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写作语言中方言的运用

      我觉得坚持适度使用方言写作,可以使作品更好有趣,而且这也是一个作家的责任。

      英国作家毛姆一贯坚持,作家应该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自己熟悉的环境,自己熟悉的人和自己熟悉的事。一个人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自己生长生活工作的地方,以及那里的人和事了。那么,这里经常使用的语言当然就是本地流行的地方方言了。作家的写作,其实就像是一种推销:一个是推销自己的思想,让人家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活动;一个是推介自己生活的环境的过程,让外面的人了解这里,想来这里游历参观。

      因为一些文学作品而让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火起来的例子很多。梭罗让瓦尔登湖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马尔克斯让马孔多成为人们好奇的地方。沈从文用文字让湘西火成了旅游胜地。汪曾祺给了我们一个叫大淖的村落。莫言用他的文字构造了神秘的山东东北高密。王安忆的笔下给读者推介了个叫小鲍庄的地方。

      把自己生活的地方的风土人情推向外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作家的一个责任。

      有人说读书就是思想的一次旅行。我认为说得很好,其实读书比单纯的思想旅行还要丰富和有意义一些,读书还能让人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愚蠢,那就不叫愚蠢;如果别人都觉得你愚蠢,那就应该是真的愚蠢。读书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发现自己无知愚蠢的过程,从而更加谦逊,更加努力,更加上进。那么,作为作家,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故乡向游客们(广大读者)作介绍。这里的山水美景,这里的历史古迹,这里的传说故事,这里的特色饮食……它们都应该从你的文字里呈现出来。

      一个地方一定有一个地方的特色,饮食是这样的,语言也是这样的,——方言就是当地的特色语言。

      最近我读了一些地方方言比较浓重的作品,很地道,很喜欢。杨争光先生的小说,你一读,就知道他是陕西关中愣娃的那种风格。生,愣,蹭,倔,这就是他的语言特点,用陕西人的方言来说,就是个二球半吊子。你读他的小说,脑子里随时随地都准备着小说中的人物会提着刀去砍人,或者拿着砖头要去拍人。他的语言特色非常明显,语言短促,生硬。你可以读读他的《棺材铺子》,简直就是他编导的电影《双旗镇刀客》的文字版。《放养年代》是湖南作家马笑泉的长篇小说,小说里面湖南当地的方言词语很多。用的最多的就是“何解”这个词儿。这些方言,不但没有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任何困难,反而会让我们觉得别有趣味儿。刘震云和阎连科都是河南人,他们的小说里面的河南方言,有很多跟陕西非常接近,百分之九十几乎一样。在他们的作品里,我学到了很多陕西方言中常说的话所使用的词语。冯骥才先生的小说,天津味儿重得一搭眼就看得出来。读他的小说,我就是在心里用天津相声的韵味默读,有意思极了。老舍的作品,是一口正宗的京腔儿,你只能这样才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否则,真的是会弄丢很多趣味的。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山西省的著名作家赵树理先生,就是因为他让山西当地的方言走入了自己的文学作品。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我们经常在强调时候所说的作品要有自己的特色,语言特色中自然就包含了这个意思。语言要有特色,就跟地方饮食和风俗习惯一样,要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当地指方言嘛。

      前些日子,恰好有朋友曾经跟我讨论过关于该不该用方言写作的问题。他们说方言会给读者造成阅读困难,读者不好理解。其实,这样的情况不是很多,一般情况下,读者是可以猜出来方言所想要表达的意思的。有些意思很生僻的,作者也会加注解的。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对语言的把握是很讲究的,准确精确。正如福楼拜教导莫泊桑的时候所说的,要准确用词。他对莫泊桑说:“不论写什么事物,要称呼它,只有一个名词;要表现它的运动,只有一个动词;要揭示它的性质,只有一个形容词。我们要不断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不要因为困难,而用类似的词句来敷衍了事。”

      可以这么说,每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心里觉得最适合表达自己意思的,很多就是自己生活所在地的那个或者这么方言词语,其他普通话中的任何一个词语都没有它妥帖,它是唯一一个,无可替代。

      喜欢旅游的人,都喜欢去品尝当地的特色饮食。没有谁跑外地去了却要满大街找自己当地的饮食吃吧?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不妨这样思考一下,你的语言特色就出来了。

      在音乐上,我们民族歌曲就特别受大家喜欢。为什么呢?地方特色鲜明啊。无论在歌词方面,还是曲谱方面,特色非常鲜明。蒙古草原的歌曲,青藏高原歌曲,云南民歌,陕北民歌。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特色鲜明,所以才广受欢迎吧!

      最后要说的是,普通话固然是全国流行语言,但它容易给人们造成“整齐划一”的现象。整齐划一如果作为广场舞,或者体操,确实很好,但是作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来说,可能不是很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言写作:锦上添花还是多此一举
莫言作品的语言特色
写小说遇见互联网
【质朴淳厚的原生态语言,更能进准反映绚丽多彩生活!】Hu皮Lang ​
陈林书写||“滑滴滴、个整整”——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写作中地方语言的使用
任晓雯:享受写作的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