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示老子《道德经》之三大心法



 
第一:觉照法
 
明代有一位叫洪应明的得道高人,自号还初道人,“还初”二字可以表明他的修道志向,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还初,就是讲要逆着修,直至返还于道之本原,明心见性,照见本来真实面目,最后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洪应明把自己的修行感悟,辑录成一本小册子,这个小册子的名字叫《菜根谭》,想必很多人都有读过,在书中他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这两句话也可以说是他证道后的感悟,他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与舒。”
 
“宠辱不惊”恐怕一般人很难做到,今天国家主席突然要亲自接见你,明天别人突然给你扣上一个耻辱的大帽子,或者今天突然飞来横祸,家破人亡,明天突然重了一千万彩票,或者突然重病袭来等等,我们还能做到让自己的心“不惊”吗?没有十足的定力,恐怕很难,大多数人是“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所以,要想修道,证悟绝学,定力功夫很重要。
 
唯有定力十足时,才能真正做到花开不喜,花落不悲,得到不喜,失去不悲,成功不喜,失败不悲,不论是非成败,一切顺其自然,坦然面对。
 
定力不足时,怎么办呢?老子为我们指示了一个方法,我们姑且称之为觉照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定力不足者修炼。怎么修炼呢?既然没有十足定力,既然做不到“宠辱不惊”,既然不能彻底看淡得失,不如随时保持一颗“若惊”的心,只是这颗“若惊”的心不是因得到名利、荣誉、尊严、宠爱而沾沾自喜,也不是因失去这些而自悲、消沉。而是告诉我们在宠辱、得失面前,要时刻保持警惕,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要因为宠辱、得失而使心性迷失方向,陷入歧途,让心时刻在道上,与天道保持同步。
 
如何对待宠辱呢?老子也指示给我们一个方法,他说:“宠为下”,当我们受宠、被人宠爱时,就说明自己还是处在卑下的地位,所以,就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谦卑、谦下的心,否则一受到宠幸,就翘尾巴,就自高自大、傲慢不可一世的话,很快就会大祸临头。

 
 
第二:慧观法
 
很多时候,我们总害怕失去一些东西,比如,怕失去金钱、怕失去名誉、怕失去权利、怕失去爱情,怕失去对孩子的掌控,甚至怕失去生命等等,我们为什么会存在“怕失去”感呢?
 
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我们存有一颗“有执”的妄心。我们对人、对财物的占有欲、掌控欲太强了,我们太过执着于自己所占据、所拥有的东西,我们太过于执着自己的尊严、面子,以至于“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在金钱、物质、名誉、尊严、宠辱面前,常常患得患失,没有十足的定力,常常在得与失之间犹豫、彷徨。
 
那么,如何面对得失,让自己彻底告别“怕失去”的心理问题呢?老子也为我们指出一个终极究竟让心解脱的秘诀,这里我们姑且称之为慧观法,慧观法秘诀只有两个字,就是“无执”,老子说:“无执,故无失!”这句话启示我们,我们的占据心和控制欲越强,失去的反而会越多,甚至一切都可能会失去,最后什么都控制不了。
  
而当我们存有一颗无执之心,当我们不执着于想要占据、拥有的一切时,我们需要的一切,包括资源、金钱、地位、荣誉等,反而会自然向我们涌来,而原本属于我们的一切,也都不会失去。这种慧观法,绝对可以称得上绝学,称得上无上慎深微妙法。
 
要想实践这门绝学,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基本功的练习。具体来说,就是要时刻把“无执,故无失”这五个字供奉在心头,书之于案头,就如持咒一般,时时默念,久久诵习,将其深深嵌入我们的大脑,如此,当境界现前时,才能随时调取出来,让心保持如如不动,不陷入患得患失的境界之中。
 
当然,由于信念不牢、定力不足等原因,一次两次,我们可能无法彻底做到不动心,但是经历过千百次的锤炼,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证道,真正体会到洪应明所言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与舒”那种证道后的大自在的境界。

 
 
第三:“永远立身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大法
 
《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很少有人的初衷是不好的,但是,大部分人的人生或事业却很难善终,很多是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原因何在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做事过程中,忘记了我们的初衷了。
 
古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我们人生事业途中遇到挫折或面临抉择时,如能常常把我们的初衷、初心、初念提起来,相信一定能战胜困难,攻克时艰,最后善始善终,获得圆满人生!
 
同样,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早已向我们揭示了让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能提起迈出人生事业第一步前的那个最初始的善念,以此来谨慎对待当下每个所发生的结果的话,我们人生事业最后一定不会失败!
 
但是,这么简单的秘诀,我们却很难做到,原因是什么呢?《大学》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们的初衷、初心、初念就是我们的根本,根本不牢,地动山摇!我们之所以会失败,从内在说,无外乎三个原因:
 
一是,我们欲望太多,甚至把欲望当成了理想,以至于在抉择面前丧失了理性,忘本了。
 
二是,信念基础薄弱,抉择面前定力不足,根本动摇了。
 
三是,我们所谓的初衷、初心或初念,本身就不是善的,就像种庄稼一样,一开始丢在土里的就是一粒坏种子,偏离了善的轨道,所以最后自然也就难结善果,失败是必然的。
 
所以,如果你是个算命先生,要看一个人最后能不能成事儿,只要把握住以上几点就好了,保你一看一个准儿。
 
当然,如果我们想预测一下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也不需算命。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爷早已给我们算定了,我们只需要牢记老子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八字真言,困难面前,牢记初衷。要坚信:有心人,天不负!做一个不忘初心的有心人,不为困难找借口,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努力寻找方法突破,剩下的,就交给老天吧,相信老天一定不会辜负我们,一定会赐予我们一个圆满的结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老子绝学“心法十诀”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道德经》老子开悟的心法
曾国藩留给后世的处世秘籍,40岁以后一定要逼自己读懂!
连载 I《兴南子站桩歌玄华注》之二
道德经与瑜伽心法 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