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91陈何芳,潘慧: 课程教学研三女学硕S27有何实习体验

      在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体验访谈中,S27分享了她的经历。下文以本人自述的方式,呈现S27心目中关于本科、考研、读硕及实习的不同经历。

本科:不满意学前教育而读双学位

  我本科在中部省份的一个师范大学,读的学前教育专业,现在是N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没有依托具体的学科,就是理论性的专业。

  因为对学前教育专业不太满意,当时我又没有退学的勇气,所以就决定辅修一个英语专业的第二学位。本科专业修四年,第二学位需要修三年,主要是周六和周日上课,再加上寒暑假,实际上整个暑假、整个寒假基本上都在上课,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别人四年要学的,我们三年要大概把它学完。师资也是外国语学院的老师担任,教学非常认真,毕业的时候也需要写专门的毕业论文。所以它既有学位证书也有学历证书。

考研:有教育情怀而选课程教学论

  我觉得自己比较后知后觉,读本科的时候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当时又不知道未来能干什么职业。当时就对大学老师比较向往,就想考研,考博,然后去做一个大学教师。其实,我觉得这个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规划的表现。当时就觉得只剩下这一条路了,只能考研,然后下的功夫也比较大,就和我男朋友一起考N大学。

  我不太喜欢的是学前教育学,但是我对教育学还是有一定的情怀,考研就继续考的教育学。我不太喜欢本科学校的学前教育,是因为它只专注于专业技能的培训,而不注重教育思想的熏陶,缺乏对学生进行启迪的方式。本科学校的培养模式,让我感觉就像是一个技校,培养的学生的钢琴、舞蹈,但我本来就五音不全,这些培训我都不擅长,而且也不喜欢。我觉得对幼儿园小孩也不应该这样教,你教的再多,也只是让他的手指变得更加灵活,并不能从本质上让他变得更好。应该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去认识自己。当时我们专业很强调技能,而对于教育理论的探讨和深究却很少,这样的方式我不喜欢,就想着还是继续读书,所以就考研了,报考的是不带学科方向的课程与教学论。

读硕:能发表文章但不再向往读博

  读研以后成长最大的应该是写文章。在江苏这样的东部发达地区,写文章的套路也比较先进,会偏向于跟时政结合,要写得有理有据,要给出数据,无论是质性材料也好,还是一些量化数据也好,都要用数据的形式来呈现。暂且不说这样的研究设计是否精妙,问卷或者访谈提纲是否合理,单从证据的角度来讲,就比单纯的思辨更加有理有据,更容易让人信服。这是一个对传统学科整体研究风格的改进,或者说研究方法的改进,我觉得我学到最多的可能就是这一点。

  本科期间虽然也会写一些东西,但并不是以写论文为主。比如参加一些大创项目,就是把别人的文章拿来复制粘贴,进行一些归纳和总结,而不是生产新知识。而且对旧知识的整理也只是皮毛,并没有自己的输出。其实我在写本科论文的时候,隐约就有这种感觉,但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了N大学读书,我才意识到自己本科的写作并不好,这个是我在学术方面的最大改变。其实我读研期间也发表了一些文章,也算是在学术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长。

  放弃读博的念头,可能产生于我去台湾当交换生的半年。我在台湾的时候很闲,就会想到自己未来应该干什么。那时候什么都没干,主要就是上课,也会参加一些比赛,就会了解到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状况,也遇到了很多我们专业之外的人,一些很有意思也非常风趣的人。这些不同的阅历,让我继续读博的想法慢慢产生了改变。包括对教育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我对未来职业方面的认知,都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改变。我觉得要想放弃一件你自己坚持很久的事情,可能需要一个契机,如果我一直待在N大学,如果我没有去交换,我想我现在的想法可能还是继续去读博。或者再向前追溯,如果我没有来南京大学,可能就直接就当个初中英语教师了,就不会进行其他的职业探索。

  我觉得硕士学历对社会上各种职业来说,差不多已经够用了,除了大学老师,这个学历应该能够满足90%的需求了。之前自己一味想读博的这种想法,其实源于自己对职业世界的无知,有点“为读博而读博”。因为你了解的可能就只有大学老师这个职位,或者说其他职位在我去接触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比如读博,我也不知道所学的高深知识到底有什么用,不知道那些学问能够给社会带来什么改变,或者如何推动社会的前进。我还思考了如果继续读博,我又能得到什么?我不读博,又将失去什么。我继续读博的话,可能就是去大学里面当一个讲师,去讲一些教育理论,可能还去不了比较好的大学。大学里面的老师也要评职称,比拼论文,这种模式和公司其实很相近。但是在拼论文过程中,你和学生已经离得很远了。

  而且读博所需的时间太长了,不一定能够三年毕业。我都感觉父母快要老了,而我已经快30岁了,以后还要一直继续保持这种学术产出状态。因为读博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读博意味着你有一个研究的能力,但是你工作后要一直延续这种工作方式。读博的时候的方式,就是你工作时候的方式,都具有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的不明晰性。假如我做其他的工作,不管我几点下班,下班后我就不会再思考。而大学老师做科研,它就没有一个下班时间,比如编辑给你发邮件让你修改论文,你就得随时去修改。所以你所有的生活时间都被工作占据了,即使你出去玩,心里也是想着文章。虽然说大学老师工作自由,但主要是工作场所的自由,而工作时间被无限放大。我觉得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大学老师其实很不自由,只有非常表面的自由,或者别人看起来的自由。再就是薪资问题,这种工作方式和所得到的工作回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让我觉得有点不太值得。所以从台湾回来之后,我就想去找实习,体会一下在企业的实习工作中,个人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实习:表现尚佳但不想到公司工作

  我做过一些实习,具体细节就不讲了,通过这些实习,我对一些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说快消行业,地产行业等行业大类的职位,心里大致明白一些状况。在具体的求职就业技能方面,包括一些申请、笔试、面试等,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体验。这种时候再去做出择业选择,就会关注如何有利于职业的未来发展,更加注重工作体验和内心的升华。以当初中英语老师为例,你入职之后,表面上和那些没有经历过抉择就直接入职者无异,但是你们应对平静期和疲倦期的时候并不一样,而且你对这个职业的热情也会和别人不太一样。经历了职业探索和职业体验的过程,我的职业追求变得更加明确。

  基于实习经历,我觉得自己无法接受企业里的工作。我觉得每天就像一个人鱼罐头,像鱼罐头一样被塞进地铁里面,奔赴到企业里面去工作。工作的时候也不能说是枯燥无味,毕竟也是在解决问题,但是工作状态和你想象中的状态还是有很大差距,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比如我曾经有次实习是在做用户研究岗位,它主要就是和别人去交流,类似于做访谈。但是访问对象都是陌生人,就需要你快速地和别人去打交道,你会受到无数次的拒绝,然后才会有一两个人会接受你的访谈,这就是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我需要写出一些研究报告,类似于学术研究那样,而且我的写作长处能够发挥出来,助益于我的工作,这都是很好的事。然后我用这样的实习经历去参加一个大公司的面试,面试官却认为这样的工作类似于客服,没有什么技能含量,这种评价让我挺伤心,虽然当时的面试成绩还不错。

  另外,在公司里面做一个员工,其实很没有地位,别人不会觉得你怎样有价值,你也不太会有社会地位,不太会受人尊重。即使每天挣300元400元,也不太会有那种被尊重的感觉,反而是每天需要“装孙子”。这一点我也有点接受不了,所以不想去公司任职。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大学专业介绍
不适合男生的3个大学专业,发展前景会严重受限,但男生就业挺好
今日感慨:高考后专业选择建议
守正创新建设职业本科
英国名校德比大学的六大学学院介绍详解!
全国首批本科“职业大学”获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