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草学园 | 方剂气味配伍理论认识与临床实践体会
userphoto

2022.09.06 浙江

关注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邹世昌

邹世昌 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 ( 545200) 
 

摘要: 为提高中医临床辨证用方的准确性和治愈率,需掌握和深入研究方剂配伍的规律,其重点在于以气味配伍理论来指导临床如何运用多味中药组成复方,并达到配方与病证相对应而产生应有的疗效。因此要加强方剂气味配伍的理论研究,用气味配伍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方剂配伍; 气味配伍; 临床实践 
 

由单味药的使用发展到多味药的应用,便逐渐形成了方剂,或叫方药。要提高临床用方的准确性和治愈率,掌握方的配伍规律显得尤为重要。从"神农尝百草"到"伊尹制汤液",就充分反映了单味药物的使用到多味药组合成方的过程。所以多味药组合是为了适应临床复杂多变的病证需要,就必须把几味药物组合起来,以便发挥药物的综合效用,收到满意效果,便出现了早期的方剂———"伊尹汤液"。其中药物组合是有规律的,所以"神农"能尝百草而提出了"七情合和"的初期配伍理论。尝什么呢?"尝百草"的"气味",从而为"七情合和"配伍提供依据。从生食到汤液,也体现出气味配伍规律,早期人们吃的生食,火的普遍应用后便有了熟食。药物也不例外。因为火的应用,对药物进行加工,便出现炒、炙、煅、煨、蒸、淬等,炮制使用的过程实际是改变药物气味的过程,从而产生增效减毒,两擅其利。 
 

《素问》、《灵枢》所载方剂虽仅12方,但其方剂学的水准却是相当高的。方剂是各单味药经过配伍后产生的新的药效组合。气味配伍理论在《至真要大论》中提得是非常突出,一方面药物气味厚薄与寒热温凉是制方的基础,"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寒热温凉,反从其病"是也;另一方面,该篇用了很大篇幅运用气味配伍理论治疗六气主客从化胜复出现的病变。其中关于气味配伍理论阐发得尤为详尽,"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 
 

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在阐明脏气、四时与五行生克承制规律时,强调五脏苦欲补泻的论治、配方规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这里的"欲"是顺其性,"苦"是指易出现不利的情况,补泻是根据五味入五脏的理论,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如平时当以甘味养肝,以缓其易亢易急的将军之性;若肝病,因肝主疏泄,喜辛散而恶酸收,故其病实者以辛味疏散顺其性,其病虚者以酸味收敛以固其精,这就是"苦欲补泻"的实际应用,我们在临床上是应当娴熟的。 
 

易水学派宗师张元素创造的《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即根据《素问》、《灵枢》所述各脏腑的本病、标病、证候及其补泻等,条分缕析,纲举目张。他强调:制方必须"明气味之用也。若用其味,必明其味之可否;若用其气,必明其气之所宜,识其病之标本脏腑,寒热虚实,微甚缓急,而用其药之气味,随其证而制其方也"。制方既要结合病位、病性、病证,也要熟谙气味配伍。他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邪内淫而病的治疗原则拟订了制方大法,列为:风制法:肝、木、酸,是春生之道,失常则患病。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暑制法:心、火、苦,是夏长之道,失常则患病。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制法:脾、土、甘,是中央化成之道,失常则患病。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燥制法:肺、金、辛,是秋收之道,失常则患病。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寒制法:肾、水、咸,是冬藏之道,失常则患病。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根据这一制方原则,张元素创制了九味羌活汤、枳术丸、天麻丸、当归拈痛汤、天麻半夏汤、门冬饮子、加减白通汤、大秦艽汤等迄今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疗效的著名方剂,实为巧用气味配伍理论制方的典范。特别是清人叶天士、吴鞠通先生,两位医家在组方或用方时,几乎达到了"方必气味配伍"的境界。叶天士按照气味配伍制方尤有精要过人之处,其中常用的有:辛凉清上、辛温开达、辛甘化风、酸甘化阴、甘酸熄风、咸酸坚阴、咸苦镇逆、酸苦泄热、辛酸泻浊、苦辛通降、甘凉濡润、甘滑豁痰、芳香开窍、甘以缓急、苦辛酸甘并用等。吴鞠通师承叶天士学说,可谓匠心独运,他将叶天士临证之方组成若干效用之方收入《温病条辨》之中,吴鞠通发挥叶天士保津养阴治疗法则,总结出辛凉保津、急下存阴、甘寒生津、咸寒滋阴、育阴潜阳诸法,都无出气味配伍理论。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煎出来的药汁味呈辛甘性温,而单用生姜40g加红糖20g煎汁也呈味辛甘性温,用以治疗外感风寒的鼻塞流清涕而畏寒者,每获良效,两者气味相似而功效相近,取材方便而价廉。 
 

辛凉轻剂银翘散(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荆芥、豆豉、甘草)治外感风热初期,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头痛,如内热较盛则加苦寒清上焦的黄芩,阴伤明显则加甘寒的元参、麦冬。
 

味辛微苦性温的藿香正气散(生姜、藿香、甘草、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大枣),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若中焦湿热则加味微辛微苦性凉的银花,兼脾胃虚者加甘温益气的党参。
 

呃逆频作,诸药无效,舌淡苔白者,属脾胃虚寒,升降失常,治以辛甘温的丁香、干姜、党参、少佐苦寒的黄连1g,勺情选加平胃散、二陈汤、四逆散即可。辛能行气散寒醒胃,甘能健脾,苦能降下。
 

素休虚弱而偶感风寒,证见微热恶风寒,纳呆困倦,舌淡苔白,脉细数,每用西药发汗退烧抗病毒搞菌药无效,而用中药2剂可愈,中药当用辛甘微苦温除热法,方选东垣升阳益胃汤化裁(黄芪,半夏、党参、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生姜、大枣),生姜可改用干姜,黄连宜量少,1-2g即可,方中羌活、独活味辛浓烈而效雄,全方辛开苦降,补虚驱邪,呈现极强的调和能力,每能化解许多虚实并存、寒热错杂等复杂的矛盾。临床中如遇胃肠道诸多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而兼见脾胃功能紊乱者,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之,每可显现中医可起沉疴大病的能力,如治尿路结石之肾绞痛,肺心病心衰而消化功能差者,结肠癌术后化疗后胃肠功能受损等。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医无静脉输液之能力,如遇重症大病而脾胃功能极差者,药难入口,如何治病?此时即可用升阳益胃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等和解之重剂以治之,使胃气立即恢复,食药能入口,中医才有施展拳脚的舞台,谁又敢说中医是"小儿科"?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党参、黄柏)辛甘苦酸并用,寒温并用,可补虚泻实,升清降浊,能和解各种疾病后期及急重阶段出现的虚实并存、寒热错杂等复杂矛盾。方中辛味可升、可散、可行,苦可降、可清,甘可补益,可提高抵抗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乌梅对胆囊有收缩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对胃加酸可促进胃排空。故酸可收、可促进胆道和胃肠道蠕动。复杂的配方,能和解复杂的矛盾。其现代科学的原理何在?临床体会到该方最大的优点是能使受到病魔损害的胃肠道、胆道功能恢复正常。因此临床的各种病症如兼见脾胃虚衰的情况下都可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笔者的经验认为方中黄柏可不用,黄连用量在1-3g之间为宜。乌梅丸不愧为千古名方。 
 

刘河间氏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其治疗火热病主张把清心火、补肾水作为用药的基本原则。因此在临床中六味地黄汤的应用机会非常多。如临床中可常见到肺阴虚肺热咳嗽,阴虚火旺的咽喉痛,肾阴虚而心火旺的失眠、头晕,阴虚盗汗等,对这一类由阴虚火旺引起的病症,都可采用甘酸苦寒法配方以治之,药用六味地黄丸、当归六黄汤加减,火旺为主者方用:生地20g、元参20g、山萸肉10g、甘草10g、黄芩15g、银花20g、菊花20g、麦冬20g。煎出的药汁甘酸而苦,苦多甘少微酸,喝药入口过喉后,立即显现效果,喉中有一种舒服感,咳嗽减缓,喉痛立退。就好象中药的气味启动了人体的某种受体,立即出现调节效果。而无需中药有效成份入胃后进入血液再到病所而生效,这要数小时才会发生。如果肝肾阴虚明显而火气不太旺的,可用:生地20g、元参20g、山萸肉10g、熟地20g、当归10g、黄芪20g、黄精20g、黄连3g、甘草10g。煎出的药汁甘多苦少微酸,治疗气阴虚体质而反复咳嗽、喉痛、盗汗等,效果甚佳。酸甘化阴、补阴,酸能收敛上浮的虚火下潜于命门,命门之火可收不可清,苦寒能降下,治疗虚火苦寒之品不能多用,且要结合酸味之品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酸苦结合起到收降虚火的作用。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崩漏症,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治以甘温的黄芪、党参、熟地、黄精、杞子、巴戟等补气血和肝肾,以达到澄源目的。用涩而温性的艾叶,酸温的山萸肉收敛止血以达到塞流的目的,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皮肤科的带状疱疹,疱疹破裂皮肤溃烂,渗出液较多,西药抗病毒消炎收效太慢,迁延难愈,中药外洗用薄荷3g、荆芥15g、樟脑12g之辛味以行以散,苦参30g、黄柏30g之苦燥,白矾10g之酸收,煎水外洗,次日可见疱疹表面干燥收敛,无渗出液溢出,收效甚速。 
 

水火灼烫伤后水泡破裂,创面感染,脓苔长在皮表腐烂组织上,脓若较厚,表面黄色,很难清除掉,给创口愈合带来困难,用中药(苦燥的:黄连10g,黄柏20g,苦参30g, 地榆20g,虎杖20g,金银花20g,辛散的:樟脑(烊化)12g,酸收的:枯矾(烊化)6g。水煎2次混合约400m)用纱布湿敷可轻易地去除脓苔,保持每天湿敷,可使脓苔不再长出而创面清洁,逐渐愈合。这比抗菌消炎药的杀菌作用还要强,能很好的控制化脓了的炎症。 
 

中药煎法有讲究,先用冷水泡1小时,中药吸足水份才开始煎煮,煮沸后再文火煮10分钟,煎得药汁200ml-300ml即可。药不在多,只要根据气味配伍理论对症下药, 一小碗即可,不对症下药,一大水缸也无济于事。所以在组方用药时,也不必用很多中药组成,根据气味配伍理论组方,有8-10种药组成已够,每味中药用量也不在多,每味中药6-20g即可。 
 

以上经验证明,中医临证治病,在辨证和治法的基楚上结合方剂气味配伍理论组方用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初学中医者,在全面掌握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方剂气味配伍理论,从研究各个朝代名医的气味配伍理论入手,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气味配伍理论的成长发展过程。掌握了气味配伍理论,就会对中医药理论的掌握起到执简驱繁的作用。学中医不仅要掌握运用古代名方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临床中自己会创造出和名方一样有效的处方。这样在临床中才能使自己在十多条古方和几十种常用中药的基础上配出有独特疗效的处方。 
 

方剂气味配伍理论是中医与中药之间联系的桥梁,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理论依据,气味配伍理论和中医其他理论一样是一种宏观的唯物辨证法,在中药尚未出现现代的药物有效成份和药理的情况下,气味理论还是行之有效而简单的方剂组方理论,中药组方后产生的实际疗效,不是各味中药的文字记载的功效相加的总和,而是组方后煎出药汁实际气味份量产生的效果。气味配伍理论历代医家都在探讨和发展,这是中医药理论的精华,是药方能否发挥治疗目的提供确切保证的关键所在。方剂组方理论有多种,而气味组方理论是组方理论的核心,执法以制方、方证对应、君臣佐使配伍等组方原则,最终都要符合气味配伍理论的原则,气味配伍规律是制方的根本规律。气味配伍理论的现代科学原理值得深入研究。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长江健康计划#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药...
性味理论在组方配伍中的意义
中药方剂组方规律
仲景用药组方之规律原则探讨
汤液经法图系列(12):温清并用、宣降相合的麻杏石甘汤
运用“汤液经法图”识方解方的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