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38常玉婷.小学数学课优质教学重视什么:见习所感

      在几天的见习听课中,我在指导老师G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感悟到她的一些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要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这样的教学理念体现出重思维、重探究、重纠错的特色。

重思维:加强互动以促进思维成长

      G老师的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她非常重视教具的使用,同学们分组进行操作性任务,自主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学生通过拼一拼、估一估、测一测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弄清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这样开发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老师也非常注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课堂上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比如请学生上台给大家讲题,讲完题后,老师会问同学们,“你觉得他讲得怎么样”“还有同学有补充吗”,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得大家都参与到课堂中,之后再请同学进行最终总结,这样一轮下来真正的让学生们在数学课上进行思维的碰撞,在表达与探讨中进步。

重探究:培养好奇心并讲清楚原理

      老师还强调教学要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老师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特地花了一节课来探究其公式形成原因。老师给我分享的一本数学杂志中讲了下面这个关于“负负得正”的故事,更让我明白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

      司汤达在其自传《亨利·勃吕拉传》中说自己从小喜欢数学,14岁那年,他问老师:“一个人该怎样把10000法郎的债与500法郎的债乘起来,得到5000000法郎的收入?”数学老师无法解释,只能搬出欧拉、拉格朗日认可的“负负得正”来回应。司汤达写道:"在我的少年时代,我认为在数学中不可能有虚伪……当我发现没有人能向我解释负负为何得正时,我无所适从了。”“比解释不了更糟的是,有人拿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的理由来对我讲解!”从此,司汤达学习数学的热情渐渐熄灭。袁隆平爷爷也曾回忆:“我最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因为在学习正负数的时候,我不懂为什么负负得正,老师说’你记住就行了’。学习几何时,对一个定理有疑义,老师还是一样的回答。我由此得出结论,数学不讲理,于是就不再理会,对数学兴趣不大,成绩不好。”我们常常默认的“负负得正”,在富有怀疑精神和好奇心的孩子眼里可能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而这一份学习的品质和情感值得我们去守护。

重纠错:以错误为资源反哺于教学

      老师还认为要把学生的错误也当成一种教育资源。在课堂练习时,一位同学把长方形面积误计算成它的周长,老师发现后并未批评,而是拿出来向同学们举例错误,并感激了那位犯错的同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发现在课堂上很容易讲明白的题目,到了学生动笔解答时错误率却很高,如此的“听听就懂,做做就错”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而G老师这种将学生的错误当成宝贵的资源,施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原因、寻方法,将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老师首先要读懂错误。我们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错误资源分为两种:即共性错误资源和个性错误资源。共性错误资源可通过全班集体交流讲解订正;个性错误资源则需要采取个别讲解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找到学生在概念性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促进学生的理解,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如果教师能正确对待错误资源,并通过学生作业、通过与学生访谈交流去读懂学生的错误,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有发展。

      老师还需要尊重错误。要知道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难免有悟性慢的学生跟不上教师引领的步伐,并且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造成学习时开小差的状况,产生错误。尊重错误,正确对待学生错误是老师应做的,要让同学们知道错误并不可怕,有了错误的出现,可以让大家明白产生错误的原因,掌握了改正错误的方法,此后就可以减少犯同样的错误。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本真的数学课堂 陶晓丹
我是如何在课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
初中数学到底该怎么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有关于数学教学的教学随笔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学课如何减负增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