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廓的解剖名称

耳轮部

1.耳轮:

耳廓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结节:

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

3.耳轮尾:

耳轮下缘与耳垂交界处。

4.耳轮脚:

耳轮伸入耳甲部分,其深入到耳腔内的稍斜横行突出部分,因人、因耳其倾斜角度不同。

5.耳轮棘:

位于耳轮脚和耳轮之间的软骨隆起。

6.耳轮脚切迹:

位于耳轮棘前方的凹陷处。

7.轮垂切迹:

位于耳轮与耳垂后缘之间的凹陷处。

8.耳前切迹:
耳屏与耳轮之间有一小缺口,又称屏上切迹。


对耳轮

1.对耳轮:

与耳轮相对,呈Y形的隆起部,由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与对耳轮下脚三部分组成。

2.对耳轮体:

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分。

3.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

4.对耳轮下脚:

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5.轮屏切迹:

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6.耳舟:

又称耳船、舟状窝,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区域(沟)。


三角窝部

1.三角窝:

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陷。


耳甲部

1.耳甲:

部分耳轮与对耳轮、对耳屏、耳屏及外耳门之间的凹陷,由耳甲艇、耳甲腔两部分。

2.耳甲艇:

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3.耳甲腔:

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4.外耳门:

耳甲腔前方的孔窍。


对耳屏部

1.对耳屏:

位于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软骨隆起。

2.对屏尖:

对耳屏游离缘的隆起部。

3.屏尖切迹:

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耳垂部

1.耳垂 

耳垂下部无软骨的部分。

2.耳垂前沟

耳垂与面部之间的凹沟。

     另外,耳廓前三沟即耳轮前沟、耳屏前沟与耳垂前沟,作为耳廓与面部皮肤的交界与移行部,其形状、深浅或长度因年龄、性别与耳廓形状等不同而变异较大。而耳廓后沟即对耳屏与对耳轮相交之处的切迹。



1.耳廓背面:

耳廓背面的平坦部分。

2.耳轮尾背面:

耳轮尾背部的平坦部分。

3.耳垂背面:

耳垂背面的平坦部分。

4.耳舟隆起:

耳舟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5.三角窝隆起:

三角窝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6.耳甲艇隆起:

耳甲艇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7.耳甲腔隆起

耳甲腔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8.对耳轮上脚沟

对耳轮上脚沟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9.对耳轮下脚沟

对耳轮下脚沟在耳背呈现的凹沟,又称耳后上沟。

10对耳轮沟

对耳轮体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11耳轮脚沟

轮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很多人此沟不明显。

12.对耳屏沟

对耳屏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另外,还有耳廓缘曲线即耳廓与头颅背面的分界线或移行线,其形状、深浅与长度因人而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耳针疗法笔记(二)
耳针疗法
耳穴疗法1-概述\常用诊断方法
耳穴学习筑基篇——耳朵的这些名称定位一定要弄清(附获奖名单)
韩帅帅耳穴三步定位法: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耳穴的定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