡血藤、桂枝、桑寄生、丝瓜络各30克,打成黄豆大小的粗末,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将开口处缝好。注意尽量将布袋裹好扎紧,做成较硬的长条状即可。
治疗的时间,应根据个人不同的病情而定。轻微者时间较短,严重者时间较长,每日 1~2次。身体虚弱者用补法;年轻体壮者用泻法。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逆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泻。比如在颈部、腰部以及膝盖部位,经络的循行方向多是从上到下。因此以自上而下的操作为补法,而从下向上的操作为泻法。手法的强度以轻刺激手法为补,重刺激手法为泻。血流方向,以向心性手法为补,离心性手法为泻,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
治疗的部位,除了在患处局部进行治疗之外,还可以配合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交叉疗法。比如治疗颈椎部位的骨质增生,可以在身体下部的尾骶部位、腰部等进行治疗。而足跟部位的疼痛,则可以配合在头顶部位进行治疗。
治疗时的操作方法,是用手握住药鞭的一端,蘸取煎好的香油,用手腕发力,对准患处局部进行叩击,其叩击手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平叩法。叩击时与皮肤接触面要大,患者有明显酸痛或者针扎感、麻木感。此法适用于腰椎的增生部位。二是点叩法。叩击时与皮肤接触面小,叩后患者局部以灼热感为主,叩击部位可出现潮红或红斑。此法适用于颈部、足跟等范围较窄的部位。三是振动法。将药鞭甩动起来,然后落在叩击治疗部位,患处有疼痛感并伴有振动感。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的治疗。
(十五)醋搓治骨刺
买一瓶山西老陈醋,用醋搓患处,搓热后(越热越好)用一光滑平坦的东西(瓶底也行)慢慢拍打骨刺处,这样一日反复几次,一瓶醋用不完就会好
(十六)仙人掌贴敷法
取仙人掌适量,将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冬天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处,一般于晚上贴敷。
(十七)穿山甲通络法
穿山甲20g,白芥子lOg,混合,研成末,取鲜生姜10g捣泥。搅匀,敷于膝关节疼痛处,用纱布固定,并用暖水袋热敷,每天2次,每次40min,连用7天,21天为1个疗程。

 

  欢迎您走进冬韵如歌的个人图书馆 --冬韵如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 偏方秘方治疗法....... 偏方秘方 (1)
常见病实用小偏方第二百册
【实用秘方验方84首(上)】1、湿疹止痒...
湿疹验方秘方
5个“跌打损伤”秘方,今天免费公布,送给天下劳动者!
验方家秘(世传秘方900方)-生物谷医学频道《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