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成为艺术:世界无声电影的探索
电影成为艺术:世界无声电影的探索

电影诞生于西方,最初是一种用“活动照相”记录生活的方式。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梅里爱、美国的格里菲斯、前苏联的爱森斯坦等人的努力,成功创立并运用了蒙太奇。此时期电影主要表现为两大潮流: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这一时期的电影没有声音,但形成了自己的视觉语言。












电影的诞生

一、卢米埃尔兄弟

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的首创者

第一次放映10部影片 33名观众 票价1法郎


1895年,他们在巴黎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十余部短片。

他们拍摄的《工厂的大门》是电影史上公认的第一部影片。
卢米埃尔兄弟影片虽只是一种原始记录,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在单一的生活精致中发现了一种动人的情趣,如《婴儿喝汤》。
其次,表现出高超的摄影技巧和优雅的审美趣味。在《火车到站》中自觉运用了景深镜头。

最后,还无意识地对蒙太奇进行了尝试,如《水浇园丁》。

二、梅里爱

梅里爱,是电影故事片的先驱,开始了电影叙事的尝试。

他的代表作品有《贵妇人的失踪》、《灰姑娘》、《不可能的旅行》等。

《月球旅行记》是梅里爱电影艺术的高峰,成为电影叙事史上重要的起点。

梅里爱的叙事观念还停留在戏剧舞台模式上,没有特写、近景。其影片还没有发现电影自己的美学,因而被称为“舞台化”、“戏剧化的电影美学”。

三、布赖顿学派

布赖顿学派是人们对两位出生于英国布赖顿的电影代表人物——史密斯和威廉逊的称呼。

他们的电影创作表现出一些共同倾向:首次出现了移动摄影、叠印、主观镜头、远景与特写的组接及平行蒙特奇的雏形;主张表现真实生活,拍摄了一批具有“某种社会性的现实主义”的影片。代表作品有《祖母的放大镜》、《中国教会被袭记》、《汽车中的婚礼》等。

《祖母的放大镜》

《中国教会被袭记》

四、艺术电影运动

法国人最早把电影当作一门艺术, 1907年“艺术影片”制片公司本着拍摄艺术电影的理念,邀请当时一流的剧作家、导演、演员、音乐家等合作,于1908年成功拍摄出了《吉斯公爵的被刺》。这种制作方法随后在意大利、丹麦、英国和美国被先后采用,制作的影片有了更强的艺术性,被称为“艺术电影运动”。

《吉斯公爵的被刺》海报

电影成为艺术

一、鲍特的《火车大劫案》

鲍特是电影史上相当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确立了剪辑的原则,即挑选和连接分散的镜头以制作成完整的影片。

《火车大劫案》,是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是西部片的始祖。它也是电影史上第一部从舞台转向电影化的影片。它充分运用了镜头剪辑,完成了画面的时空转换和交叉,展现了电影画面表现力的独特性。

二、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是电影史上一位集大成的人物,他一方面建立起完整的电影叙事手段和叙事原则;一方面建立起完整的叙事结构框架并发明了现代剪辑观念。

他对电影的最大贡献是对电影的分段,他完成了电影的基本叙事结构,即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关系,使镜头成为电影最小的单位。

他还发明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叙事模式。它既是情节安排也是时间叙事。
格里菲斯不仅是一位技巧大师,他还坚持赋予电影以艺术的良知与责任,使电影脱掉以往的市井气息,而步入艺术殿堂。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

《党同伐异》

三、查理·卓别林

无声电影时期,美国的喜剧片独领风骚,影评家詹姆斯埃基把1912-1930年称为“美国电影喜剧最伟大的时代”。这时期诞生了喜剧明星卓别林,创造了世界喜剧电影不可逾越的高峰。

与梅兰芳

1915年卓别林以《流浪汉》奠定了他的喜剧明星的地位。此外还拍摄了《淘金记》、《马戏团》、《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诸多著名的喜剧电影。卓别林的喜剧电影表现出博大的人道主义立场,影片几乎全是以“流浪汉”为主角,表现小人物的命运,被称为“带泪的微笑”。

《大独裁者》

四、苏联电影学派和蒙太奇理论

苏联电影学派
苏联“十月革命”后,在政府支持下,电影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产生了“苏联蒙太奇学派”。它指由苏联电影工作者全面阐释和充实了由法国人让·爱浦斯坦提出的“蒙太奇”概念,形成了研究和实验“蒙太奇”理论的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为代表的电影学派。这些电影艺术家几乎都是一些激进的先锋主义者,他们把自己当作一名艺术工程师。

库里肖夫

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

普多夫金

维尔托夫,纪实电影的开创者之一,创立了“电影眼睛派”,提出摄影机应像人的眼睛一样曲客观地记录生活实景。

维尔托夫代表作品《带摄影机的人》(1929)

《带摄影机的人》是一部具有很强纪实性和多义性的作品。这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是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直观表现,它没有布景,没有字幕,也没有演员道具。影片呈现了一个缜密的套层结构:表层上是一部纪录苏联劳动人民平凡生活的城市交响曲,其内层则讲述了摄影机如何纪录生活、摄影师如何进行拍摄和剪辑。表层的城市交响曲可以分为观众入席的序曲、城市的黎明、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和工作后的休息与艺术实践。在内层结构中,从带摄影机的人拿着摄影机走出门口开始,讲述了通过“电影眼睛”即摄影机来纪录现实社会的过程。影片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纪录下了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的现实生活场景,更多地在于其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实现的价值。在技术方面,本片创造了分割画面、二次曝光等剪辑手法;在理论上创造了“自我暴露”的拍摄手法,即摄影者出现在影片中。

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等创立“奇异演员收养所” ,提倡“奇异化”的电影观念,即在电影中竭力获得一些惊人的效果。

爱森斯坦

《战舰波将金号》

苏联导演谢尔盖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在1925年推出了《波坦金战舰》(Battleship Potemkin)一片,几乎是震惊了全世界的电影工作者,电影中经典的奥德萨阶梯一景,完美地诠释了「蒙太奇」对于电影艺术的重要性,他将各个看似无关的影像串起,中弹女人痛苦的脸孔、不断往下滑地婴儿车、老奶奶担忧的表情、军队对人民无情地杀戮等,成功地让场面调度配合镜头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敖德萨阶梯”

《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最出色的一部电影,被认为运用了几乎所有形式的蒙太奇,是蒙太奇理论的经典。

普多夫金,除了蒙太奇的对比、隐喻手法的应用,还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代表作品《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成吉思汗的后代》等。

蒙太奇电影理论


蒙太奇包括叙事蒙太奇、艺术蒙太奇和思维蒙太奇。早期电影艺术家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叙事蒙太奇和艺术蒙太奇上,苏联蒙太奇学派,尤其是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开始把蒙太奇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辩证思维方式加以研究,把蒙太奇上升为一种美学、一种理论。

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是“冲突”,表现在:
1、对于爱森斯坦来说,电影最重要的不是情节、故事、人物等叙事因素,而是由蒙太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
2、镜头连接要侧重于镜头的矛盾对立。
3、冲突原则不仅体现在镜头连接上,也体现在段落和整个影片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森斯坦【奕鲸电影剪辑技巧与剪辑艺术教程】
[转载]专题阅读:电影史上的三次美学运动:1、欧洲先
奥斯卡往事丨导言(四)
蒙太奇
(充电)什么是蒙太奇
【原创】影响世界影史进程的100部电影(连载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