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一定要读《战争与和平》

柳苏《你一定要读董桥》颇有必要,在商业气息浓郁的香港,竟有如此文绉绉的文和人,确有关注和推荐的必要(这里的“一定”并无强迫之意,因为正如评论家亮轩所说:一部书再好也无法说是非读不可,一部好书真正的影响是让读过的人感觉到:“如果此生没有读过这部书,该是多么大的遗憾!”)。冯唐《你一定要少读董桥》则是抬杠,毫无必要。若是喜欢一个作家,你劝他要少读,有用吗?那么,我这篇《你一定要读〈战争与和平〉》,有必要吗?本来是没必要的。这样的巨人,这样的巨著,怎么会需要我来做广告?托尔斯泰,连直呼其名都觉得是冒犯,他的读者往往称他“伯爵”或“托翁”。他和莎士比亚对着干,根本不把诺贝尔文学奖放在眼里,海明威也视他为大象级别的选手,不敢与之较力。更关键的是,在他生活的年代,识字阶层往往都酷爱阅读,他的作品自然洛阳纸贵。但是现在形势起变化了。多年前美国有位学者就这样反思:我已经不再是个读者了;或者这么说吧,我已经成了一个只读新闻、时事书籍以及各种各样的杂文的读者。现在的情况更糟,我们连阅读这门“技艺”都忘了,拿起一本纸质书死活就是看不下去,只有看微信才觉得顺眼。在这样一个时刻,我挺身而出,也许是有必要的吧?

《战争与和平》甜美而有用。先说甜美。虽然托尔斯泰视莎士比亚为死敌,但《战争与和平》却是“莎士比亚化”而非“席勒化”。他“下笔好”(舒国治称赞金庸“下笔好”,但金庸比起托尔斯泰,还是有距离),既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无论写战争与和平,贵族与农奴,皇帝与权臣,都无往而不利,都很生动很逼真。比如说,我当然没见过皇帝和他的核心幕僚,但是看到书中所描写的场景和对话,我觉得很真实,觉得他们当时的生活一定是这样的。书中也有不少政论以及托尔斯泰对战争的见解,有些我觉得深刻,有些觉得乏味,但略过这些乏味的部分,一点也不影响阅读。全程的阅读体验很愉快,2000多页的阅读时间比预计的短很多。

我们最关心的是有用。托翁没让读者失望。如果你是做“文创”生意的,可以将《战争与和平》大卸八块予以零售,就像是买了一整头猪,然后按部位分割出售。书中有很多精彩故事,无论是安德列的故事,还是彼尔的故事,都可以单独改编,保证叫座。对于我而言,最有用的是思想上的启迪。有人说读完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如同经历新生,我的感受没有这么强烈,我只是觉得读完《战争与和平》之后确有改变。这种改变,一时难言。最表层的似乎是,更不愿玩手机了。无论是安德列还是彼尔,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而玩手机,显然是在逃避问题,只会越玩越穷。

我当然知道,读完《战争与和平》,你们就再也看不上我写的这些小东西了。即使如此,我仍是愿做此书的广告员,不收一点提成。

小编注:此文刊发于2019年1月31日《检察日报》声若蚊蝇专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分钟读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历史是人类最好的教科书
读完托尔斯泰排名第1的《战争与和平》:你就读懂了什么是人生
托尔斯泰信条:爱她,就别和她结婚
一生必读的十本书[图]
编完这篇文,我打算去把辣么长的《战争与和平》好好读完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