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札记之——《祝福》(鲁迅)

昨天到今天,我干了一件“伟大”的傻事:把鲁迅的小说《祝福》抄了一遍。

这小说,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过,上大学的时候研究过,工作了以后还经常读。最近因为疫情图书馆借不到书了,就拿出来再看……一激动,就给抄下来了。

先说说《祝福》的题目。一般的文章,题目的选择和主题是一致的。也就是“主题先行”。

“主题先行”的说法,是茅盾先生“创造”的。就是我们打算写文章的时候,先拟好一个主题,然后动笔去写。比如《我的老师》,那肯定写的是自己熟悉的自己尊敬的自己牢记的老师的事情。这种写法比较流行,70-80%的文章都遵循这样的规律来写。

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祝福》,文章的主题和文章的题目是逆行的:祥林嫂在人们新年的“祝福”声中死去了。同样的例子,还有曹禺先生的话剧《日出》,“日出”其实侧重反应的是“黎明前的黑暗”,而不是日出时候的光明灿烂。

实际上,写文章跟生活是极其相似的。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女性:早上出门上街,本打算买件羽绒服的,结果买回了一个披肩;本打算买金龙鱼的,结果提了一桶香醋。我的意思是说,写文章往往也有这样的情况,你本来要写一个正面人物,结果生活真实让你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复杂的甚至有点反面的人物。

这方面的例子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原本是要写一个妓女的,结果写着写着就写成了安娜。——很多作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写着写着,思路就偏离了最初的提纲。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写到田晓霞死了的时候,自己抱头痛哭,他说虽然自己也很心痛,但田晓霞不得不死。

所谓的水到渠成,就是故事发展到这里,谁也把控不了了,只能任故事自行发展。像河流一样,自然流淌。——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

鲁迅在写祥林嫂出场的时候,是很小心细致的,就像祥林嫂是给拿蚕茧细细包裹起来的一样,他要一丝一丝小心翼翼地剥开。祥林嫂第二次出现跟第一次的描写几乎一样:“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里,除了“仍然”、“只是”和“也”几个字以外,人物的描写就是前面出现的词语,差一点儿就成了重复,但却不是。

同样,在写到柳妈的时候,只有了这几个字,“是个善人,吃素。”柳妈可不善啊,柳妈也不是吃素的,她是吃人的碎嘴婆娘。

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做雇工的时候,手脚是慢了反应是迟钝了;但毕竟还不至于去寻死。

柳妈跟祥林嫂的那段对话,太精彩了,也太要命了。

本来,祥林嫂口里经常念叨的阿毛的故事已经被鲁镇大大小小的人都熟悉得能背过了,大家已经对她没有了任何兴趣。可是,柳妈拿祥林嫂额头的伤疤作突破口,挖坑一样地把祥林嫂引到了“捐门槛赎罪”的深渊。

可怜的祥林嫂,在镇西头土地庙花了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后,得到的依然是四婶的冷遇和鲁四老爷的辞退念头。她原本以为是救命的稻草断了,只好不得不死了。

——思想愚钝固然可怜可悲,但不致于死人;舆论却可以。

祥林嫂不只是被旧的封建思想给逼死的,推了她一把让她最后终于下决心死去的,是污浊的世俗。——世俗是一把杀人的刀,不见血,但却很致命!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乒乓球初级爱好者,写作初级爱好者。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祥林嫂问神鬼,周树人起彷徨 | 凤梨·早茶夜读241
李镇西老师讲《祝福》
鲁迅先生笔下“祥林嫂”,让我们明白了3条人性的真相
鲁迅《祝福》:年少不懂祥林嫂,读懂已是书中人
名师课堂:李镇西老师讲《祝福》2
鲁迅《祝福》:被“杀死”的祥林嫂,谁是真正的凶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