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老师(小说)

      我是在一个婚宴上遇到了快四十年没见过了的陈老师的。这着实是个非常意外的惊喜。——没想到,他今年都七十二岁了,但看他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的样子,我一点都不相信他这个年龄了。

      这个陈老师我该喊他“爸”的,虽然跟我们不是一个陈家,也不是一个村儿一个本家。但是,他家跟我们有点儿老关系,是我舅家门上的,所以我按辈分还喊他“爸”。

      我们喊他“爸”,都是在学校外面,这关系就显得很亲近了。在学校里头,我们就很尊重地喊他“老师”。

      这个我们喊“爸”的老师,是我们在青峰中学读初二的时候,他教我们语文。那个时候,他正是三十多不到四十岁的年纪。语文课教的好,粉笔字写的好,他还有一手绝活——手风琴拉得特别好。

      别的老师上完课在外面扎堆聊天的时候,陈老师就坐在他的房子里拉手风琴。我们当时的学校,是县上最西南角的一个偏远学校。学校的体育器材和音乐器材,少得可怜。体育器材吧,好像就两副篮球架,一个单杠一个双杠,还有绕着操场边边儿的几个水泥乒乓球台子。音乐器材呢,现在留在我的记忆里的,数来数去,唯一一个好像还就是陈老师怀里的那个手风琴里。——红色的,黄帆布带子。

      虽然音乐器材就这么可怜兮兮的一架手风琴,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在音乐方面吮吸到的快乐。甚至,我觉得我们比城里的那些孩子们的歌儿唱得更加开心畅亮。“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一想到我们那个时候的校园生活,尤其是陈老师怀抱手风琴教我们唱歌的情形,我的脑海里总会想到《圣教序》里面的这样两句话。真的,也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贴切地表述在山清水秀中我们张大嘴巴唱歌时候,我们心底里的美妙与意趣。

      陈老师教我们语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但是,陈老师还教我们音乐,我记得的歌曲就太多了。——他除了代两个班语文课外,还兼任学校音乐老师,一周一节音乐课。我对音乐的喜爱,就是从陈老师的手风琴里生根发芽成长起来的。

      我们那个时候由于条件简陋,音乐课也没有教材,一堂课就学唱一首歌曲。每节课上课前,老师要把这节课要学的歌词抄在黑板上,我们就抄到音乐本子上(那个时候没有简谱,书上都是五线谱,老师就不抄谱子了)。上课的时候,陈老师大致讲一下歌曲的有关情况,然后他就站在讲台旁边拉着手风琴一句一句地教唱。

      我现在依然喜欢而且经常在外面唱的歌曲,都是那个时候学会的。就拿《打靶归来》这首军旅歌曲来说吧,那就是陈老师正儿八经拿手风琴一句一句给我们伴奏带出来的。我对军旅歌曲情有独钟的源头,追根溯源也就是从这个歌曲引发的。我现在跟朋友们去唱歌,关键时候就拿这首歌震慑全场。没办法,那个时候学会的歌,好像已经深入到我的骨髓里面了,无论什么时候打开嗓子唱,都那么得心应手,自己唱得特别舒畅爽快。尤其唱到“歌声飞到北京去,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得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我感觉自己的心都要快乐得飞出来了,浑身都是劲儿,脚底下也会有力地踩上士兵们的节拍。

      《北国之春》这首日本歌曲,也是那个时候学会的。我记得很清楚,原来歌词里有一句是“我的姑娘可安宁”,陈老师大概考虑到对我们这些单纯的孩子们会产生精神污染,特意把其中的“我的姑娘可安宁”改成了“我的朋友可安宁”。你看,他这个语文老师兼音乐老师给当的,真是操心操得稀碎。我现在唱这首歌的时候,还是习惯唱成“朋友”两个字。

      那个时候《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和《血染的风采》《两地书,母子情》等歌曲正流行,我们就一首首津津有味地学唱。那个时候,我们对于陈老师每周一节的音乐课真的是渴盼啊,数着日子盼着音乐课赶快到来。上课前,提前上了厕所,爬在桌子上抄好歌词,然后屏气凝神,静等陈老师开始上课。现在想来,跟一些地方搞国学培训还有模有样。

      我们那个时候也上晚自习。有月亮的夜晚,我们下了晚自习,走在洒满月光的山坡小路上,放开嗓子唱新学的歌曲。歌声在月光下像水一样流淌,洒进了田野村庄,那些庄稼都乐得飒飒作响,似乎是在给我们拍手叫好。

      记得那是个刚刚秋收的晚自习之后,我在回家的土坎路上把当天刚学的《十五的月亮》完整唱了一遍。清唱,节奏由自己把握,我就顺着老师教的那个样子,把每个字每个音都饱满地送到了家,那个感觉呀,真是妙不可言。月明星稀,夜阑人静,秋虫叽叽。歌声在无边的静夜里传得很远很远,我唱得那么舒畅,好像自己已经入到了这首歌里。同行的伙伴儿们,居然听得傻得都忘了给我鼓掌。

      第二天去了学校的时候,陈老师问我们昨天晚上谁在路上唱的《十五的月亮》。他们都指着我说:“他唱的。”

      “你唱的?”陈老师拿手摸摸我的后脑勺,显出一副特别满意特别高兴的样子。我知道,那是来自老师的最高级别的肯定和表扬。

      原来,陈老师昨天晚上是被这歌声从家里吸引出来,站在场院里听完了才回家休息的。——陈老师家就在我们家后面的坡上。由于山坡比较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了,夏天夜晚我们坐在场院说话都互相能听得到,宁静的夜晚里,歌声就更清晰了。

      那之后,我对音乐的兴趣更浓厚了。除了跟着陈老师在课堂上学,我自己还跟着收音机的“每周一歌”学。比如,那首著明的《月亮走,我也走》《游子吟》等等歌曲,都是我这样学会的。

      陈老师教音乐,也很注意随着时令走。比如那个时候电影《红牡丹》才上演,他就教我们这个电影的插曲《牡丹之歌》。电视剧《霍元甲》和《陈真》的主题曲,更是把我们唱得热血沸腾。那个时候的课前歌曲,一般唱一首就可以了,我们非得唱两首才罢休。这样的音乐教学,充分激发了我们的音乐学习兴趣。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有意思模仿蒋大为的。

      我们读了高中之后,就很难有机会再回到母校了。后来时间不长,我们青峰中学就被撤并到了蒋村中学,陈老师也调到了蒋村中学。我上了大学参加工作,关于陈老师的一些消息都是从父亲那里零散知道的。——陈老师从蒋村中学退休了,陈老师去县城看孙子了……

      昨天我碰到陈老师的时候,是我们本家爸给娃结婚,陈老师跟他的几个朋友们搭班子唱歌唱戏,来助兴的。我真的很替他的这个选择和做法感到高兴。

      我经常跟身板的朋友们说,没有爱好的人是最可怜的。真的,很多工作时候特别特别勤恳的人,一到退休,自己又没有个啥业余爱好,一天闲得没处来没处去,跟他人交流吧又没有共同语言。好些老同志,退休才不几年身体就垮了,甚至好几个都不在了。大家都很有感慨:“他们要是能有个自己的业余爱好,好好玩儿一下,就会有自己的退休生活节奏,也不至于那么快就身体垮了人就走了。”

      原来,陈老师退休后,有几个有共同音乐爱好的人弄了个小乐团,特别请陈老师这个算得上是专业的人士参加。他们平时各忙各的,定期合个节目,有演出的时候就出去演出。我感觉,挣钱不挣钱的都无所谓,关键是心里有了牵扯,自己的心思和精神就有了依靠,没有闲时间瞎琢磨无聊的事情了。

      今年已经都七十二岁的陈老师,身体和精神都能保持得这么好的,一定跟他这个特别好的兴趣爱好有关。

      有人说,人是靠习惯活着的。也有人说,人是依靠爱好活得有滋有味的。这样的说法,都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天
【广东】陈睿之《音乐让生活更美好》指导老师:孟凡启
勾起童年回忆的那些歌曲
父亲的风琴
台湾校园歌曲
作文音乐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