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30—那场金融诈骗



《大宋十八朝》,纵贯三百年风云,每集三五千字,随性而作,随性更新,清新易懂,可读性强,老少皆宜。看书不再打瞌睡,换个思路读历史,一上手就放不下,欢迎关注、留言、转发、批评……

为方便书迷,本文提供音频,让眼睛休息,值得拥有(此次录音是自己亲自上的,正宗川话版)


二十八岁的大宋第四任皇帝仁宗赵祯很生气。办公室遍地狼藉,他把桌子上的茶杯、砚台、奏章等,凡是目光所及的东西,全部砸了。

一边砸,一边骂:“那西夏的李元昊算是啥东西?也配称皇帝?他的爷爷李继迁、他的老爹李德明,都是我大宋曾经的打工仔,三代人拿着我大宋的工资,享受我大宋的扶贫政策。这下翅膀硬了,要飞了?

身边工作人员从来没看见皇帝发这么大的火,一个个瑟瑟发抖。

皇帝办公大会上,征求大家意见。完全不料,一场商议下来,包括皇帝本人在内,都主张和平,谁也不想开战。一方面,打打杀杀不好。二方面,实力不够,打人还是挨打,说不准。

研究半天,终于达成一致共识:我们不和不懂事的人计较,我们要有气度。但是,必须要表达一下我们的态度。第一,宋、夏两国的边境贸易就不要搞了,进出口生意全部暂停。第二,全国境内搜捕西夏间谍,活的赏钱五万,死的赏钱十万(为什么有这种价格差异化设置,你懂的)。

会议刚刚结束,大内秘书递上一封西夏使者带来的信,这是李元昊亲笔写的。信上说:“今日不同往日,给你通知一声,我们现在独立了。建议宋朝,接受和承认西夏国的独立地位,相互之间建立友好外交关系……你好我好大家好……”

宋仁宗赵祯根本没把信看完:“尽扯写聊斋!”果断丢在地上,“老子疯了,承认你的地位。那谁,赶紧发通知出去,哪个有本事把李元昊给我砍了,我马上给他一个职位,让他当定难军节度使!”

宋仁宗为啥这么气大呢?

要知道,这西夏所处的河西地区,早在汉、唐时期,就是中原政权的地盘。你个喵的现在竟然想闹独立?

自澶渊之盟之后,大宋帝国的战事显著性少了很多,总体上,国家安定安稳,经济发展良好,国库里面也有存款。还以为对待这个李元昊,给点钱、搞点帮扶就能稳住,咋晓得这家伙悄悄咪咪长成了大胖子。

如今发现苗头不对,事情好像已经晚了。

这边的大宋朝廷还在拟定收拾西夏的工作预案,然后层层签字报批。哪晓得,那边西夏李元昊直接跳过了这一步,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用行动说明问题。

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春节之前,西夏突然大举发兵,进攻保安军(陕西志丹),拉开宋夏战争的大幕。

实话实说,最近几十年来,大宋的国防事业是急转直下、一日千里,取得了焦人的成绩。对外不思进取,一点欺负人家的念头也无。周边邪恶势力偶尔过来敲诈,基本不反击,主要是刷礼物、送红包。理念很清楚:凡是用钱能换来的和平,绝不使用暴力方式。

正是由于这种消极思想的存在,国家武备严重失修,军官的军事专业知识严重缺乏,士兵训练没跟上,天天打游戏,缺少实战经验。这种队伍拉出来打群架,后果可以想象。

战争开打后几个月,西夏军队屡战屡胜,攻陷了保安军,吃掉金明寨,一直打到了延州城下。时任延州知州兼沿边经略安抚使的范雍吓了一跳,一个加急电报,要求副都部署刘平赶紧过来帮忙打架。

刘平收到命令,不敢怠慢,带着一万多人马开向延州。没想到,行至三川口时,被西夏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刘平也被西夏兵生擒。

三川口一战,把宋仁宗赵祯气得掀桌子:“老子这么帅大的一个国家,居然被一个屁大的西夏打得找不着北,这特喵的面子往哪放?”

“兵部!赶紧安排最能干的干部到边境上去,打不赢,不要回来见我!”

这次果然整了一个黄金组合。陕西经略安抚使人选,就是曾经提出“陈边事十策”的夏竦。副使人选,是韩琦、范仲淹。

顺便说下那“陈边事十策”。比如推广强弩这个大杀器,拉拢周边黑恶势力一致对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兵力布置,征集当地老百姓加入军队,发展民兵保护群众安全,创新老百姓用钱赎罪壮大国防,把用处不大的士兵清除出队伍等。基本上符合当时形势。

俗话说“三人行,必然扯筋焉”。人到了一定的层次,就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会想方设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这三个高手在一起开会,果然硬是说不到一堆去。

韩琦说:“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和西夏死磕。那李元昊的兵力只有四五万人,我们如果只是分兵把守各个要塞,根本不能形成铁拳把他捶扁。”

范仲淹说:“现在对方情况不明,贸然进攻要不得。我们应该固守婴城,打持久作。不要捉慌,等机会来了,再揍他丫的。”

这两位副使,一个说该进攻,一个说该防守,都有理由。这让安抚使夏竦一时间左右为难。既然两个人都说服不了,他也就不想说了,果断把这个锅甩给皇帝:“你权力最大,你说咋样就咋样,我坚决抓好落实。”

宋仁宗赵祯一看,韩琦的方案简直要得,速战速决,不留后患,免得天天操心,于是大笔一挥:“同意韩琦意见。”

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二月,李元昊带领十万大军,进攻渭州,直逼怀远城。敌人这个数量,哪是韩琦当初预判的四五万人。韩琦安排任福领兵数万前往迎击,临行前反复叮嘱说:“大军要直插敌后,见机行事,能打才打,不能打就在险要位置埋伏,截断敌人后路。”

任福在张家堡遇到了到西夏军队,他率数千轻骑兵进攻,杀敌数百,赢得了一次小战斗的胜利。西夏士兵打了败仗,把牛羊骆驼丢在原地,调转马头就逃。

任福一看,几个土贼还想跑?给老子站到!一路追到了好水川(宁夏隆德东)。情急之下,他把韩琦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当宋军行进到六盘山前时,西夏军队突然杀出,队列齐整,显然是有备而来。任福大呼上当,只得硬着头皮迎战。

西夏铁骑冲了过来。李元昊本身就兵力强大,现在又占据天时地利,以逸击劳,很快宋军就开始支撑不住。战局本就相当吃力,此时西夏伏兵又从两旁杀出,宋军防线马上崩溃。

这一战打下来,宋军伤亡惨重,死亡一万多人。任福战死,其下副将、偏将一个不留。临死前,任福忍不住仰天叹息:“我作为大将,现在兵败,只能以死报国了!”

好水川之战,是在三川口之战后,宋军的又一次惨败。打两次就赢两次,这在李元昊心目中就形成了一个概念:所谓的大宋帝国,不过纸老虎嘛!

他甚至安排人写了一首打油诗,在宋朝边关到处张贴:“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你们所说的高手,吹牛凶得逼爆,都是搞了耍的,不过如此而已。你说气人不?

这安排的所谓“高手”好像也确实没有发挥啥作用嘛。没过几天,夏竦就被撤职,韩琦、范仲淹的权力也被削弱。在韩、范两人基础上,朝廷又增派两人,共分四路守备陕西。

接二连三军事失利,大宋帝国威风扫地。这么大的一片国土,这么挫的军事力量,你不遭欺负谁遭欺负?一直在暗处旁观的契丹,明显感觉到机会来了。

在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两国基本上实现了和平共处。辽国人收了钱帛,接受了帮扶,也确实守信用,并没有违反约定骚扰大宋。但是,有个现实问题。在宋夏战争爆发时,辽国的萧太后挂了,辽圣宗也挂了,新上任的皇帝是辽圣宗的儿子辽兴宗。

宋军在好水川大败的消息传到辽国,辽兴宗突然冒出一些想法:“万万没想到,这传说中牛逼轰轰的大宋帝国,原来才是这种造型,一个西夏就把他欺负了。”“我如果这个时候也来掺和一把,绝对可以搞到好处……”

转念一想:“不对嘛。宋辽两国已经和平差不多四十年,人家每年都给我们送礼。这吃人嘴短,说翻脸就翻脸,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不行,我必须要找个恰当的借口。”

眼珠子一转,借口有了。当年澶渊之盟谈判时,两国曾经在一块土地问题上陷入僵局,这块土块就是所谓的关南之地,也就是瓦桥关以南十县之地。这块土地争端当年并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安排人去要。

这里面就有两种结局。如果要到手,白赚一块地。如果要不到,那就有了开战的理由。不管哪种结局,材料都好写。

收到线报后,宋仁宗也摆开架式,在真定、定州、天雄、澶州四地各备兵马十万,集结四十万人。还招募了一批义勇军,配置了五万副器甲。很显然,这是在用行动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有种你就过来,我不怕你。”

不过,他在准备打仗的同时,也还是打算和平解决这种历史遗留问题,毕竟打起来可能对大家都不好。

宋仁宗安排富弼为特使,前往契丹谈判。对于割关南之地的要求,大宋的态度很明确:坚决拒绝。但是,并不是无条件拒绝。宋仁宗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底线:要么与契丹和亲通婚,要么增加岁币,二选一。没得第三。

富弼直接把大宋朝意见摆上桌面,但是辽国的谈判代表却表示不干,明说还是要割关南之地。富弼态度强硬:“给你讲道理,你就是不听!你如果坚持割地,那就是单方面撕毁盟约,这样搞,老子马上砍你,信不信?”

同时他还开始讲道理:“当年澶州被围,真宗皇帝都没有同意割让关南。现在不管咋说,我们的关系还算过得去,现在说割地?尽扯些聊斋。”

辽国谈判代表说:“你在提虚劲唛?不要扯那些,拿出点诚意来。”

富弼提出:“我们才不想打打杀杀。为了和平,我们可以把岁币提高,一步到位,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你辽国不动一兵一卒,得到大量物资,还有啥话说?”

消息传回,辽兴宗很高兴:“要得!要得!依他!”睡着了都要笑醒。

又一次花钱消灾。窝囊,但没办法。打不赢,就必须认怂。

和契丹新修的盟约刚刚签完字,西夏大军又来了。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闰九月,李元昊开始骚扰镇戍军,宋将葛怀敏率队迎敌。宋夏之战争中,宋军作战积极没得说,但在兵略机谋上,却完全跟不上。这西夏皇帝李元昊善于用兵,精于伪装,喜欢设圈套,引诱对手上钩。而且屡试不爽。

葛怀敏的军队在定川寨,又遭到西夏围攻,阵亡九千余人,包括主将在内的十六名将官。李元昊长驱直入,攻入渭州,烧杀抢掠,并扬言要“亲临渭水,直据长安”。一时间,陕西震动。

宋夏战争开战三年,搞了三次会战(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第一战,宋军没有赢;第二战,西夏没有输;第三战,宋军想和,西夏不干。总体上看,取得了焦人的成绩。

不过,李元昊其实也很焦。这几年下来,表面上看是取得了胜利,但战争消耗太大。打战打的不是人,是钱。西夏的财力现赤字了。再这样下去,连基本工资、目标奖、保运转都成问题。

而且,大宋边防在范仲淹、韩琦主持下,有了很大的起色,防御能力大大提高。再打下去,不一定一直能够捞到好处。

更要命的是,西夏和辽国的外交关系已经出现了恶化。

辽国在萧太后统治时期,曾经多次攻打党项人,控制了一些地盘。李元昊称帝后,不但不把大宋放在眼里,对契丹辽国也是各种看不顺眼。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西夏出兵,讨伐归附契丹的党项人。辽兴宗很不爽,专门派出使者,对西夏表示严厉谴责。但李元昊就当耳边风,反而加紧策划党项人脱离辽国的统治。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原本归附契丹的党项部落背叛,决定傍西夏的大腿。辽兴宗很是冒火,发动大军前往镇压。李元昊率西夏军前来支持党项叛乱,实际上也等于向契丹宣战。

辽兴宗大怒,下令征全国兵马,在西部集结,计划把西夏一锅端了。西夏与辽国的战争,一触即发。这种情况的存在,李元昊很慌,必须尽快和宋国和平,要不然就两线作战、死得难看。

为尽快和大宋和解,李元昊主动放下面子,自动取消皇帝称号,改用国主称号,向大宋称臣。而后,西夏使者前往开封,和宋朝商议和谈的具体事项。

这边,宋夏在桌上谈判。那边,辽夏战争爆发。

辽兴宗亲率契丹大军,西征西夏,兵分数路,分线合进。李元昊故伎重施,一路撤退。辽兴宗可能轻易放过,全力追击。谁晓得追着追着,出了状况。突然一阵大风,沙土飞扬,辽军逆风而行,眼睛根本睁不开。李元昊马上反扑,大败辽军。

这次大胜,让李元昊和大宋谈判,突然有了底气。

两个月后,宋夏达成和议。和议的内容,叫人各种看不懂。

首先,西夏向大宋称臣,把大宋喊“哥”。但是,大宋每年要给西夏十三万匹绢、五万两银,还有两万斤茶。你可以说这是大宋给西夏的赏赐,也可以说大宋遭了西夏的金融诈骗。

然后,在乾元节(皇帝生日)、元旦节这些重要节日,西夏必须前来大宋祝贺。但是,他空着手来,不会空着手回。回去的时候,要带走二万二千两银、两万匹绢,还有一万斤茶。你说这是来祝贺的还是来进货的?

不管咋说,抛开钱不谈,你狗日的总要把我喊一声“哥”。宋仁宗这样一想,好像也不是太吃亏。

回顾前事,请猛点下列链接: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01—出发乃是少年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02—老郭高调登场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03—刘氏集团破产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04—柴氏幸运上位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05—生活在于折腾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06—后周一路凯歌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07—策点检为天子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08—大宋开启征程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09—总有刁民害朕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0—二李玩火自焚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1—喝酒喝到辞职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2—荆湖唾手而得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3—后蜀节节败退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4—后蜀彻底消失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5—南唐风雨飘摇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6—再无春花秋月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7—北汉三遭敲打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8—斧声烛影之谜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19—揭秘金匮之盟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0—彻底搞垮北汉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1—挨上当头一棒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2—惹到烫手山芋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3—雍熙北伐失败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4—杨家将之悲壮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5—宋辽两败俱伤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6—居然王李起义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7—真宗替换太宗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8—缔结澶渊之盟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29—西夏悄然崛起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顺便问一句,你关注我没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水川之战:宋朝打不过辽就算了,两次都打不过西夏
释读中国历史260:宋夏之战3年,辽国趁火打劫,宋朝两边花钱才勉强维持了和平
宋朝书生报国无门,一怒反助李元昊灭宋,仁宗下旨:勿轻入西夏
西夏人打仗喜欢割敌人鼻子,让宋辽两国既恨之入骨又恐惧无比
西夏:抗衡宋朝的最隐秘王国(2)
一书生屡试不第,凭实力完成了人生逆袭,为何留下千古骂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