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耳穴谱图是个倒置的胎儿?

             人胚胎发育至第4周末时,出现5对腮弓。第一对腮弓不仅分为上颌弓和下颌弓,还形成了腮弓之间的凹陷,称腮沟。耳廓就是沿第一腮沟的组织演变而成。此处的外胚层组织以后形成耳廓的表皮,毛、汗腺、皮脂腺等,中胚层组织形成耳廓的真皮和耳软骨等。胚胎学指出,外胚层的衍生物,除神经组织及神经胶质外,汗腺、皮脂腺、乳腺、毛发、指甲、晶状体、视网膜、结合膜、泪腺和泪管、鼻腔、副鼻腔、口腔(味蕾、涎腺等)、脑垂体、肛门、男性尿道末端、羊膜、绒毛膜、虹膜等组织器官也都来源外胚层,与耳廓的表皮同源。而平滑肌、心肌、横纹肌、软骨、使骨、脊索、血、骨髓、淋巴器官、肾上腺皮质、胸膜、心包、腹膜、肾,输尿管、膀胱三角、睾丸、附睾、精囊、输精管、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血管,淋巴管、关节、滑车,腱鞘,眼腔等均由中胚层发育而来,这些组织和器官与耳廓的真皮和软骨同源。(图2-4)


        组织学认为,人体胚胎在发育早期是由40个体节沿胚体中轴连接而成。每个体节又由躯体部、内脏部及神经节段部分组成。每个体节的神经节段又向两侧发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分别支配躯体和内脏的结构。每一个体节就是一个以神经节段为中心的,并经过躯体、内脏神经联系的表里关系内外统一的整体。从胚胎发育来看,成人机体只不过是胚胎的进一步发展。神经系统仍按胚胎雏形模式管理全身,而耳廓与神经系统同源于外胚层,所以耳廓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密切。许多内脏、器官肌肉,关节等与耳廓软骨、真皮同源于中胚层,这就是耳穴刺激能够治疗机体其他部分器官疾病的结构与功能联系基础,耳廓与全身机体及其生理与病理状态改变的关系也是极为密切的。这些都是主观化现象的联系,真正客观本质的联系应是基于分形结构的错综复杂基础上的动态藕合与演变。

        胚胎第8周,卵黄囊进一步缩小,脐带相对变细。当脐带形成后,胎儿处于三层膜所围成的腔体中,由外向内依次为包蜕膜、绒毛膜和羊膜。羊膜腔中有羊水形成。足月胎儿,脐带呈原条状,一端连于胎盘,另一端与胎儿脐部相连接,内含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及胎性结缔组织。原有的卵黄囊及尿囊均消失(图2-5)。各种耳穴图谱中在耳廓上不同的投射胎儿,尽管来源于不同耳针医师其各自不同画法,但均采用足月胎儿,甚至有医师将作为胎儿身体黄金比例点的脐带也画于耳穴图(谱)上。

        耳廓发生于第一腮弓和第二腮弓,耳廓的成分,15%来自第一腮弓,85%来自于第二腮弓。胚胎第3周以后,第一腮弓后缘和第二腮弓前缘逐步各形成三个结节状隆起(耳丘),由于结节状隆起间的组织逐渐增生把它们连接成两条皱襞,两条皱襞上端又相互融合。其中第一结节形成耳屏,第二结节形成耳轮脚,第三结节形成耳轮上部,第四结节形成耳垂,第五结节形成对耳屏,第六结节形成耳轮下半部及对耳轮。胚胎第6周耳廓初具固有外形。第12周耳廓在头两侧形成突出物。第26周耳轮的边缘已经卷曲,对耳轮体已明显折叠,对耳轮脚呈现。(图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天性耳前瘘管及超声检查的价值
:第二讲 耳穴分布规律
保护视力,防治近视:耳穴贴敷防治近视
耳部自身推拿法
王世豪24讲耳穴保健三招(加图)精讲整理
耳穴视,触诊歌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