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足跟落地的跑法,没想象的这么简单

通常,在跑步爱好者的圈子里,有这样的说法:

足跟落地的跑法伤膝盖、伤腿,推荐尽量采用前掌落地的跑法。

但是,问题又来了,前掌落地的跑法,肌腱承受的劳动量又太大,而且在前掌跑法中,它几乎全程没有休息的机会。之前在推文里介绍过国外的一种“跑——走——跑”的马拉松跑法,本质上,就是为了休息肌腱。

在高水平的长跑比赛中,其实足跟落地和前掌落地的选手,都有。说明不存在哪种跑法更优的问题。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抱“足跟落地伤膝盖伤腿”观点的,背后描述这种跑姿的潜台词是这样的。

1. 脚步前探,2.身体正立,甚至后仰。这样导致一个结果:落点在身体重心前方。

落点在身体前方,就一定会产生刹车力,导致伤膝盖和伤腿情况的发生。如下图中右方的例子1。

但实际上,还有一种足跟落地,如下图例子2。

这种跑姿由三方面因素组成:
1.高步频,2.小步幅,3.前倾。
速度由步频和步幅共同导致,而速度越快,前倾越大。
有的朋友误以为足跟落地的瞬间姿态,一定是身体后仰,那不一定的。当高步频小步幅带来速度并引起前倾加大时,落点落在重心下方,甚至略微靠后,都是可能的。
这个时候,有的研究者称其为“足掌”落地法,但是在落地瞬间,个人感觉还是足跟稍微占先一点。
这种情况,说足掌落地和足跟落地,可能都行吧。
关键看例子2这种情况下,还形不形成刹车力?没有!不仅没有刹车力,还由于落点在身体下方,甚至稍微靠后,落地瞬间就转为推进力,没有机会产生例子1那种对膝盖和小腿造成伤害的力。

我自己从例子2那样的跑法中,得到过切实的好处。
一是2020年11月底,因为别的原因(非跑姿原因),把膝盖伤得很重,在2021年元旦开始能动了以后,在恢复阶段,用的例子2的跑法,对恢复有促进。
二是2021年的夏天训练基本都是足掌落地法,中间有一些速度导向的课表和自我测试。9月中旬突感小腿(肌腱)不得劲,遂减少跑步,在10月份改为骑行为主。11月开始,基本用例子2的足跟(或者叫足掌)落地法,很快得到恢复,并且这两个月的跑量依然可以完成。到12月,已经完全化解了本来以为要成为事实的伤痛。
昨天跟小友讨论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早先友号“跑步指南”的编辑老王,曾经赠送给我一摞书,其中一本里头讲到跑法,向来抱“他山美玉,可以攻我顽石”的学习心态的我,赶紧把书翻出来,一看,果然如此。

在该书中,作者非常强调落点在身体下方或略靠后方,落地方式,作者称其为“全掌落地”——我反复体验这个动作,毕竟不可能是整个脚掌直直地拍在地面上,而是有极微小的从后跟过渡到全掌的过程。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动作图片。图中,从后腿的位置看,已经进入了换腿的瞬间,所以支撑脚也已经微微抬起后跟,说明脚不是平着拍在地面上的说法,而是从后跟过度到全掌,再由后跟开始逐步脱离地面,进入“下一脚”的说法是立得住的。

开始看书名我觉得有点离奇,甚至也没有好好看,一个外国教练写《太极跑法》!这起源于他跟中国师傅的学习心得。但发现我自己在疗伤过程中,以及避免让疲劳演变成伤痛的过程中,都采取类似的跑法,且收获都很正面,因此也乐意与朋友们共享心得。既然与人家的经验也不相悖,我也愿意推荐“他山之玉”给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生【你真的知道跑步时脚的落地方法吗?】
【仆参穴】足后跟痛问题,它“承包”了!
经外奇穴—女膝在《膏肓灸法》里记载,女膝在足后跟,在足跟后正中线
点压足后跟止鼻衄
太极拳四法,眼、手、步、身/顾留馨 - 天下武林网
交替走 最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