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六)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如有必要复习故事背景,请把下列链接毛起点: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一)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二)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三)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四)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五)

大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公元一千零六十八年),苏轼服丧期满。居丧期间,他严格执行礼法,没有玩乐,更没有写作。

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他发表了一篇《四菩萨阁记》(七百四十五字),记载了他平生第一次实质性地与佛教以及僧人的交往。

其实,苏轼与佛,一直具有渊源。在他出生之前,他的母亲就梦见过一位僧人步入厅堂,然后生下了他。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就梦见过自己是一位僧人。少年时候,曾经聆听过九十岁朱姓老尼讲述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故事,受到启发写下了《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成名后的苏轼,尽管没有成为虔诚的佛教徒,但以他自己的才华和名望,影响着佛教中人。

在《四菩萨阁记》中,他详细记述了将父亲遗留下的四幅吴道子真迹捐献给寺庙的故事,他给僧人惟简解释捐赠的原因:

“此明皇帝之所不能守,而焚于贼者也,而况于余乎!余视天下之蓄此者多矣,有能及三世者乎?其始求之若不及,既得,唯恐失之,而其子孙不以易衣食者,鲜矣。余帷自度不能长守此也,是以与子。”

表面上看,是他觉得在乱世之下,连皇帝都保不住的东西,自己也绝对保不住,所以捐赠给佛门。但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没有表达。他希望父亲的爱心能一个寄托,把父亲的钟爱之物寄放在寺院,是希望能给父亲祈福。

这时候,距离妻子王弗去世已经三年。总不能一直单身吧?苏轼延续了与王家的姻缘,娶了王弗的堂妹,二十七娘王闰之。

人在公门,身不由己。单位发来通知,要求苏轼兄弟尽快回去上班。

于是,他们把照顾老家的任务,交给了堂兄苏子明。他们第三次离开家乡,多年以后,他们才发现,这竟然是最后一次离开家乡,再也没有回来。

大宋熙宁二年(公元一千零六十九年),二月,兄弟二人抵达帝都汴京。苏轼的工作,竟然被安排在宦告院,主要负责干部的授官文凭等(大约是管干部档案),同时兼任尚书祠部(管理祭祀)。这个职位很是清闲,动不动就是假期,相当于不受重用。

在离开帝都的这三年多时间,趁他们不在,帝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治平四年(公元一千零六十七年),英宗病故,二十岁的太子赵顼转正上岗,是为神宗。新皇帝上任三把火,打算举全国之力,推行“国家振兴”战略。

既然要搞“国家振兴”,必须委任一位难得的人才。神宗皇帝看中了王安石,因为他江湖上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在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中,这样写:

“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矣!”

所有人都说,这个王安石是个人才,不用就算了,如果得到重用,那国家太平、人民安康,就不是问题了。

于是,神宗上任一个月不到,就提拔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大约半年后,又提拔他为翰林学士。第二年四月,对其特别召见,垂询“为政所先”。王安石答“择术为先”,并指出,现在需要做的,最紧要的事情,莫过于“变风俗,立法度”。王安石还给皇帝写了一本《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提出全面改革的政治主张。神宗不停点赞。在熙宁二年二月,又提拔王安石为参政知事(副宰相),并设置三司条例司,准备大干一场,实施变法。

刚刚返回京城上班的苏轼,有幸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召见。

这个故事背景是,在这一年的五月份,王安石给皇帝建议“兴学校、罢诗赋、用经取士”,皇帝心里没底,征求苏轼的意见和建议。

这个改革的节奏太快,人民群众多半不适应。苏轼表示不看好王安石的这个提议,写了一篇《议学校贡举状》(一千八百零八字),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论点: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意思是说,得到人才的方法,在于了解人;而了解一个人,在于知道他是否名实相符。只要是人才就行,不要问出身,不在于实行科举或兴办学校;学校与科举相比较,科举好处更多,况且新建学校必然带来混乱,现行科举之弊在于学者侈谈性命而不务实,并不在于科举制度本身。至于变风俗,要先等着风俗慢慢与时俱进,然后顺势利导,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强行为之,则易造成纷乱,把事情搞大。

文章末尾是这样写的:

“臣愿陛下明敕有司,试之以法言,取之以实学。博通经术者,虽朴不废;稍涉浮诞者,虽工必黜。则风俗稍厚,学术近正,庶几得忠实之士,不至蹈衰季之风,则天下幸甚。”

神宗皇帝看了这篇文章后,激动得拍桌子。

他跟身边工作人员讲:“王安石的建议,我本来就不怎么拿得准,总是感觉有问题。现在看了苏轼的建议,我打定主意了。”于是继续向苏轼求教:“你看现在的政治生态还有啥问题没?请对我本人提点建议。莫虚,随便说,不追责。”

苏轼推辞了几次,然后鼓起勇气说:“那我就不客气了。老大,我觉得,你想把国家治理好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心太急了,能听别人的话是好的,但听的意见太多了,能用人是好的,但提拔的太快了。这个搞法,要不得。”

皇帝表态说:“感谢了。你的意见,我要认真考虑的。”

《宋史·苏轼传》中,这样描述了这一段历史:

 熙宁四年,王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神宗即日召轼见,问:“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对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神宗悚然曰:“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凡在馆阁,皆当为朕深思。”

为落实皇帝的要求,苏轼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上神宗皇帝书》(八千八百七十七字),重点内容,是以下三个方面、九个字:

“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

完全不谙,苏轼的这种态度和行为,把王安石果断惹毛了。王安石及其支持者,对苏轼各种不安逸。

王安石曾经公然宣称说:苏轼这种人,文章写得稀烂,如果我是考官,绝对不得录取。吹牛打草稿,《邵氏闻见录》卷十四中是这样写的:

“东坡中制科,王荆公问吕申公:'见苏轼制策否?’申公称之。荆公曰:'全类战国文章,若安石为考官,必黜之。”

既然是这种情况,苏轼的前途就不好了。

所以,苏轼这次回京,并没有得到重要任命。王安石从中“运作”,又派他兼任开封府推官(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其目的,就是想让他一天到晚写材料,加班,搞不完的事情,扯不完的筋,然后不再为“变法”这件大事从中作梗。

谁知道,苏轼对这个工作,早已经轻车熟路,根本不费什么心思,就整得头头是道。更要命的是,群众满意度测评,满分。竟然还是有充足的时间去关心国家大事。

最要命的,是他竟然还有时间从事写作、琴棋书画等。时不时公然发表文章。比如,《净因院画记》(三百四十七字)、《跋与可墨竹》(七百七十二字)、《跋内教博士水墨天龙八部图卷》等,都出自于这一时期。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去付出

写作,是我业余的唯一爱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诤苏17 八股文始作俑者 熙宁党魁王安石​
苏轼这篇《再上皇帝书》句句人身攻击还不指名道姓,骂的是谁?
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
苏轼传(《宋史
北宋风云——1068之救时宰相:世上已无王安石
但愿人长久——苏轼的处世态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