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分百的苏轼

刘备曾对许汜说,人该忧国忘家,不应求田问舍。从此求田问舍就成为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心中没有国家和人民,只有自家财富积累的庸人。殊不知,北宋两大文豪,王安石和苏轼,在无意于仕途后,却一致认为求田问舍方为高人所为。

我们且看王荆公的诗:

千载纷争共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

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

苏轼被贬黄州四年后,宋神宗终于受不了这样糟蹋人才了,不再和群臣商议,态度强硬要将苏轼换个地方。苏轼携一家老小离开黄州,途中经过金陵,拜访彻底归山的王安石。王安石劝苏轼在金陵买房置地,读书治学,和自己作伴。苏轼动心,于是开始四处找中介,可惜,没有遇到合适的。到了仪真,又打算在此买地,还给王安石写信,说距离金陵不远,如果事成可以经常去拜访他,可惜还是没有买成。到了京口,苏轼看某处风景和黄州临皋亭颇为相似,又想在这里买地。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最终卖掉了京城的房子,在常州宜兴买了一大块地,岁入足够一家人生活。

读到这一段,我笑的不能自已。可爱的苏轼,心心念念要和弟弟苏辙辞官归乡,在老家眉山置地安家,对床夜雨,几次写诗写文和苏辙商量,都被冷静理智的苏辙以家大薪少暂且忍耐劝说方作罢。多少次他因思乡深夜难眠,多少次他想不管不管挂冠归乡,可是,在黄州住惯了,他竟有了在此终老之计,东坡所出不够一家衣食,他还计划到沙湖另外置办田地,买卖没谈成,反而遭逢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因此有了千古流传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后来,神宗将他改任汝州安置,那里离京城甚近,他感激涕零,为不负皇恩,遂断了终老黄州的念头。离开黄州到汝州,顺着长江舟行,绕了好大的远,差不多是到哪里苏轼都有在此终老的想法,他如同一个三心二意的孩童,见一个爱一个,且都爱的情真意切,真的是笑煞人。

由此我想到了百分百女孩,就是说有种女孩,无论和谁生活在一起,都能得到幸福。苏轼绝对算得上百分百文人了,无论他生活在哪里,都能得到满足。苦中作乐、苦中求趣,惟其如此,方为东坡。


把时间交给提升自我

点击在看不迷路,我带大家上高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 | 高僧转世?政敌言和!痛失爱子,转任旅途中的故事与诗也精彩!
苏轼即兴写的一首奇诗,能一次读通顺的人,考普通话一甲很轻松
苏轼与“乌台诗案”
一口气看懂苏轼的一生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不过相逢一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