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实录——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孙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物板块单元整体教学)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编排了古诗、回忆散文、演讲稿、小说等体裁的四篇课文,抒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将已学习过的语文要素进行综合运用:关注外貌、神态和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理论支撑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要求阅读方面: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能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综合性学习方面: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远,为此我们借助项目“走进历史走进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个驱动问题:自主学习中我的收获与困惑、穿越历史的访谈、我的心愿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其中第二板块“穿越历史的访谈”意在感受民族精神,初识共产党员,因此本单元的人物就成为我们走进历史走进党的依托。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和《金色的鱼钩》都在引导学生从人物描中写体会人物品质,我们在第一板块交流学习掌握整单元的生字新词后,将这两课进行了课时的打破和重组,设计了人物板块的一二课时。



3
学情分析

在对学情调研中了解到学生能借助预习单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第10课三首古诗的诗文大意,品悟诗人为国建功立业、宁死不屈和坚定顽强的精神;能抓住时间顺序划分逻辑段整体感知《十六年前的回忆》围绕李大钊写了其被捕前、被捕时、审讯时和被害后的四件事;能整体感知《金色的鱼钩》围绕老班长讲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他用鱼钩钓鱼,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不惜牺牲的故事,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但学生也存在问题:

1.历史背景远离学生生活的困惑,如:李大钊为什么会被绞刑?李大钊为什么烧书和文件?为什么要避免党组织被破坏?为什么不多给老班长和三位小战士留下些青稞面和多留下人照顾他们?

2.为人民为家国的理想信念尚未建立的困惑,如:为什么李大钊不撤离?为什么李大钊面对死亡还那么镇定?为什么要为了人民利益而死?为什么每个为人民服务的人死了都要开追悼会?为什么老班长宁肯自己死也要让别人活?为什么要说鱼钩是金色的? 


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3.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和老班长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民族精神。

4.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



5
教学重难点

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和老班长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民族精神。


6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结合多种资料,帮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理解革命者的品格和志向。

2.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丰富学生的理解和表达。



7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聚焦质疑

过渡:上节课我们开启了本单元学习的第二个板块,一起读课文初识英雄人物

整理同学们的课堂质疑时老师发现问题都集中在

PPT:  为什么面对死亡能如此从容?

       李大钊你想对女儿说什么呢?

小结:提问分为两种,一类是为兴趣提问,一类是为加深课文理解提问。感谢同学们,你们的提问已经从单元起始课时多为兴趣而问,发展到现在有了更多有深度的问题。

二、走入人物内心,追溯人物行为背后的理想与信念

过渡:上节课咱们初读课文,跟着作者也就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那一幕幕往事,这节课咱们就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走进课文走进人物内心,去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吧。李大钊先生在生死为难之际为何如此从容镇定,他有着怎样光辉的品格呢?

(一)围绕学生的问题深入阅读

1.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李大钊的外貌、神态和言行。体会他的品格,批注关键语句。借助资料进行补充说明。

2.小组合作学习提示:(5分钟)

(1)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组内讨论,达成共识。(不得超过四个)

(2)结合手中的资料,对书中内容做补充说明。

(3)组长填写学习卡,并贴到黑板上。

(二)学生九宫格展示小组交流成果,生生互动探究

1. 展示成果:学生把本组的交流成果都进行展示。

2. 明确任务,生生互评

活动一:品读文字,解答疑惑

预设关键信息:

  • 人物品格:忠于革命、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不惧生死、舍己为人、迎难而上、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 历史背景:认真工作、迎难而上、工作努力

  • 信念:爱党、爱国、爱人民

分类讨论:

1.关注高频词语: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不惧生死、沉着冷静(外在表现)

预设:回文

句子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追问:为什么这么重要。(背景资料,学生引导大家一起看资料)

句子2.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句子3.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小结:这些理解都很好,但这些都是我们透过文字对李大钊表现的评价。为什么能做到临危不惧?结合你们的资料说一说

预设:地位(创始人)、求学经历、就义前的话(胸怀理想)

提供教师资料:给3分钟读资料

  • 社会背景

  • 为荣誉、遭受酷刑

  • 就义前

2.再看同学们的批注发现关键信息:爱党、爱国、忠于革命(板书)

过渡:现在我们读懂了李大钊临危不惧表现的那份信念,再次回顾课文,哪一部分最能表现呢?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一位革命志士的坚定信念。

预设:

(1)不走

(2)20-23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再现那感人的画面

过渡:在中国共产党刚刚建立之时,李大钊曾这样说。

(3)视频资料:《觉醒年代》视频资料

你看到李大钊先生坚定的神情了吗?你感受到他的那股力量了吗?你体会到那份对革命事业的信心了吗?

(4)再读23自然段

师引读:难怪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

李星华看到这样一位父亲,生读: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3.关注不准确的词语:工作努力、舍己为人、坚忍不拔

(1)学生发现,哪些词语你们不认同,说出你的理由。

活动二:归类鉴赏,升华品格

1.现在你能解答课前的疑问了吗?

李大钊先生在生死危难之际为何如此从容镇定?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这一切都源于李大钊同志对国家、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这些行为就是爱国、爱人民的具体表现。

(三)情境朗读,加深理解

过渡:同学们,学到这里,我想李大钊的高尚品格深深的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回顾一下当时的一幕幕:

1.导读:一九二七年的北京,军阀制造了一系列惨案,母亲几次劝父亲离开北京,

(生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2.导读:可怕的一天终于来了,只听见了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声。我怕极了,父亲镇定地说:

(生读:“没有什么,不要怕。” ……向外走去。)

3.导读:我和父亲被匪徒团团围住,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

(生读: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没有道理可讲的。)

4.导读:之后的日子,我再也没有见到父亲,直到在法庭上。

(生读:父亲仍旧……平静而慈祥的脸。)

5.导读:在法庭上,面对妻女的哭喊,他的神情是那么安定、沉着,因为:

(生读:他的心被一种……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四)归纳方法,明确学法

你们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心间,对先烈的敬意油然而生。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读着读着就体会出了李大钊的崇高品格呢?

预设:借助了人物的外貌、言行、神态的细节描写,同时还结合了人物的背景资料。(板书:细节、资料)

过渡:原来人物的品格就藏在字里行间,藏在细节之中,为了更好的体会人物品格,我们有的时候还会借助资料。

像李大钊这样的革命先烈还有很多,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一篇,文后阅读链接《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三、颂扬英雄,拓展延伸

1. 阅读链接,颂扬精神

共学提示:(3分钟)

(1)小组共同阅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体会董存瑞的品格。

(2)如果有需要可以与其他小组交流探究。

全班交流。预设:视死如归、舍身就义、舍己为国……

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抓住了描写董存瑞的语句,结合资料,感受到了董存瑞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品格。

这些千千万万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烈士、志士和勇士都将被我们铭记,他们的牺牲都是比泰山还要重。毛泽东主席曾对此发表过演讲,其中又将为我们揭示怎样的历史怎样的红色精神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为人民服务》。

四、拓展活动

你有什么话想对英雄说吗?你还了解到哪些先烈的革命事迹也可以跟同学们分享。


8
板书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如何利用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年级语文教案
找到那一把智慧的“钥匙”
初中语文(七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反思(共二篇)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