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MAF180跑法来检测有氧能力

“ MAF180既是打有氧基础的手段,自然也可以用来执行日常慢跑课表。

MAF180这个话题,本公号里没有少提到。源于多年前,打算从“自由自在地跑了许多年”转变为企图正儿八经跑步的时候,我影友中的先进跑友,曾经向我提示过这个法门。后来由于我的急功好利,以及我当时有“我慢贡高”的愚痴的心理,与之错过了。

后来意识到有氧基础才是长跑基础中的基础时,才又回过头来注重有氧基础——所谓有氧基础好,就是有氧代谢效率高,表现为可以跑得久,并且在心率较低的情况下,跑得比较快(相对于自己而言)。

领悟到这点后,反过来自觉地、不定期做有氧练习,间或以MAF180的跑法,来作为一周中有氧慢跑的课。

也并非每次在周度的有氧慢跑时都用MAF180的跑法,如在赤日炎炎的这个夏季,并没有停止跑步(因为非常特殊的原因停了两周,但不是因为酷暑的缘故),而在炎热的天气下,心率是一定会上升的——用来散热,想守住心率边界几乎不可能。所以,一般在天气凉爽的前提下,周度的长时间有氧课,有时会用MAF180来跑。

一、凉爽天气下,会用MAF180来执行慢跑课

北京已经进入秋天了。昨天跟亲戚中晚辈说北京的夜间已经要盖薄被子了,她表示老舅我在开玩笑——处在南方赤日炎炎下的人们,很难想象“要盖薄被子”这样的场景。

但是这是真的,有气象信息为准。

这样的机缘下,周末的2小时慢跑,就这样被跑成了MAF180。

我很少在朋友圈里发动态,今天发送这条的时候,说,“这个心率数值和心率曲线分布,自己看看都觉得很体面”。

什么意思呢?

1、是这个平均心率值,的确是在我所对应的MAF180值——遵循“如自认为训练有素,可以适当把界限提高5;如果觉得自己体质较差或大病初愈,则酌情减5”的原则,我一般会把边界加上5来衡量。得到的这个平均值,的确在加上5以后的边界限以内。

2、我所谓“体面”,不仅仅在心率数值保持比较低(这个跟速度有关系),而是始终维持比较平缓的趋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跑过1个小时以后,容易飘高。曲线越平缓,说明漂移度越低,有氧基础越稳固。

3、记得上一次比较认真的、且心率数值与今天接近的pace,是640,相比较而言,多少有了点进步。

4、最主要的,是我从7月28日开始,一直处在停跑且没有一切运动、加作息极不规律的两周后的恢复,恢复的主要指标,就是看有氧基础的恢复。这个课表,算是把这两周来已经恢复的有氧能力,以实测的形式固定下来。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是跑步指数达到60,说明本次跑的有氧代谢效率非常高!

所谓体面,就是自己跟自己两周三周前的情况相比。相比的结论,是,好看了很多,并且这种好看的状况,的确是稳定住了。

二、MAF180被认为是安全的有氧训练

我不止一次地接到过跑友们的询问,他们对于MAF180是根据年龄来计算边界感到困惑,前提是他们同意老威的一个观点,即:同一年龄的人,可能心肺能力差异很大。

既然如此,他们就认为MAF180这个逻辑,依然是基于年龄来算,就是不合理的。

过去说根据年龄来算有不合理之处,主要是说最大心率的估算法。

在最大心率的估算中,如果用年龄来算,意味着同年龄的人,被认为具有相同的最大心率,这个是很多跑步指导员所不认可的,因为这个公式把不同的人的天花板绝对值,视同一致,也就是把不同的人的合理训练强度,强行视同一致。我也认为就具体个体而言,直接搬用,存在可商榷之处。

但是MAF180的逻辑不同,它划定的是一个心率边界,是用来规划运动风险的,因此有的人把MAF180称为“最安全的有氧边界”。即不同体质的人,人为地设定一个相同的风险边界,但是在这个边界内,强度是可以自己调整的,这个调整的因子,就是速度。

以30岁的人为例,在同样150心率的边界下,张三可以跑5分配速,达到150心率,李四在6分配速下,已经达到了150。所以,张三的5分配速,和李四的6分配速,理论上,对于他们二人分别来说,风险是一样的。

同年龄的人,一个跑5分是安全边界,一个跑6分是安全边界,这是不是已经把不同的体质个体的差异性,考虑在内了?要不然,5分配速怎么能等于6分配速呢?

Maximum Aerobic Function,字面意思是最大有氧功能,可以理解为这个状态下,是你能够获得最大有氧训练收益的状态。

有氧状态不是一个点,是一个宽阔的区域,但一定存在最好收益的某个点,从这个值再往小,或者往大,逐渐地,有氧训练的收益变小。所以一般强调,如果跑MAF180,为了收获效益,也尽量靠近这个值,不要离开得太远。

三、有氧训练应当是日常的主要内容

我在某专业训练平台上看到一句话:任何形式的训练,都有其作用。

我很欣赏这样的态度。跑友们知道,我非常反对“垃圾跑量”这样的说法。

诚然,从某个特定目标而言,某些跑量可能对于促成目标的达成,意义不是最大,所以在训练中不宜过多,以免冲淡了对目标的关注度。

但对于健康而言,以慢跑为表现形式的有氧运动,一定是有意义的,而对于追求马拉松这样长时间、长距离跑步为目标的爱好者而言,增强有氧训练,一定是非常珍贵的。

当然,老威也反对长年累月千篇一律地进行同一个节奏、同一个速度、同一个距离这样的训练课,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只有一个状态,只能跑一个速度。

很多人不屑于做有氧慢跑,大概率是因为“守不住慢”,起码,愚痴如老威,早年没有跑成MAF180,就是不甘心慢。

事实上,应该是不同节奏,不同速度,不同长度都存在,才是合理的每周课表。

在跑节奏、跑间歇等课表时,当然有超过别人的时候;

同样,当跑有氧慢跑时,眼看着跑友们从身边超过去,现在再也不会升起“发足追赶”、“不甘人后”这样的心思了。

有几次,听着从后面有脚步声迫近,随即从身边超过去,然后在几公里以后的某个路口,看到那人在步行,当跑过ta身边时(虽然是慢跑,总比对方走走快吧,所以又追上),对方问,“跑多远了”,答“13公里”,对方说,“太厉害了,我跑了4公里就跑不动,要走了”。

这对话里听出什么来没有?

跑远,靠的是有氧能力,不是靠冲刺。

有的朋友刚跑两周,就定下了遥远的马拉松目标,但是马拉松靠的是有氧代谢的能力,以便用燃烧脂肪的形式来支撑身体的消耗(用碳水绝对没有可能支持),但是又不屑于打有氧基础。在这个非此即彼(即要长距离则必须要有氧代谢)的关系中,想要实现长距离目标,却不打算倚靠有氧代谢的能力,这不是令老天都感到两难吗?

四、也不要一味地低强度有氧

再三说了,不可能同一节奏长年累月维持。有氧跑很重要,但断然不能是训练课的全部。低强度的有氧,更是如此。

一般合理的课表,都会在一周中有有氧长时间,也会有间歇,节奏等内容,后者铁定都会包括4区或以上的心率区间的训练时间。

之前,老威曾经鼓吹过《中老年跑友多举铁》,是因为跑步——尤其是慢跑——有益于心肺功能的维持和提升,但是没有肌肉骨骼的强健作用(快跑有)。反过来,长期举铁的朋友,实际上心肺方面的锻炼,也非常微弱,可以说,举铁健身,对于心肺功能的提高,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因此也需要跑跑步,以有氧刺激的手段来强化心肺功能。这样心肺锻炼,和肌肉骨骼强化,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避免“一味地低强度有氧”,一方面可以设置带有高心率区间的跑步课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不同的训练日穿插做做力量训练,无论是举铁、自重徒手等,都有很好的力量训练课。

均衡发展,相得益彰,才是真正的健康。

===================================

作者:老威修斯,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运动大叔,跑步和健身爱好者,跑步是运动的其中一个手段。每月保持200至250公里的跑量。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跑步不可不知MAF训练大法
慢跑都是垃圾跑量?真正懂慢跑的人,才是真跑步大神
炎热夏季如何进行有氧慢跑?4种方法帮助你提升耐力
最佳燃脂跑法该怎么跑?
怎么提升自己的跑力值?
那些凭跑步暴瘦的人,都是怎么跑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