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于华严 | 闲言碎语一一八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
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南印度小国乌茶国王,因羡慕大唐为统一的大国,便将亲手写的四十《华严经》的节本梵文,连同一道表章,派人进贡德宗皇帝。德宗得此梵文原典,非常喜欢,便于贞元十二年,诏请般若三藏奉诏主译贞元十四年,始完成四十卷华严的翻译。

现在晋经六十《华严》唐八十《华严》四十《华严》译本,而到目前为止,六十及八十卷的梵本均已失传,只有四十《华严》在十九世纪英国的剑桥大学还可以找到其梵文本,而这本剑桥残本也是被日本再加考订、补充,使得仅剩的四十《华严》梵本,比较完整的本子。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民国四大名僧的说法,即太虚、圆瑛、印光、弘一四位大师。

太虚法师是近代佛教思想界的巨擘,推动佛教革新运动,倡导人生佛教。是社会公认的佛教领袖。

圆瑛法师早年随常州天宁寺冶开和尚习禅五年,又依宁波天童寺静安和尚参究六载,曾为保护全国寺产热心奔走,多年担任中国佛教会会长,也是社会公认的佛教领袖。

而弘一大师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才,是游走于世间的顶尖之上,发挥了全面的艺术天分和才华,名声传遍了中国和日本的大街小巷之中,作品有许多都是饶赋深意而又家喻户晓。大师出家以后,断然放下世俗,深入修行,以身教示人,再为佛门立下千峰一月的典范。人格之光,已为海峡两岸形成高山仰止的景观,在学术界,更有“弘学”一词广泛流传。

关于弘一大师,太多赞誉,而每每读到只言片语,仍忍不住记录。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实处着脚,稳处下手。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挟春风。

蒋维乔在《弘一大师书简集》序中回忆说:

回忆戊辰、己巳间,上海清凉寺请应慈老法师宣讲《华严经》,余恒往列席。某日有山僧翩然莅止,体貌清癯,风神朗逸,余心异之,未便通话。归而默念,莫非弘一法师乎?既而会中有认识法师者告戒曰:'是也余拟于散会邀之谈话,而法师已飘然去矣!是殆偶经沪渎,间有法会,参加一、二次即去,真若闲云野鹤不可得而亲近也!

1934 年春,弘一法师被特别邀请,到闽南佛学院整顿僧教育,以身教重于言教的法师来教育学僧。法师创办佛教养正院,精神是蒙以养正。亲自拟定辩学宗旨与教学计划,要求学僧通过三年修学,做到深信佛菩萨灵感,深信善恶因果报应,深知为何出家?及出家后应做何事?进而成为品行端方,知见纯正,精勤耐苦,朴实无华的新一代僧才。三年之中,弘一大师常住在南普陀寺的功德楼,一批学僧闻睹大师嘉言懿行,颇受影响。

大师凡事认真,严谨不苟,对任何事都认为不做则已,既做就得尽力做好,反对玩世不恭的明混态度,做事必脚踏实地。有人说,弘一大师,学什么都到,干什么都到,在俗世,大师在音乐、戏剧、美术诸方面的成就人们把他当做苏格拉底、莎士比亚、荷马般地抬出来。做和尚也是高,被称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似乎冬天的余韵还未曾真正体验,时间忽然就飙到了三月,门口高大的垂柳仿佛是忽然之间就着色新绿,远远看去,冬日里萧条的垂柳像是被淡淡的新绿色如水墨般渲染,一片若有若无的淡绿色雾蒙蒙地笼罩在树,凑近了瞧,枝叶正在努力地抽出新芽,长出新的叶片,莫名让人想起一句——春来柳先知。

车道两侧的杏花树,树枝条暗红的花萼紧紧包裹着一串串花骨朵儿,而那抹粉红仍旧探出,仿佛也迫不及待地等待展露容颜。

被修剪了枝条的桃树,每一根枝条上都结满了花苞,也在跃跃欲试地准备粉墨登场。

万物生发春一来,欣欣向荣,花团锦簇。

那棵角落里的树,安静地生长,楼梯遮挡,轻易发现不了那是一棵树。傍晚的太阳,从没有障碍的一侧照过来,夕阳的余辉便洒在这棵树上,每一片刚刚生长的新绿叶片,金灿灿地仿佛被镀了一层金黄,让新绿的叶片灿烂中越发耀眼,透明了一般。从禅堂的走廊远远看去,空中发光的叶子让那棵树光芒耀眼,成了不容忽视的存在。

角落里的这棵树乘着夕阳能照到的时刻,恣意享受着阳光,在灰蒙蒙的院落最先迎春。角落又有何妨,不被发现又如何,是夕阳的余辉又有什么关系,生命的张扬只需要一点时地空间,便尽情蓬勃兴荣。

说是不在意,其实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罢了,因为在意了,才一口舌之快安慰自己并不在意。真正的不在意,是根本没有发现在意这回事,仿佛虽处同一个世界,从未来过,从未发生。

用不一样的心思待人,才会对别人的心思一再揣摩,若觉得对此颇有微词,最应该反思的先是自己。

那些别人的过错,又何必斤斤计较,过早的指手画脚,时光流转,并不能保证,面临相同的境地,某一天的自己一定能好过他人。

宋代的诗人黄山谷说,人若一俗了,就无药可医。

晚殿后一直坚持拜佛,成为了一种美好的体验。

一场上殿的音声散落之后,殿堂唯有宁静,人去殿空,除了佛前收拾供桌的香灯,仿佛整个殿堂都是我的,此时无人干扰,彻底放下身心,闭起眼,合掌缓缓地拜下,翻掌接足礼,心中默念一句佛号,再缓缓起身。

不觉得累,也不觉得是一种任务的完成,而是一下一下的拜倒起立中,仿佛从开始的拜佛到拜佛结束的过程,是一件一气呵成的连贯事不觉得我在拜佛,也不觉得有佛正在让我拜,不说身心世界消失,至少在拜佛的过程中,莫名体验到一种说不出的美好,仿佛不在拜佛,而是在享受这个拜佛的过程。

那日正闭着眼享受拜佛这个过程的我,感觉,似乎身边有人靠近,以为香灯师,便不在意,仍旧拜佛。起立的一刻,睁开眼,眼前忽然立着一个女人,女人攥着手机,手机摄像头明晃晃地对着我的脸,冷不防吓了一跳,从感觉有人靠近,似乎女人早已在我边上站了好久。

我抬起手遮挡,说道,别拍了,一天除诵经,这是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女人胳膊弯斜挎着包,叉步侧身,举起手机怼脸拍我的姿势仍旧纹丝不动,完全对我的不悦忽略。好久才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漫不经心地收起手机,殿堂里晃悠了一圈,左顾右盼地终于离开

而被惊扰到的,一种被冒犯的感觉,早已席卷成一股反感,让即便是在佛前,都根本压制不了内心的不爽。虽继续拜佛,但我知道后面拜的心不在焉。

……

三年疫情,寺院封闭,让我忘记了,寺院原本就是的样子,游客到寺院是可以肆无忌惮到忽略基本的礼貌,有时候素质低下到让人匪夷所思。

不知道网络信息爆炸的如今,女人拍到的,作为佛教徒特殊形象的我,又会被发布到哪个平台,又会被多事的键盘侠,编排成何种模样,又会对佛教制造怎样不友好的舆论环境。而除了寮房观堂和大殿,几乎不社交的我,真的像是隐居,而人间的干扰,却防不胜防。

忽然想起那方划分为景区,门票收几百块的石窟,石窟坐落于比庐山好汉坡要难行数倍的山上。登石窟,要爬进环山开凿的黑黝黝山洞,憋气低身一路沿陡峭的石洞绕山而上,行到最后,是一座小小的悬崖上修行人住过的洞窟,当年高僧坐于此,大概也是为了避开这人间的干扰吧,所以选了那么难行的地方。

……

第一一八,分享:

我一生都是多余的雨水

匍匐于人海

可我仍替河流跨越山脊

流浪如我

卑微的浪漫主义

这么些年

你总是醉他人之酒

却来碰倒我的杯

寸时寸金

年少蹉跎

只从月光里

换回一把碎银

……

……—文 中 部 分 图 片 仅 作 公 益 分 享 侵 权 联 删—
— 往 期 链 接 —
时光映画——2022年3月
—点 | 击 |  |  |  |  |  |  |  |  | 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庄河人物——上海龙华古寺方丈照诚法师
书画欣赏丨弘一法师106幅尊贵罗汉图
弘一法师绘106幅尊贵罗汉图
106幅尊贵罗汉图弘一法师绘
弘一法师(李叔同)《华严集联三百》(下)
弘一法师《华严集联三百》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