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堂》藏象学说(1)

什么是藏象学说

  脏腑学说,古人称之为“藏象学说”。对于藏象的涵义,可以做如下的解释: “藏”与“脏”通,后以脏为胸腹内诸器官之总称。“象”,形状也,通作“像”。凡形于外者皆曰象,也就是征象或征兆的意思。所以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意思是说,象是一种征象或形象,是内在脏腑功能活动反映于外,我们可以看到或观察到的一种征迹。

  藏象学说就是基于内在的脏腑,联系其功能活动,反映于外的征象,从而根据征象以推断脏腑功能活动规律的一种学说。由此可见,藏象学说是中医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个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虽然以古代的解剖学为基础,但更主要的是,通过长期生活现象和病理现象的观察推理而形成的,这也就是名叫 “藏象”的原因所在。例如:人体感受了风寒,出现了寒热、咳嗽等症状,风寒是从皮毛入侵人体的,寒热是反映于体表的症状,咳嗽是肺病变后的一个症状,因而认识到肺与皮毛的内在联系。而这种感冒,又常常因为发点汗就减轻了或者好了,因而就又进一步推论到肺气有宣发作用。又如情志抑郁的人,经常出现胸胁胀满、 痞满不适等,又常因发怒或者情志刺激因素引起, 胸胁是肝的经脉分布的部位,肝有病很易发怒,因而认识到肝气与情志变化有关,肝气有疏泄的作用。

  藏象学说在形成的过程中,不仅要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的观察,而且这些观察和推论出来的理论,还要在长期临床实践经受检验。例如上述的肺主皮毛的理论,在临床上用宣肺气散风寒的方法,就能治好感冒,因而进一步证实肺主皮毛、肺气宣发的功能认识是正确的。又如上述情志抑郁而出现胁痛的病人,临床上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就能治愈,因而也证实了肝气主疏泄的功能是完全正确的。

  总之,藏象学说是古人从长期生活、临 床实践,以及对人体解剖的粗浅认识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综合、分析、比拟推演而概括出来的,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理论的学说。

主要内容及分类

  藏象学说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注:女子胞又名胞宫,即子宫)。那么,为什么中医将脏腑分为五脏、 六腑和奇恒之腑呢?它们的划分原则是什么呢?

  人体内脏各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之 间在功能上又有共同的特点,脏与腑就是根据各自的共同特点来区别的。五脏在功能上的共同特点是,贮藏精气并与精神神志活动有关。

  五脏主藏,即能储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具体来说,心藏脉(即藏血脉之气),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这里所说的“脉”“气”“营”“血”“精”等,就是五脏所储藏的精微物质。这些物质是营养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五脏主藏,不轻易向外排泄。

  《灵枢·本藏》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这就是说,心肝脾肺肾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关,这里所说的“精神血气魂魄”,即代表着不同的精神活动。中医学将神、魂、魄、意、志五个方面,并分别与五脏相应,即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因此,又有“五神脏”之称。

  六腑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在古代,腑写作“府”,“府”是中空的,是盛放物品之处。而这里所说的“传化”,有传导变化之意。由此说明,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并排泄食物糟粕。六腑不储藏精气,以传化为主,这是其功能特点。

  因此,五脏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泻;六腑传化水谷,以传化为主,泻而不藏。正是因为它们的功能特点不同,才分成了两类器官。

  奇恒之腑,奇者,异也;恒者,常也。所谓奇恒,既是异于一般之意,也是说明这六个器官与一般的脏腑有不同之处。首先,奇恒之腑多数形态中空,与腑相近,故名曰“腑”,但其功能又不传化水谷,不与水谷和糟粕直接接触,这与六腑又有所不同。奇恒之腑,能藏蓄阴精,主藏而不泄,又与五脏同,但又不具备五脏那么复杂的生理功能,故与五脏又有所区别。因之,这些器官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另立名称,称为奇恒之腑。

  强调脏与腑的区别,并不仅仅为了说明其生理功能上的不同,而且也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例如,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都是经验的总结。

美容养颜先调五脏

  很多女性为面色无华、晦暗,肌肤粗糙、斑点丛生而发愁,其实,这一切往往缘于五脏功能失调。因此,要想养颜美容,首先应增强五脏的生理功能。  

  补心养颜

  心藏血脉,其华在面。面部是血脉分布较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表现为苍白萎黄。可将龙眼、莲子肉各3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0克,糯米100克,加水用大火烧沸,再改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烂透即可。常服此粥可养心补血,润肤红颜。

  养肝明目

  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行不畅,血液淤滞于面部则面色青,或出现黄褐斑。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暗淡,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可将银耳、菊花各10克,枸杞子75克,糯米100克,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调入适量蜂蜜服食。常服此粥有养肝补血、清肝明目、祛斑增白之功效。

  健脾润肤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可见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其人必精神萎靡,面色不泽。脾运障碍者可取大红枣10枚,白术1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将红枣洗净剖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做早餐食用。此粥可滋润皮肤,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起到养颜美容作用。

  宣肺祛痘

  肺主皮毛,肺之精气具有润泽皮毛,固护肌表的作用。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易生痘痘。肺功能失常者可用百合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代早餐食。坚持食用,可有较好的恢复容颜色泽及祛痘的作用。

  补肾驻颜

  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盈,肾气充沛,可不断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并且使机体气血旺盛,容貌不衰。当肾气虚衰时,人的容颜晦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应对肾功能失调,可将芝麻30克,核桃仁50克,糯米适量,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食。长期食用,能帮助毛发生长,使皮肤变得洁白丰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的理论与运用,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 道医网
藏象学说详解.doc
藏象、经脉学说是《内经》临床辨证的理论核心思想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2-1藏象概论
《内经选读》藏气法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