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牛娘,蕲春县乡村女教师泪湿青衫的思母散文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来发展~

牛   娘

作者:宋保霞

“母亲清楚记得,在生我的头一天,祖母打发她去街头碾米。挑着谷上街,半路上犯抽搐,整个人弓成一团,直到傍晚才挪回家,晚上大出血,第二天下午,我出生,生下我之后,她才安心躺在床上喘口气。”

“听母亲说,在她生下三妹的当天晚上,家里哭成了一锅粥。而邻组一户姓张的人家却连生三小子!刚满月,祖母就张罗着去邻组姓张的人家换小子。母亲知道后,三天水米不进,她想,要是把三妹换出家门,她也不想活!父亲看到母亲这样坚决,动了恻隐之心,打消了拿三妹换儿子的念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家的女儿一天天长大,家乡里有句俚语说得真实,“男大一发,女大一塌”。长大了的女儿并没有给母亲带来更多的喜庆,倒是在出嫁之时给母亲带来撕心裂肺的哀号!”

读罢此文,泪湿衣襟,愿操劳一生的苦命母亲能够在天堂获得安息,对着白水河边这个日渐繁荣的家族颔首、微笑……

我的母亲属牛,我叫她牛娘。

 牛娘生于1942年6月初九未时,姓范,是蕲春县张榜镇范湾村人。五岁未满,外公早逝,第二年,因旧社会的陋习,外婆被婆家卖嫁,母亲和舅舅被赶出家门,幸好被叔外公收养。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六岁的女孩放牛,看猪,带小孩…一时不得空闲,一天只管两顿饭。被收养的同胞姐弟也有两种境遇。由于叔外公无子,欲立舅舅为嗣,每晚等母亲睡下,叔外公就把舅舅抱起来吃晚饭。听到舅舅吧唧吧唧吃得香,躺在床上的母亲吞着口水流着泪,那么小她就学会了隐忍!到了十一二岁时,母亲就得上山打柴,下河修水利。练就了养家本领的母亲,自后才在叔外公家有了一些身价!

1961年三月十二日,母亲被父亲赤手空拳领进了门。自此,母亲在向桥乡白水村九组宋府有了自己的家。在这个家里,祖母是家长,父亲是主子,而我可怜的母亲就是这个家中任凭发落的丫头。

在那个物质十分匮乏的日子里,能吃上一顿饱饭是母亲最大的心愿。一日三餐,父亲端满碗,祖母和母亲捧浅碗。实在饿得慌,只得喝米汤。

结婚三四年,母亲一直没有动静,迟迟没生育的母亲随时都有被驱逐出门的风险。直到1965年正月生了我大姐,母亲才算在这个家站稳了身!

可生了大姐并没有给母亲带来更多的幸运,因为我,三妹,四妹,四朵花儿接二连三的开,父亲和祖母早就慌成一团。在那个愚昧年代,人们总是说,生女孩都是母亲肚子不争气。所以,挨骂,饿肚,遭白眼……都是母亲的家常便饭!

母亲清楚记得,在生我的头一天,祖母打发她去街头碾米。挑着谷上街,半路上犯抽搐,整个人弓成一团,直到傍晚才挪回家,晚上大出血,第二天下午,我出生,生下我之后,她才安心躺在床上喘口气。

母亲坚韧,公平,仁爱。儿女个个都是她的心头肉。听母亲说,在她生下三妹的当天晚上,家里哭成了一锅粥。而邻组一户姓张的人家却连生三小子!刚满月,祖母就张罗着去邻组姓张的人家换小子。母亲知道后,三天水米不进,她想,要是把三妹换出家门,她也不想活!父亲看到母亲这样坚决,动了恻隐之心,打消了拿三妹换儿子的念头。现如今,在兄弟姐妹五个当中,也是这个曾经要被换出去的三妹,对父母孝心最重,父母受益最多!而当初准备换养的张家男孩没多久就夭折了。母亲知道后更加后怕。她说,幸亏没有换!要是换到我家之后有个闪失,我更是罪加一等啊!

曾经要被换出去的三妹

到了我们该上学的年龄,母亲坚持把我们个个送进学堂。用母亲的话讲,就是仅用她那块毛铁去打,所有的女儿都送进学堂养身子。至于读书有什么用,她没考虑,也不知考虑啥。一个极为简单的想法就是,让她的心头肉好过一天是一天。可我们湾村的人都奚落我母亲说:是她女儿生多了,将来没人要,读几句书好嫁个男人!母亲不听这些。她说,她成天忙得很,没有时间听这些闲言碎语。在当时情况下,湾里湾外,只有我家女儿背着书包上学。

1978年冬月二十四日下午四点半,我的小弟弟喜降我家。祖母和父亲喜哭了,就连我们这一群女儿也喜得身轻如燕。母亲终因姗姗来迟的小弟弟赢得应有的尊重。

有了儿子有盼头,母亲更是勤扒苦做,节衣缩食,她要为儿子攒家底,她要为小儿子盖楼房娶媳妇。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忙完旱地忙水田。鸡猪狗猫一大群。

记得有一年双抢,农家双抢就是春夏插两季谷,在早稻收场时,又急忙赶插晚稻。母亲早起割谷,上午插秧,插着插着,竟然在秧田里睡着了。要不是被人及时发现,那后果不堪设想。那哪是睡着了呢?这分明是中暑啊!我的牛娘就是这么拼命地干事,希望以此来改善家里的状况!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家的女儿一天天长大,家乡里有句俚语说得真实,“男大一发,女大一塌”。长大了的女儿并没有给母亲带来更多的喜庆,倒是在出嫁之时给母亲带来撕心裂肺的哀号!

1996年正月,我祖母中风瘫痪在床上,我母亲悉心照料,毫无怨言。我们都说母亲是以德报怨,可我母亲说,她从小没父母,自进这个家门,就把婆婆当母亲。说得我们这些在婆家当媳妇儿的女儿汗颜!

日子一天过去,母亲鬓角添白发。在农村,光靠种几亩薄田是发不了家的!我家门前有水库,屋后青山连片,占着得天独厚的家居优势,父亲栽种了许多果树,母亲更是年年都要养好多鸡鸭鹅。就这样,我家一年四季鲜果不断,春有樱桃,夏有酸李,桃子,西瓜。秋天更是丰富,桔子啊,梨子啊,柿子啊,枣子啊。就是到了冬天,还有香甜的广柑,鲜果四季不缺。再加上那些鸡鸭鹅蛋,这些尤物个个都是母亲的宝贝。可就是这些宝贝加重了母亲劳作的负担。稍有闲暇,母亲就会用小板车拉着她的宝贝到处叫卖!

因为是纯绿色产品,母亲的卖货十分抢手,由此更加鼓舞了母亲种养的士气。东西越种越多,母亲的负担越来越重,三乡五里到处留下母亲叫卖的身影。最叫人放心不下的是,无论多么渴,无论多么累,她从来不舍得买口水喝,买碗饭吃。为了卖掉她所有尤物,她不惜远足跑更远的乡村路。很长一段时间,一看见她拉着破板车出门我就烦,这一天,不知她到底要游荡到哪里去,什么时候能回家?就算是烈日当空,人们都躲在屋里乘凉时,母亲还在路上跑得欢。我们老是担心她会不会中暑在路边。要是碰上阴雨天或漆黑夜晚没回家,一听到父亲打电话过来,我们差不多急疯了。兄弟姐妹分头找,找到她的第一句就是吼,吼她傻,吼她爱便宜,吼她不怕鬼……可无论我们怎么急,无论我们怎么吼,她总是笑眯眯的说:“不就是多跑几脚路吗?你看,今天卖好多钱呢”!边说还要把那些小票子数给我们看!简直拿她没办法!要是偶尔看到过往的熟人把我母亲搭乘回家,我们做子女的总是无限感激!

最近三五年,母亲老是说她的腿脚痛。不能拉车了。我们都没上心,老是在心底滴咕,腿脚痛不是大病,丢不了命,免得为了几个烂瓜果到处乱跑,害得我们心不安!可谁会料想到这是她发大病的前兆呢?

2016年农历7月初七,因看母亲呕吐不止,消瘦厉害,我带母亲上县人民医院作全面检查。排上对,叫上号,上午十一点母亲做胃镜检查。可母亲进去不久又独自取消检查,走出检查室。想到检查的必要和我排队的辛酸,我又习惯性对母亲大吼。母亲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无助的看着我。没办法,我只得跟进检查室,攥紧母亲手,给她力量!可结果叫我腿软,我的牛娘已是胃癌晚期!她的生命开始倒计时!

叫车,转院。当天下午,我们姐弟五个,陪同母亲赶到同济医院。在同济医院待了一些日子,母亲还是不见好转。这段时间,我们由县医院到省医院,又由省医院到县医院,一刻也没耽搁。可母亲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没精气神,治疗毫无进展。到最后母亲只剩皮包骨。在她强烈要求回家时,我们把她接回了家!

母亲回家,三乡五里亲戚朋友,看了一次又一次。都说我娘一生善良、豁达,包容父亲,翼覆儿女,对这个家真是鞠躬尽瘁!鲁迅先生说: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何尝不是我娘一生真实写照呢?我娘是族中的榜样,更是人中的精英!

一花引得万花开,万花结果乐开怀!我娘一个黄毛丫头进宋府,截止今天,繁衍续根四代整。一根藤蔓结籽瓜,合计她膝下儿女、儿孙的人数已有38口之多!在这一群血脉相连的藤蔓中,大学毕业和正在读大学的就有13人。其中,清华热学博士一人,内陆医学硕士两人,已经吃上财政饭合计十二人!算得上是书香满院!受母亲影响,我们家所有子女都秉承了母亲的勤勉上进,明理担当的性格。时值今日,即使母亲重病缠身,她还是那么满足,那么幸福!就是她这股淡泊闲雅之气不由得叫人澘然泪奔!

近段时间,我也深知我娘在世之日不多,每天上学之前或放学之后,我总要狂奔回家。只为多看我娘一眼,多尽最后一份孝心。即便是到了临终之时,我娘说的一句话还是:“儿啊,你回家了。有没有耽误学生的课呀?”。我的牛娘,心中永远只有他人!人们都说黄莲十分苦,可谁人知晓我娘比黄莲苦万分!今天,我与我娘,心魂相守!祈愿苍天,多佑我娘,使她平静安详少磨难!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2016年12月16日宋保霞记录于母亲病榻前!

作者简介

宋保霞,湖北省蕲春县向桥乡白水村人,现任教于白水村小学,文学爱好者,空闲之时常常写作,以散文为主,发表于多个文学微信平台,深受众多读者的好评。

《家乡文化天地》微信平台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欢迎全球各地的湖北人、蕲春人、以及各地热爱乡土文化的人士投稿,散文、小说、格律诗词、古风诗、民歌民谣、自由体诗、精彩摄影、绘画、书法、经典自拍短视频、精彩自唱歌曲、戏剧等等文化作品,都受欢迎。各类作品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力求原创,若在其他报刊或微信平台上已发表过,务必请注明,以免误判。

        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各投稿者务必请附上个人简介一则,近身照片一张,以及与作品有关的照片若干张。

      各类文章的打赏金,一周内累记超过20元的,除去微信系统的扣费外,原创文章作者和平台的运营者按7:3分成,须一周后到账。

       在这离多聚少的打工年代里,愿五湖四海的老乡们能在网络中团聚、相知,言说自己的难忘故事,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久违了的乡情文化,联络同乡故旧之间的感情,传播时代正能量。愿这个平台能为各位老乡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一抹亮色……

投稿QQ邮箱:631832697@qq.com

本平台往期作品回顾:

蕲春狮子镇人的新诗欣赏,特色鲜明

母亲,蕲春胡山村人怀念亲人的纪实文章

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原来竟是书法高手,蕲春人最近猛然发现

不看不知道,蕲春县书法好的人越来越多了

菜园琐记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
家族称呼大全
祖宗十八代的称呼大全
称呼
“恶娘”萍婶
【母亲节专辑】刘苏红: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