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24字到400字的蜕变

寒假写作训练班招生啦

高年级“小徐霞客,走潮汕”班招生(点击了解)

低年级“素质拓展+写作训练”班招生(点击了解)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从不同的起点开启写作训练。一路上边写边读,默默而学,都取得很大的进步。其中的林戊元同学从开始的24个字“文章”,到现在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其进步确实令人兴奋。

冬至 · 汤圆

七年级学员 黄政博

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动起手来做汤圆。我们也不例外,这次,我亲自做起了汤圆!

妈妈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放在一起搅拌,然后不断地来回揉,揉成洁白的米粉团。我也参与其中,用力地揉着,手一下子变得粘粘的,全是粉白色的。揉好了糯米粉团,我取出一小块来,放在手心,双手来回搓着,不久,一颗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妈妈看了看我制作的成品,说:“汤圆搓得越圆越好,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更用心地把它搓得圆圆的。不一会儿,做出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汤圆。我望着这盘汤圆,情不自禁地笑了。妹妹和爸爸也加入了做汤圆的行列,大家在一起做着汤圆聊着天,一颗一颗汤圆落在盘子里,靠在一起,这样子多像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呆在一起啊。

妈妈还做了红色的汤圆,白色的汤圆里点缀着几颗红色的汤圆,非常漂亮。我想,白色的汤圆应该是纯洁的象征,红色的就是红红火火的象征吧!

我们开始煮汤圆了,妈妈一边煮,一边教我:先放适量的水,等水开了再下点白糖,然后就把汤圆放下去,要是看到汤圆浮在水面上,就是熟了。水沸腾着,汤圆的香味也弥漫着。不一会儿,汤圆熟了。我们先把它盛在碗里,祭拜祖先。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想赶紧吃到汤圆。这时,一碗汤圆放在我面前了,我看着它,口水直流,多想好好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一边吃着汤圆,一边想着:它的名字为什么叫汤圆呢?于是,我就上网查了一下,查到了一个故事:

在袁世凯在位时,汤圆叫做元宵。但“元”与“袁”同音,“宵”又与“消”同音,“元宵”的谐音叫“袁消”。袁世凯就把它改名为汤圆。

第一次做汤圆,我不仅懂得了怎么做汤圆,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还增长了一些知识。今年的冬至,注定是一个欢乐团圆的日子!

得分点:

特别的节日,特别的汤圆成就了一篇特殊的文章,本文的亮点是赋予汤圆以新的含义:白汤圆象征纯洁,红汤圆象征红红火火的日子。这种象 征意义使文章的立意提升了。

提升点:

在语言表达方面多下功夫。

萍老师寄语:

你进步了!但要成为千里马仍须奔跑,加油!

又是一年风起时

七年级学员 林景昱

一日日,一年年,风无处不在,起了又落,落了又起。每当起风时,我都会想起那一年。

那时,我上三年级。有一天,我正坐在教室里,跟我的“敌人”——试卷作斗争。一道道难题在我面前大展身手。这些题张牙舞爪的,把我打倒了。时间到了,我不得不交上卷子,卷子里的“敌人”大部分都毫发无损。交上试卷后,我就陷入绝望之中。

直到领取成绩单那天,我朝着学校走去,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喜笑颜开,兴奋地讨论着分数。而在角落里有一个手握着成绩单,被人冷落在一旁的我,泪水淌满了脸颊。屋外狂风大作,下着暴雨,好像都在指责我。我的心再次陷入了绝望的深谷。

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准备迎接下一次的“狂风”,不被身边的人冷落、指责、嘲笑。那风也一直伴随着我,鞭策着我。直到那天,我从深谷当中爬了出来。

那天,微风轻轻吹拂。我又坐在考场上,依旧与我的“敌人”作斗争。但这次我毫不逊色于“敌人”,一个个“敌人”都被我解决。屋外我的朋友——风依然轻轻吹拂,好像是在为我助威。我越战越勇,直击它们的软肋,将它们逐一击破。屋外,风变大了,树叶也摇曳着,像是在提醒我要收拾“残尸”。我又认认真真,抱着一种“宁可杀错,不肯放过”的心态,检查了一遍。“铃铃铃……”时间到了,我把试卷交上去,心中充满了期待。

领取成绩单的时间到了。那时,我正在办公室,等老师发成绩单。拿到成绩单后,心中充满了兴奋与期待。我慢慢地打开成绩单,心“扑通扑通”直跳。“耶!我考了98分,全级第一。”走在回家的路上,品尝着成功的喜悦。那一刻,阳光明媚,微风吹拂……

又是一年风起时,这风起起落落,仿佛回荡着一句话:“没有付出,何来收获!”

得分点:

1、开头和结尾写得形象,形成照应,点明中心。

2、文中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我的进步,突出了主要内容。

3、谋篇布局很好,结构分明,承接自然。

4、文中巧妙加插了环境描写,便文章充满意境。

萍老师寄语:

为了梦想而努力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冬至,缘至

七年级学员 林敬洋

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南方的白天越来越短,人们在一派安详和乐的景象中迎接冬至的到来。

如果今年冬至跟以往一样,我也许会很高兴,但我面前摆着一个难题:做汤圆。我想在做汤圆之前,先讲一下我跟汤圆的故事。

我六岁那年的冬节,第一次吃到了汤圆。那时的馅料只有花生和芝麻,我至今都忘不了那美味——咬下去的那一瞬间,馅料从裂口流进我的口腔,花生甜中带涩,芝麻甜中带甘的滋味冲击我的味蕾,再喝上一口汤,心里荡漾着说不出来的满足。从那时起,我与汤圆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完了我和汤圆的故事,接下来就是解决做汤圆这个难题了。我只知道汤圆的做法跟包子差不多,但真要动起手来,我也不知道从哪下手。好在我有一个会做饭的老爸,不多时,他便把所需的材料——糯米粉和水准备好了。他还告诉我:“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把糯米粉揉成团,然后再搓成小球,实心汤圆的制作就完成了。”但单单第一个步骤,我就费了好大力气,揉着揉着手就沾上了,还一直弄不下来,用另一只手去扯,结果另一只手也粘上了,怎么弄也弄不掉,还把手弄得满是糯米粉。老妈看了直叫道:“惨不忍睹啊,面目全非呀!”

风雨过后便是晴天。过了那个揉面团的环节,剩下的就简单多了,只需把大面团切成数十个小团,再搓成球就成了。

做好的汤圆被老爸放进了锅中煮,不一会儿,一家人就享受起这甜甜软软的汤圆了。吃过了汤圆,我们来讲一下中国人与汤圆的故事。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味。因为这种糯米汤圆在锅里煮时,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

渐渐地,汤圆走进千家万户,在南方的冬至,家家户户都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

今又冬至,搓汤圆,煮汤圆,吃汤圆,续着一份未尽的缘分。

得分点:

1、冬至日,吃着汤圆,说着汤圆的故事,续着与汤圆的缘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汤圆,于“我”又怎是一个“爱”字了得。

2、特别的标题、特别的构思、特别的汤圆情成就了一篇特别的“汤圆”文。   

萍老师寄语:

加油!亲爱的少年,再努力向前,你会是文苑的一匹黑马。

遗憾 · 期待

七年级学员 倪启畅

去年的冬至已经错过了汤圆,因此我十分期待今年冬至的到来。盼呀盼,好不容易迎来了今年的冬至,却没想到还是留下了遗憾。

冬至前一天,我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明天冬至,学校没有放假!我十分遗憾,但想到学校食堂有汤圆可以吃,又感到一丝安慰。当天晚上,有同学约我明早一起去运动,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冬至早晨,我一早起床就和同学们到运动场打篮球。我们打得很高兴,以致忘记了时间。无意间抬起手瞄了一眼手表,忽然想起所有事情,现在已经是六点二十分钟,过不了多久就上课了。我还没吃汤圆呢!我们急忙奔向食堂。到了食堂,只见卖汤圆的窗口有很多人在排队。好不容易排到我,正要刷钱,看向锅里,只剩下汤圆汤!“阿姨,里面还有汤圆吗?”“没有了,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呢?”我百般的无奈,只能吃水饺了。看到排在我前面的同学们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汤圆,我垂涎三尺,后悔没早点来吃汤圆。真遗憾!真不该先去打篮球啊!

正当我后悔莫及时,电话手表响了。一看,原来是妈妈打电话来了,她告诉我,她要等到我回到家中时,煮汤圆给我吃,这一瞬间,我觉得真幸福!虽然在学校没吃汤圆,但可以在家里吃汤圆,那也是最美好的事了。我端着我的水饺,高兴地吃着,此时此刻,我不再感到遗憾,而是开心地期待着学校快点放学,让我能够快点回家,与家人聚在一起做汤圆、吃汤圆。

今天冬至,我又想起那个最长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久久地高挂在夜空中,圆圆的,一闪一闪的,多么像汤圆。这个冬至,既给我一点遗憾,又给我美好的期待,这种期待让我感到甜蜜和幸福。

得分点:

1、并列式的标题,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础:遗憾和期待。

2、行文紧紧围绕标题而写,因没吃上汤圆而遗憾,而妈妈的一通电话又让我充满了期待,突出了中心。

3、这是一个特别的冬至,别人在家里做汤圆、吃汤圆时,我却必须在学校上课;虽买不到汤圆吃,却接到妈妈的电话,遗憾中又有了美好的期待,构思独特。

老师寄语:

告别了冬至,将迎来元旦,且行且珍惜,让自己在2019更加优秀!

其乐融融冬至夜

七年级学员 谢思怡

爷爷曾经给我讲一个与汤圆有关的小故事: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后,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于是和其他统治者一样,他为了避讳,就把元宵改成了汤圆,因为元宵有“袁消”之嫌。

汤圆,一种在冬至时吃的小“球球”,我对它并不陌生,但从没做过。

今晚,我写完作业走进厨房时,看见家人正在忙碌着,于是挽起衣袖,加入了做汤圆的“队伍”。我按照妈妈的指示,把糯米粉和水放进盆子,然后用筷子搅拌,再用手揉成一个大团。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得意起来,以为可以得到妈妈的称赞,没想到妈妈却说:“你看你,这衣服上的面粉、地上的水,真是的。”妈妈说归说,可没嫌弃我,还手把手教我。

做好了粉团,我来到奶奶的身边,奶奶的火眼金睛可不是吹的,一眼就看出糯米粉团是我做的。“不用说 ,我就知道是你玩的把戏。看,汤圆要这样搓。”奶奶边说边示范着,我学着她的样子,抓了一小团放在手心上搓成一个小球。奶奶还告诉我汤圆搓圆是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所以要用心搓。我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汤圆搓得圆圆的,弟弟搓着搓着竟做起了小动物来,几只小动物在一盘汤圆中显得特别可爱。

那边,爸爸在准备煮汤圆。我走过去,对爸爸说:“哟!爸爸,您老平时可碰不得这些活呀!”“丫头,今晚我可要露一手给你看,把你姐弟俩做的汤圆拿来。”

“吃汤圆了。”一直守在炉边的弟弟高兴地叫着。

爸爸把汤圆盛到碗里,我端一碗给奶奶,弟弟端一碗给爷爷,爷爷尝了一口说:“真甜,好吃!你们也赶紧吃吧。”

一家人吃着汤圆聊着天,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今晚,吃了自家制做的汤圆,别有一番味道。正如奶奶说的:做汤圆,揉团团搓圆圆,就是团团圆圆。

得分点:

1、文章以“汤圆”为线索,以“说”汤圆、做汤圆、煮汤圆、吃汤圆为内容,叙写了一个和谐、温馨、乐融融的冬至夜,内容充实,主题鲜明。

2、以小故事开头,给文章增添了趣味性。

3、小小汤圆寄寓着团团圆圆的象征义,使文章有了丰富的内涵。

提升点:

1、慢阅读,多积累,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材料安排要斟酌,详略布局要依中心而定。

老师寄语:

勤学善思,知书达理,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七年级学员 林戊元

每到星期五下午放学,我就赶紧收拾好书包往宿舍楼跑,收拾一下衣服,然后就是等妈妈来接我回家。一会儿,我走到行政楼门口,站在台阶上望着人群,发现距离行政楼约50米的地方有妈妈的身影,太好了,终于可以回家了。过一会儿就在行政楼门口上车,妈妈带着我们,我们带着自己的东西回家了。

到了家,我就拿东西下车,妈妈也帮着我们。进入家中放下东西,为了放松一下就骑单车出去玩了,到晚上7点钟才回家。回到家时,妈妈已做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见我回来就说:“儿子,赶快洗手吃饭,都饿坏了吧。”吃了晚饭,洗个热水澡,真是舒服。妈妈问我在学校的情况后又重复说:“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和妈妈说了话我就出去放松放松。溜一圈后就回家,到家时是九点,家里刚好有客人来,我的爸爸妈妈在陪客人喝茶,妈妈说:“你俩要懂礼貌,一起来招待客人。”

11点半了,我们都去睡觉,可妈妈还得收拾茶具和洗衣服。这一天,最忙碌的人就是母亲。其实,妈妈每天都很忙的,她要照顾我们,又要做家务,还要帮爸爸做生意。

到了周日,我的妈妈又得忙着把我们送到学校去了,并且告诉我们到了学校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学习”。

我们兄弟俩的事情让妈妈很忙碌,我们健康成长都是妈妈与爸爸的功劳。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啊!

老师寄语:

戊元,你妈妈看到这篇文章时,一定会忘记所有的累。你是懂事的孩子,最近的写作也有很大的进步,老师为你点赞!也希望你和老师一起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又是一年风起时

七年级学员 杨焯杰

一阵风吹来,吹开了窗帘,把书桌上的东西都吹乱了。我来到书桌前收拾书本,书已经被风翻开了,被翻开的页面上写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这叫我猛然间想起去年的中秋节。

那个景色宜人的中秋节,清风吹拂着,我和同学来到沿江路赏月。在沿江路上,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往南走,还听到微波荡漾的声音。我们走着走着,看到围墙挂着几幅画,有万马奔腾、五福虎......这些画画得栩栩如生。我去问那个卖画的人:“先生,您这些画怎么卖?”他只说:“到那边看。”我听后想:你不想回答人家的话,就干脆别摆在这。起风了,风吹着我们的脸,好像叫我们继续前进。我们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我们一直往南走,来到一片安静的地方,人们坐在周围短短的围栏上,安静地欣赏月色。我们也在围栏边坐了下来,看着平静的江面和皎洁的月亮,远处还有灯光在闪烁着。一阵清风从我们头上吹过,轻轻地,慢慢地,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过了一会儿,我们离开了。回到出发点,和老师汇合,在那里观赏月景。风吹拂着我们的脸颊,吹动了老师的长发,老师拂了一下头发,继续给我们讲与月亮有关的故事……清风依然吹着,温柔地吹着。

一阵风吹过,把我吹醒,也唤醒了我的回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是年年都有的,但要一群人一起在榕江边赏月却是非常难得的。

又是一年风起时,风给我带来的回忆,一个美好的回忆。

得分点:

1、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2、一阵风吹来令我回忆起那个有风有月的中秋月,成就了一篇美文。   

3、开头和结尾既互相呼应,又点题。

萍老师寄语:

不断努力,期待你更多的佳作。

指导老师:萍老师

版面设计:何桂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梓峰的诗与摄影】:《寄语波澜》、《野雉萍风》
20160219X诊所视频和笔记:吴萍,元宵如何健康吃汤圆,黄杆菌毒素A
汤圆
【浙江省】《煮汤圆》||三年级 廖宸宇|| 指导老师 沈培萍
四年级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期望寄语
【甘肃】曾文萍《满满的回忆》指导老师:李春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