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本研修成果展示】“与寓⾔相遇”——三年级下册寓⾔单元教学推进分享

 寓言与“小书”相遇


——季佳维 刘佳慧 张娇娇 李彤

“快乐读书吧”是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到更广阔的寓言世界的引路人。但其实,教师本意也并不是只为了做⼀条“引线”,而是想让学生“读下去、读进去、读明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千丝万缕的想法萦绕交织。

“计划清单”难成抓手

起初,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激发他们阅读寓言的兴趣,我们想利用“阅读语言计划清单”来督促、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但实行了⼀段时间,发现学生的阅读态度、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完成阅读任务,应付了事,并且发自内心的不快乐。阅读是这么充满魅力的事,但是我们的方式如果只给学生徒增负担,怎么办?直到“小书”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可实践的曙光。

“小书”崭头角

“小书”是⼀个契机,更是⼀个平台。学生用 A4 纸经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折成这样便于翻阅和易于保存的样式。“小书”是学生读寓言、讲寓言、创作寓言的⼀个美好开始。

学生创作“小书”作品整理


01
制作“小书”

学生制作小书时,兴趣颇浓。面对每个成果,他们对自身的赞许、肯定,那种体验是无以复加的。这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起摸索着过来的。



尝试阶段

学生统⼀围绕《守株待兔》制作第⼀个“小书”。

但白色的 A4 纸更能凸显学生的书写不整、内容匮乏、背景图案不具观赏性等等问题,最主要还是我解释得不够清楚、教习不够细腻。所以即刻改正了方式方法。



改进阶段

  • 使用彩纸:

增强了“小书”的观赏性,学生每次制作的“小书”色调都不同,给⼈以色彩美的视觉享受。

  • 借助《叶公好龙》这篇寓言,和学生⼀起探讨两个问题:

  “小书”中到底可以记录哪些内容?

   怎样让“小书”内容丰富、环节既有秩序、又能将深度逐渐加深?

学生集思广益,有的说记录故事时内容既可以直接抄写寓言故事,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自己概说;有的说⼀定要把体会到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记录下来;有的提议寓言故事形式多样,比如诗歌中有很多好词佳句,可以摘录在“小书”中;有的学生深度更广,觉得要把生活中的事例也记录在书上,才能体现寓言就在我们身边,⼀直在警醒着我们;更细致的学生还觉得“小书”的故事⼀定要有出处,这样才符合“书”的形式 。

交流结束后,我们开始落实交流中精华的好点子,记录我们的成果。虽然这本“⼩书”内容、形式有所雷同,但它确实是⼀个正确的开始。



师⽣交流⽅法后呈现的作品—《叶公好⻰》



实践阶段

各班级积极利用 “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推荐书目,每位学生从中选取兴趣浓、感受深的寓言故事,作为每次制作“小书”的素材。 学生们“小书”开始变得不⼀样了,涵盖古今、涉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的“愚公移山”,更有不少小书来自《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伊索寓言》等等。读寓言故事与制作“小书”二环节不可分割,学生既能投入到书海里,又能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生们真的非常有兴趣。这实在是⼀个美好的开始。

阅读中外寓⾔,学⽣积极创作


02
创作“小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寓言计划清单”的实践效果不够显著,但⼀本本“小书”的制作成果能直观地反映学生的阅读量,体现了自主阅读、兴趣阅读。

成效:

目前,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丰硕的阅读成果。3 月中旬以来,仅⼀个班的学生,就创作了约400 本寓言“小书”。在这近 400本“小书”中,包括借助《中国古代寓言》的⼩书创作247本、借助《克雷洛夫语言》的小书创作50本、借助《伊索寓言》的⼩书创作63本、借助《拉封丹》的小书创作40本。学生真正读下去了。

03
借助“小书”—重落实
我们引导学生创作“小书”,并不是为了统计数量,只是借助这一媒介发现一条新路径,并且觉得可以继续走下去。在探索阶段,我们不断衍生着新的想法。比如:“将小书说出来”。
所以我们就开始了读书分享与交流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将自己得意的作品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


“阅读”是过程,“思辨”意识是能⼒

 在传统的寓言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总是被教师控制在“预设之内”,没有任何偏差。刚才通过这段简短的小视频,我们能发现,学生在交流时除了分享故事内容,还将重点放在故事传递的道理上。这需要学生自行思考、归纳、总结, 揭示寓意。所以学生在学习寓言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系列过程都需要学生深入阅读、深度思考。

在交流会上还有倾听者与分享者的对话,在面对质疑时,能整理思绪,从容作答,也是⼀种“思辨”能力的体现。交流会上,⼀位同学读了《伊索寓言》中的《驮盐的驴》,和同学们展开了交流。他还为自己设计了⼀个通过课题猜内容的环节。整个交流生生互动,交流氛围很好。

⽣⽣互动,分享交流



理解阅读寓⾔的意义

“意义”总像是⼀种定义,我觉得在用“小书”这种形式记录这段寓言阅读旅程时,意义应该是学生赋予的。
四月份以来,我们年级已经由从推荐书目中选择寓言创作“小书”,转变为自己创编、改写、续写寓言做“小书”了。同学们接连创作了《仙女与孩子》、《野花》、《玫瑰花与野花》等佳作。学生怎样能够饱含兴趣与激情创作自己心中的寓言?是因为寓言就是生活、思想的产物。
“教材全是单篇短章”,只读课本上的文字,“老是局促在小规模的氛围之中,魄力也就不大了”。读整本书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难以把握。没有足够的阅读空间,也就没有自己学习尝试的机会。学生没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不可能自己学会阅读。
叶老是这样说的,“单凭⼀本教材,是说不上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读整本的书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斑,都尝到⼀点味道”,“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望而却步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席话对我们仍有着警示作用,注重整本书阅读,拓宽学生阅读空间,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净化学生的思想境界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帮扶作用。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享受知识的盛宴:学习语文新课标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体会
怎样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适合小学生读的好书(含下载)
《守株待兔》说课稿
适合小学生读的课外书有哪些?
课堂诊断|黄华伟:改进教学方式:少一点言语牵引,多一些任务驱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