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21刘志翔:公众对读研的态度因何产生分歧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人们总是特别关注诗书的学习。即便是几千年后的现在,这份对于学习的关注也依然存在,并且逐步演化成对于不同专业和科目的学习。然而学习的最终阶段是什么,当大学生毕业后是否需要继续读研,现在众说纷纭。

支持读研:

继续成长、求职优势、造福社会

     公众支持读研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因素,认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够锤炼心态、丰富能力、提升自我。  

      首先是继续成长。在研究生的学习中大学生可以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完善知识体系,在自身的专业领域能够达到本科无法接触到的水平。

      其次是求职优势。“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人的普遍信仰,在专业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研究生往往比本科生有更多的求职优势。

      最后是造福社会。在耕读文化的熏陶下,新一代的文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整个社会在不断的竞争,进步,革新。社会的进步需要也促进了尖端专业人才的产生,而尖端人才也反哺社会,呈良性的循环。因此,考研是大势所趋,考研人数年年增加也能证明这一观点。

反对读研:

投入太大、专业局限、经验宝贵

      人群中有着不同身份和不同代际的群众,公众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往往会有认知切割。

       首先是投入太大。比如说,贫困的家庭往往需要下一代及时工作,增加家庭收入以维持开支,而读研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对于这些家庭而言,继续深造的性价比太低,无法满足当前的急迫需要。

      其次是专业局限。有一部分人认为读研只是为了学位证书,而某些专业读了研也没有很大的求职优势,白白浪费了时间。这样的观点在人文社科领域更加普遍,这些通识知识用大学四年时间去学习已经足够了,再投入三年进行研究生学习,依然难以胜任学术研究工作,在求职市场上并没有优势。

      最后是经验宝贵。花三年读研或者在职场积累经验,都能给大学生带来成长,二者的成长价值很难说孰大孰小。在一些应用性很强的场景,三年的工作经验似乎更有价值。正如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老师或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读研或工作的背景下,我们都可以逐步累积知识。

      从逻辑上讲,不同的人群有着自己不同的思考量,做出的选择也不能一概而论。山区校长张桂梅痛斥自己的学生:“我用命供你走出农村,不是让你当全职太太的”,这曾在网上引起热议。每一双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水晶鞋,而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关于是否读研,大学生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可以是读研深造,也可以是积攒工作经验。不管是选择哪一个,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当进步到一定阶段时总会殊途共归,拥有一个很好的前景。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生求职应注意什么? 人才中国网
灵魂拷问|考研还是就业?怎么选?
个人评价优缺点范文
成才的三个条件:有梦想 能折腾和不要脸
就业信息服务网
00114-曹洪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