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意、象、构、言

曲阜孔儒风李志辉

关于中国哲学解释之

道、意、象、构、言

作者:林安梧

第一层:“言”(语句的记忆);

     关于解释的层级,这些年来我用了“道”、“意”、“象”、“构”、“言”这五个层级来说。“言”就是“句子”,就是英文的sentence。“言”这个字是什么?“解释”时,你光是记得那个语句还不够。由这个语句和那个语句间,构成了一个逻辑结构,有一个construction(结构、构造)或一个structure(结构),它有这样一个东西,有一个构造,所以我们去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不能够只是去记得他讲了什么。对语句,你所采用的,往往是你的记忆的活动,但是你不能停留在记忆的活动,你必须往上提,必须是一个结构性的把握。

第二层:“构”(结构的把握)

    什么叫结构性的把握?比如认识一个人。我问你:“这个人你怎么认识他呢?”你说:“我已经认识他了”。那就是说,我对他已经有一种“结构性的把握”;而不是他跟我讲了哪几句话,我把他的话一一记下来。把他说的话一一记下,这不能对他有一个结构性的把握,因为材料永远无穷无尽的嘛。

      譬如说读《孟子》书,你说这《孟子》我已经读完五遍了,我最了解孟子了,这话是不通的。你读五十遍了,不通的还是不通。以前有一个人说:“我是最了解中国历史的,这个《二十五史》,我读过三遍了,一个字一个字读过了。”我心里想着:“有一种人,读了十遍还是不了解的。”因为它这个地方牵涉到了:你是就这“语句上的记忆”呢?还是进入到“结构性的把握”了?结构性的把握就是,你能够推出你没读到的语句,从结构上来推出。

第三层:“象”(想象的发挥);

    但是结构的推出,那还不如一个更高层次的——那就是一种“图象性”的体会,或者一种“图象性”的想象(imagination)。理解这个世界一定要用到想象,想象能力很差的人,是很难理解这个世界。你要自己设身处地想象一下,你到那个境地,你会是怎么样?例如:听说李白捞月而死,这是很美的一个景象。如何捞月?为什么要捞月?你们在这里想一想图象。

    人们认知一个事物,能够用一个结构性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之前。你怎么样能突破记忆的个别性的把握,进到一个总体的结构性的了解。记忆原来是一种堆积,你如何突破记忆的堆积,到一种结构性的把握,进到一种想象的交会,一种生命的交会。进到“想象”这一层,非常重要。人类如果没有想象力,就难以构成图象,那么理解很多东西就会很有限,你没有办法理解比较高的东西,再更高一层进入到所谓的心灵的指向(intention)[10]。这心灵的指向,就是他要透过体会,归到一个指向,一个意向上来。

    譬如说有人找你去做一个演讲,你如果是画一个图,一个结构性的图,再透过幻灯片,投影机投映出来那就清楚了。我在脑子里想一个图象,经由那个图象,一个一个把它说出来。或者说我藉助于一些图象,把它说出来,这是一个意象,而它里面有一个更深层的intention。这图象的阶段,你的创造力比“语句、结构”这个阶段还强。语句的记忆,就像小学生演讲的时候,背讲稿。我记得我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那时候参加演讲比赛,老师要我演讲的时候,把手背在后面,背稿子演讲。这种演讲就是一种语句的记忆。如果演讲落到“语句”这个层次呢,非常的辛苦。你要是忘了台词,怎么办?

第四层:“意”(心灵的指向)

   你要有结构;再往上一层有图象;再更高一层,上台要讲什么,不知道,只知道有一个方向,依照这个方向讲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东西。演讲可以这样讲,由“意向”而“图象”而“结构”,讲一个完整的结构。至于更高一层(无言之境),就是道(Tao)。证悟无言之境,“道”就是一个证悟,就是体证,完全浑合为一。我们读书,一步一步的上升到道,你上升到“道”的时候,那当然很高超。但是我们很难进到见“道”的层次。

第五层:“道”

    陆象山批评朱子说:“朱夫子泰山乔岳”意思就是称赞朱熹人格很高尚,学问很渊博。“惜不见道,所以枉自耽搁”,这句话是可惜朱夫子他没有“见道”。依照陆象山所体会的朱熹,朱熹大概到“图象”这一层。(我想应该也有到“意向”这一层)但未达到“道”这个层次。陆象山是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到达“道”的层次,所以他提“六经皆我注脚”,就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层次是由下(语句、结构)往上(意象、道)。“六经注我”当然是由上(道、意向)往下(图象、结构、语句)的层次。这个“我”已经不是一般经验性的我,而是达到一个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一个“道”(道体),这时候“道”和“六经”自然合而为一,六经皆是道之显现也。所以“六经注我”这个注,是做为道的“注脚”。“我注六经”,就这个道“贯注”到六经里面。这两个,意思不太一样。就以心学来讲的话,“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就到这个“道”的层次,就是我们讲的“见道”。

     到底陆象山有没有见道,就理上讲是有。但是实际的修为和实践上是否到达“道”,就不知道了。不一定有,但是在学理上,他们的东西是一定要到达“道、意向”这两个层次的。到达“道、意向”这两个层次的,这学问就从肺腑中流出,不假安排。还要有所安排,就代表学问还在语句、结构的这个层次。

     听说,有一个人在演讲,你把他的讲纲撤走,把他的投影片通通拿走,他演讲就别讲了,他讲不下去了,因为他靠那些东西演讲,这很有意思。这个地方你们可以去想一想,像现在做学问常常只是资料的堆积。资料的堆积就是在“语句、结构”里寻方法,就只达到“语句、构造”这个层次。这几个层次仔细去想一想,看自己可以要求自己到达哪一个层次。

     “道”、“意向”、“图象”、“结构”、“语句”这就是所谓的“道”、“意”、“象”、“构”、“言”这五个层次。那么,你怎么样让自己能够往上提升呢?要能够穿过语句的遮蔽,进入结构性的把握;穿过结构的藩篱,进到一种图象的相遇;穿过图象本身的遮蔽(它也有另外的遮蔽),进到心灵意象的体会;再由这里回到道的契悟,一层一层的向上。

      王阳明刚开始跟娄谅(一斋)学习“格物致知”的时候,基本上停留在语句、结构的层次上。这娄谅(一斋)是,明代朱子学的大师之一。王阳明十八岁从南昌回浙江,经过广信,他的夫人是江西人,当结婚之后他们路过九江,王阳明就向娄谅请教如何格物致知。娄谅教他宋儒格物之学,并告诉他说,圣人可以学而至,阳明觉得很有道理,请教之后,于是王阳明开始去格竹子之理。王阳明有一个朋友格竹子之理,结果格了一两天就病倒了。阳明努力的坐在竹子前面,开始思索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也病倒了。那时候他讲的“格物”是错的,所以他就认为是不是自己没有圣贤之份,于是后来就不做这个事了。当然,阳明学问后来又有好几个转折,我们今天不是要讲阳明学。只是要讲后来他做了一个很大的翻转,就是到了贵州龙场驿,他悟道了。他悟道了,就使得他对于“格物”这两个字,做了一个很大的翻转的理解。

      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这格物释成正物,“格者,正也”。然后把物解成事,格物变成好好的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格物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上,你要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呢?就是把你的良知推扩到任何一件事物上,彻底的把它做好。这样的话,知行不就合一了吗?这里说的这个“物”就是“事”,这个“事”是“意之所在”,“意之所在”即是“物”,所以“格物”就是“诚意”的功夫啊,这就连在一块了。意是“心之所发”为意,这“诚意”就是“正心”啊,所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心意知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通而为一,心意知物,这就通起来了。阳明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连在一块儿讲,这是他所谓的心学。心学就是这整个彻底通贯起来(物=知=意=心)。这个跟朱子学整个理解不同,朱子理解格物致知是另外一套理解方式。


学问之道:

需先穿透语言、文字的遮蔽,

上通于道再由道而开显

      如上所述,我们发现原来对语句的解释,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到最后牵涉到对“道的理解”,“道的体悟”。所以不可能有一种人文学的解释,叫惟一的、客观的。除非说这个解释是非常外在性的,那就一定不会错。因为他不是内在义理的阐发,是外在的一种共同约定,大家看的很清楚。譬如说林安梧是谁?“林安梧”就是一个姓“林”,名字叫“安梧”的人。那就对了,这个话不会再有第二个解释,这个话不会有质疑。但如果是属于内在的诠释,那就会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人文学的有趣就在这里,他没有标准答案。解释只有范围,没有定点。你要记得它只有范围,没有定点,你越出他的范围是不行,是错的,只有范围,没有定点。解释像变形虫一样。他可以扭来扭去的,但是他不可能乱扭,乱扭到毫无章法。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个话本身有问题。那里老早就有人类了,比哥伦布不知道要早几千年,几万年啊!哥伦布是发现了白种人不了解的新大陆,他们是世居于那里而理解那里啊,是不是?发现了新大陆,那我们“中国的哲学”、“中国的义理”、“中国的思想”需要新发现吗?这也要想一想。

有很多人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喔,发现了孟子有海德格尔有康德的思想,胡扯!孟子他里面老早就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内在的理解他,不是我通过西方的思想来理解啊,这是完全错误的一种想法啊!到最后就是我们像矿物一样,要被开矿。我们是死的,他来开矿,在以前不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开我们文化的矿。什么运用西方的新方法,才能够了解中国的旧学问,这思考我是百分之百不能接受,哪有那回事儿?

鲁实先先生有读过西方的新方法吗,鲁实先先生做的学问不是学问啊,他做的学问比现在很多新方法的人做的学问还要伟大。所以,我的想法绝对不是,用西方的新方法去开中国的矿,不是这个想法。它其实是一种互动,一种交谈,它是多元的,它有各种可能。方法也没有一定嘛,这以前我们最先讲方法的时候,“法无定法,道有其道”。所以怎么样的一步一步上升于道呢?

做学问不能够繁琐,我从来就不赞成“上穷碧落下黄泉”,要找尽所有的资料才能作学问,如果那样的话,你学问就不要做了,因为你找不完。你是感冒的病症,一看就知道,马上就下药了。还要把所有你的身体都检查完了,检查完了,再来治病,那你就死了,是不是?所以现在做学问不是有人做的非常的繁琐吗?作《孟子》研究,你把《孟子》读熟嘛!你了解吗?你不要把一大堆说三道四的,有关于孟子的,通通都收齐了,要是你《孟子》的原文反而没读,那你做这个研究有意义吗?我觉得没意义。现在常常是舍本逐末,所以文本的阅读很重要。

譬如说有关朱子的格物致知,那最重要的一段文献在哪里?就是《四书章句集注》里头,那《大学章句》有一个〈格物补传〉,这是朱熹为《大学》所补的一个解释,就是关于格物的解释,因为朱熹把《大学》分成经一章、传十章,那有关格物他发现这怎么没解释,(其实不是没解释,而是经过他那一分析以后变成没解释),所以朱子的《大学》的版本,跟王阳明的《大学》的版本就不同,朱子《大学》的版本就做那个分别,做经一章、传十章的这样的分析,跟阳明用《大学》古本不同。所以你可以发现到,原来解释有这么大的一个学问。

你站在不同的立足点,你所看的就不一样,我现在站在这里,我如果画一幅图,或照一个像,跟我站在另一边照,这虽不同,它还是相通的,也就是这一群人,虽“异”而实“通”。解释的多元,是讲到他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他之所以可能,这就叫做“通”,殊途而同归,这个部分在我们华人的文化传统里面其实是非常好的,我们是强调存异求同,尊重多元。我们这个族群文化尊重多元的态度远过于其他族群,这很独特的。

虽然我们被误认为是非常单元的思考,那为什么呢?因为民国初年以来,很多思考是很单元化的。你戴着黑色的墨镜看这个世界,举世皆墨。中国人戴着黑色的墨镜去看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真的是漆黑一团;戴着吃人的墨镜,所以看到都是吃人。那为什么他戴着吃人的墨镜呢?因为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所累积下来的趋向非常的强,所以使得你这样看那个问题。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发现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intention,你这个心灵意义的指向,会决定你对图象的选择,会决定你对结构的把握,决定你对整个语句记忆本身,你怎么样展开整个解释系统,这个非常重要,这是一个诠释的意象,我往那边诠释,往这边诠释,完全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今年结构性“磨刀”很少,不是找不到结构,...
治学的三个层次
国学经典:《近思录》宋·朱熹——卷十四·圣贤(原文及译文)
【连载】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感悟(三)
品德和学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