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27陈何芳,潘慧:实习硕士生读研中有何认知收获

      实习硕士生在读研过程中通常会有认知收获,也就是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在认知价值、认知方法、认知策略和认知智慧等方面都能取得较大的进步。

“认知收获”表现为专业领域的学习技艺提升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从形式上讲,涵盖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从过程上讲,“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思维,用主观来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从而完成认识的过程。可见,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研究生也需要在认知过程中锻炼认知能力。

      实习硕士生在读研过程中获得的“认知收获”,主要是指学习能力提高或者说认知技能得到提升。接受访谈的大部分被访者都表示读研以来,在认知拓展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受益匪浅。在访谈中,“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思考维度变得多样化”“研究设计与思路更加合理”等内容,被访谈对象提及的次数最多,也是硕士生教育取得的最显著成效。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硕士生课程相比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更加深入,在方法上更强调探究式学习,会更多地要求学生开展“输出”,就会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等。再比如在师门活动中,围绕开题报告、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等内容,也要开展群体研讨。处于不同年级、拥有不同本科知识背景的同门学子,在“学着做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吸收借鉴、共同成长,混龄教育的成效显著,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高。

“做出知识贡献”的学习目标确立了认知价值

      实习硕士生在读研过程中体验到认知的价值。硕士研究生经历过本科学习,需要树立不一样的目标,继承本科阶段的一些知识,接触一些全新的培养环节。具体而言,研究生首先需要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获得正式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然后需要开展文献调研和选题以便顺利开题,同时也要参与科研工作、训练学术交流能力;最后要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用最终结果证明自己对知识做出了贡献。这样的培养环节,要求硕士生不断改进学习和生活方式,以顺利完成各项学业和科研任务,在认知能力和科研水平方面不断加以精进。可见,研究生应对知识做出贡献,从而获得从事专门技术或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样的要求比本科阶段显著提高,不能仅仅消费知识,不能只是具备专业工作或未来学习的能力。所以,“对知识做出贡献”的学习目标,能够促使硕士生感悟到认知的价值和要求。

“追求整体知识”的课程学习建构了认知方法

       实习硕士生在读研过程中建构了认知的方法。“追求知识整体性”的课程学习对研究生的认知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学习,不仅仅是完成学分要求和通过考试,也不仅仅是为了片面地学习一些孤立的知识,而是要为未来的研究打基础。因此,课程选修中会强调各门课程组合成整体要具有系统性,鼓励个人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而灵活选择相关课程。如果学院所提供的课程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通过跨学院选课或者自学的方法来补充欠缺的课程知识。为了达到上述课程学习的整体性目标,研究生选课一般需要导师进行指导。导师会依据自身科研方向的要求,了解研究生个体的偏好,为研究生课程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在课程学习环节同样如此,也要追求知识的整体性。对于重点课程,学生需要一边学习一边关联相关的科研实践,努力将所学内容加以应用。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学习的内容也会不断拓展,学生需要收集更多文献,自行补充相关的内容,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对于那些与未来论文方向或科研任务相关的内容,还需要经常与导师保持交流,让学习变得更加系统和深入。所以,“追求知识整体性”的课程学习,能够促使硕士生探索认知的方法与策略,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研究。

“全面深入细致”的文献研读锻炼了认知技能

      实习硕士生在读研过程中锻炼了认知的技能。“全面深入而细致”的文献研读对研究生的认知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较而言,本科阶段的阅读是片面的、肤浅的、粗略的,往往是为了完成一门课程作业或者完成一项单一任务而去阅读。而研究生阶段的阅读贯穿始终,最初文献搜集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寻找选题,论文选题的浮现离不开大量的文献支持;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论文撰写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广泛的文献搜集与阅读,以此为写作与修改提供参考。即使在论文之外,文献阅读也是研究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和任务。比如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研读文献,撰写读书报告,参与课堂研讨。研究生阶段“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也要求学生广泛查阅资料,实现深度学习。研究生教育中“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师生教学相长”等理念,最终也会落实到文献研读中,需要学生对特定内容开展搜集、学习、消化、输出等活动,实现知识传承与生产的目标。可见,全面深入而细致的文献研读,促使硕士生探索认知技能,加强认知的实践锻炼,以期获得更好的认知成果。

“学业职业规划”的理性抉择提升了认知智慧

      实习硕士生在读研过程中提升了认知的智慧。"智慧”是认知的一种高级阶段,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是人们提升认知的常见阶梯。认知从知识走向智慧,特别强调行动导向和结果导向,希望知识能够直接推动人的决策和行为;希望知识不但加速过程,也导向一个可预期的结果。体现在硕士研究生的生活中,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的抉择,更是面临智慧的考验。

      直面抉择也是认知的重要任务。在经历了校内课程学习、与导师及师门的团队学习之后,很多硕士生会基于学习经历开展理性的反思。这种反思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规划,更清楚自己以后是应当走学术之路,还是应当选择就业。访谈中S1认为:“感觉研究生的学习是偏向某一方面的学习,它不像本科的通识教育,你可以学这个专业的很多东西。内容的偏狭会让我非常苦恼,也慢慢地失去了读研的初衷。我跟很多人进行了交流,还是决定出来工作。”很多研究生都会开展学业与职业规划,并结合自身短板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一般意义上,硕士生往往会首先考虑一下学术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觉得不够擅长或者不够热爱,就会寻找替代目标。此时,尝试各类实习就成为重要的选择,开启了硕士生在实践领域的探索。

      学业规划的智慧强调学术发展的“因材施教”。在硕士生求学期间,需要经历公共课学习、专业课学习,以及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和答辩等环节。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能从自身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术成果状况,来判断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而决定自己的学术生涯发展目标。

      职业规划的智慧强调职业发展的“扬长避短”。硕士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增长学识能力的同时,也是不断筛选和培养自身专长的过程。人生之路往往建立在专长之上,在学习工作中也需要树立“学有所长”“精于此道,以此为生”的理念,力争扬长避短。毕竟研究生阶段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取长补短”并不能形成优势积累,在未来的职场更需要职业胜任力。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大教授:让他们踏踏实实读点书
研一必读
从课题实验到论文写作:科研实用操作指南请收好!
研究生如何走出“迷茫”?
我甘愿成为导师眼里的差生]
研究生导师评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