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80梁木凡:我国高校如何去行政化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可以尝试从“实现高校个性化”的角度考虑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明晰“什么是现在无法改变的”、“什么是可以调整的,哪怕收效甚微”。从原理上讲,高校行政化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组织、制度及文化体系。为了实现“去行政”的目标,我国高校必须促进组织转型、制度改进和文化革新。

组织下沉:加强基层组织以降低重心

  高校行政化是在中国官本位文化尚未清除的背景下,高校党政机构与上级党政机构同形同构,其权力运行机制通过模仿西方科层制而形成的中国式科层制[1]。高校行政化在组织上的表现,是高校形成了与上级党政机构完全相同的党政组织。

  当今我国高校需要去行政化,不是因为“行政化”本身不合理,而是在我国高校这个环境中,“行政化”逐渐喧宾夺主变了味道。而这种行政化的原因,在组织上表现为行政的权力化,从校长的委任制度上也能窥见一二。

  现阶段我国大学治理的基本架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目前这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唯一选择。虽然无法动摇中央与各地教育部对高校校长的委任制度,但是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学者和学术委员会的话语权和投票权,这可能会让学者们自发的思考本高校的发展方向,进而推荐合适的校长,而政府可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考察和选择,这样既保有了高校的发展个性,又能确保在领导下合理的进行。

制度改进:完善高校外部和内部治理

  高校行政化在制度上的表现,是高校内部的规则与人情并存,专业性弱而行政性强,服务弱于管理。从制度上讲,西方科层制有其可取之处,它以理性规则为重,旨在突出官员选拔的专业性,其实这放在高校管理当中应当是件好事。从西方借鉴“新公共管理主义”的主张,引入考核、监督和审计的出发点也是提高学术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行政化”和“绩效管理”是工具,但用法和用处出了问题。任何制度都可以是工具,只是使用方法不同收效也就不同。

  高校去行政化需要外部制度的改进。从外部来说,在于中国的科层制对服务目的和管理手段定位不明,导致“为管理而管理”,为此引入的绩效制度只能说是完成任务的工具,教师与学生叫苦不迭,行政层“吃力不讨好”。所以,外部的放管服改革还要继续进行;虽然“人情社会”的基调无法改变,但如果引入切实的监督机制会让我国的科层制度有更规范的“人情味”。

  高校去行政化更需要内部制度的改进。行政化的内部因素是学界的自我异化,这其中包括利益相关者的妥协和较少参与日常管理,因此改革需要双管齐下。高校内部也要进行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提高主体参与度和对社会的开放程度,接受社会的监督和问责,这或许也是一个高校能减少对政府依赖性的路径。

文化提纯:弘扬自由宽松的学术文化

  高校行政化在文化上的表现,是高校盛行“官本位”思想,成为行政不正之风的文化根源,进一步加剧高校的行政化。学术界受到行政文化的侵扰,导致“行政成为一种权力,行政级别成为一种身份,行政文化成为大学的精神,行政管理阶层以“官员”自居,学术文化逐渐淡薄,大学的风气形同官场,学者对于学术研究缺乏热情”[2],由于学术与行政的挂钩,学术的目的不再纯粹,变成了谋求行政地位的工具。

  导致行政化如此严重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政府和高校两个主体缺乏有效互通渠道。治理和统治都是一种政治管理过程,但治理更注重一种上下层的沟通,这其中的权威不一定是政府机关。参考罗伯特·伯恩鲍姆的“松散联合系统”概念,或许可以消解科层官僚权利的控制强度。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作为技术性官僚的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相联系,但不是行政人员渗透进学校内部,学者不是官僚,学者要了解官僚的初衷,把握政策的弹性,把握政治和学术的一种弹性,这样会给大学的学术环境一定的空间,让学术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避免被行政文化取而代之。

[1]李太平,张怀英. 高校行政化内涵辨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1(1): 20-28.

[2]王建华.中国大学转型与去行政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1):23-32.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外大学制度模式的比较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破解高校学术“近亲繁殖”
汪庆华:组织文化的变迁与大学院校研究的制度设计
当前提升高校治理水平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王亚华:河长制实施进展的评价与展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