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59王雪:疫情下大学生的“周末焦虑”及纾解

      由于新冠疫情肆虐,部分疫区高校实行封控与线上教学,限制于校内的部分大学生已经不再对周一产生焦虑心理,反而在没有课程教学任务的周末之前,由于不知道如何去合理规划周末,防止陷入内卷和躺平的漩涡,“周末焦虑”心理逐渐占据了部分大学生的情绪,导致了一些自我消极、自我贬低等极端心理与行为的出现。因此,如何在当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成为了需要关注的话题。

      疫情下大学生的“周末焦虑”心理,具体表征有无效时间管理、惰性心理、前途焦虑、心理失衡等,其根本原因在于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存在冲突。立足于心理学视角,可以从延迟满足、顺应惰性、立足当下、心理调节等方面入手来纾解焦虑。

时间虚度:

无规划而空虚愧疚需要长期目标和延迟满足

      “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明天要不要出门”......很多大学生由于疫情出不了校门,丧失了很多规划周末的动力,因此往往会感到浑浑噩噩,产生空虚感。这些都是没有足够时间管理能力的表现。他们的时间管理只是制定周末计划,有的是根本没有计划,有的会规划但是过于细致导致什么都无法完成,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愧疚与空虚感。

      针对“时间虚度”的心理问题,做好周末的时间管理后,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延迟满足”,在完成一项任务后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这里的“奖励”就是一种“强化物”。坚持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奖励的坚持是枯燥的。通过延迟性的满足,强化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习惯,缓解焦虑。

惰性泛滥:

周末拖延抵触需要顺应情绪且先疏导再出发

       周末其实是繁忙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休息的时间,所以选择周末放松是合理的。但是疫情的出现,加上无效的时间管理,很容易让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惰性,本该借用周末一些时间完成的任务会一拖再拖--周末时间还长,不如先打个游戏、刷会手机。这种惰性心理也会进一步造成拖延症的出现。

      针对“惰性泛滥”的心理问题,要明白人类拥有惰性的天性,一味地和惰性抗争或许只会适得其反,大学生就可以顺应并利用惰性,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硬性要求的“封校”周末,如果真的想要躺在床上,享受“封校”生活,那为何不去做呢?当然,前提是要自我暗示“玩就玩,学就学”,有顾虑的玩和不尽兴的学只会加深焦虑感。

担忧未来:

心态消沉自我贬低需要珍惜当下和筑梦当下

      周末焦虑还体现为前途焦虑,多出现在还没有对自己未来有规划的大学生身上。本想着周末抓紧每一刻学习,力争保研或高分上岸或成功就业,但是却又因为无效时间和惰性做不到自己立下的目标,就会加深对未来的迷茫,找不到方向,从而陷入深深的自我贬低、自我消极,并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担忧未来”的心理问题,要认识到未来总会到来,至少不是现在。如何去解决前途焦虑呢?根据蝴蝶效应,前途是否光明或许就决定于现在这个周末做的事。不要过度为未来担忧,立足当下,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才是大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心理失衡:

自我与本我、欲望与现实的冲突要努力纾解

      “周末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心理失衡。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认为焦虑是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而本文提到的特殊情况“周末焦虑”作为焦虑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根本上也是由于这种冲突的存在。

      针对“心理失衡”的焦虑问题,需要关注自我认知角度,认识到本能欲望与现实调节的冲突,反映了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之间存在的差异。适度的冲突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过度的冲突就会导致极度悲观的心理与行为出现。因此,大学生需要理性认识焦虑,正确看待差异,平衡好焦虑和现实的关系。

    总之,疫情下大学生普遍存在“周末焦虑”而需要纾解。首先是无规划和空虚愧疚而产生“时间虚度”焦虑,需要树立长期目标并追求延迟满足:其次是周末有拖延行为抵触心理而产生“惰性泛滥”焦虑,需要顺应情绪、做好疏导再出发;再次是因心态消沉自我贬低而产生“担忧未来”焦虑,需要珍惜当下并筑梦当下;最后是心理出现失衡,自我与本我、欲望与现实的冲突需要努力纾解。

     通俗地讲,疫情防控的现实无法左右,大学生就只能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去适应现实。内卷紧张的封校生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周末焦虑”,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缓解,将焦虑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是疫情下每一位大学生需要做到的事情,也是高校需要关注和引导的风气,更是社会需要反思和认真对待的话题。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期间师生常见心理问题梳理
你有疫情复工之前的焦灼吗?
来了疫情中焦虑、易躁、抑郁...权威心理健康指导
我觉得现在真好,这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 | 大学生焦虑和逃避心理
面对疫情,产生害怕等应激反应怎么办?来看看首都高校心理专家给大学生开出的“心理处方”!
疫情之下大学生如何做好心理疏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