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三)

既往精彩在此,猛击可见……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一)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二)

飞来峰在绿树的遮掩中,让人无法见识真正面目。

穿梭于山洞之间,漫步于石阶之上,瞻仰于石刻之下,让人不禁产生由衷的喟叹。

这飞来峰的摩崖造像,简直就一部古代杭州佛教文化史。一千六百多年来,无以计数的祖师大德、文人墨客以及普通信众,在灵隐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人文典故、逸闻趣事。唯有这飞来峰上的石刻,生动记录了每一个时代的气息,流传至今,让每一个人珍视。

飞来峰共有摩崖造像九十九龛,造像总计三百四十五尊,是中国南方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佛教摩崖石刻造像群之一。

位于金刚洞口的那一铺弥勒佛、观世音、大势至三尊雕像,落成于后周广顺元年,公元九百五十一年,五代钱王时期。这是目前飞来峰有题记记载最早的石刻造像。

在唐代茶圣陆羽的《灵隐寺记》中,明晰地记载着:有僧于岩上,周围镌罗汉佛菩萨。以文字事实表明,飞来峰造像起始年代,绝对在唐朝之前。

大唐,那是佛教大昌的盛世。香火繁盛的灵隐寺,慕名造访的香客、文人,纷至沓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杭州的老市长白居易,晚年看淡世情,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公元八百二十四年,白居易从杭州刺史的职位上调任,北上赴任不久,就发表了这首充满眷恋之情的《忆江南》,一时江南纸贵,成为千古绝唱。

白居易在杭州担任市长的四年间,留下了两样东西。一是用真实良好的政绩换来的极高群众满意度,二是“八小时”之外流连古寺、纵情山水的丰富诗篇。

他写下了《留题天竺灵隐两寺》: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僧徒多怅望,宾从亦裴回。寺闇烟埋竹,林香雨落梅。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渐出松间路,犹飞马上杯。谁教冷泉水,送我下山来。

据说,当时的灵隐寺,在每年的仲春时节,常有洁白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人们都说,那源自于从月宫的桂树。作为当地行政长官的白居易,一定是亲眼目睹过这一胜景。

或者说,白市长在“八小时”之外,选择暗香浮动的四月天,在盛开的海榴花(山茶花)下,和灵隐寺的僧人们诗词唱和、参禅饮茶,那是多么的惬意和放松。

要不然,咋可能至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入山十二回”。

白居易作为一市之长,在辖区下基层,是从灵隐寺正大门进出的吗?其实,并不。

据说,见识过灵隐寺大门开放的杭州人,其实并不多。基本上随时都是闭锁的。当然,绝对不是为了方便收取门票这么简单单纯的原因。

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傍晚到达灵隐寺,要求小和尚开门,被吃了闭门羹。由于当时穿的是微服,尽管很生气,但也无法计较。为了挽回面子,乾隆果断下了圣旨,要求限制开门行为,只为皇帝打开。

而实际上,灵隐寺开大门,有着自己的一套规矩,那就是佛的生日、忌日会开,主持方丈圆寂、上任会开,朝廷圣旨到了会开,皇帝亲临会开,寺院着火需要逃生时会开,迎接高僧时会开。最后还有一个充满禅意的规矩,那就是“该开的时候自然会开”。

最近的一次开门,是在2016年,适逢灵隐寺新住持上任。

尽管白市长没有从灵隐寺的大门进出过,但在大门正对面,有一座单层双檐凉亭,名冷泉亭,真实是当年白居易最喜逗留休憩的地方。

这个亭原是前任杭州刺史(市长)所建。据说,大唐的每任杭州刺史都会在风景秀丽处造亭,以喻其志。当时曾有人建议白居易也效仿跟进,刷下存在感,但他没有同意,却作《冷泉亭记》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就寺,冷泉亭为甲。并在亭上题“冷泉”二字,让灵隐寺又多了一道人文风景。

二百年后,另一位文采飞扬的高级干部前来灵隐寺,他就是新任杭州通判(市纪委书记),苏轼。

“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这位出生于崇佛世家的北宋大文豪,一生坎坷,历经宦海浮沉。到任杭州任职后,也像前辈白居易一般,每有余暇,必至灵隐,相伴冷泉。后来,苏轼在“冷泉”二字后面,加题“亭”字,留下了一段唐宋两代大诗人遥相唱和的文坛佳话。

而今的冷泉亭,经历了多次重建,并偏离原址。牌匾上“冷泉亭”三个字,实际上已经早就不是白居易和苏轼的手笔。但作为灵隐寺人文掌故的重要见证,千百年来,始终带给人们无限遐想。

在飞来峰龙泓洞口,有一组高僧取经组像。其成像的时间,就是苏轼生活的北宋。这实际上是一部绘画长卷,里面有白马驮经,有朱士行西行求法,更有唐玄奘西天取经。这是三个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展示了佛学东来的重要传承。

尽管,这一时期北宋当局已经开始逐渐限制佛教的飞速发展,但由于灵隐寺正处于吴越钱王重修后的上升期,飞来峰的造像增加频度,似乎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玉乳洞内,有一组十八罗汉。那是最具北宋石窟造像典型风格的石刻。这一组像采用写实手法,所塑形象普遍较瘦,神态间开始隐隐透出一股人间烟火气。整组造像,虽然不具有唐代的大气、浪漫,却多了几分诙谐的韵味。刀法简练,线条粗犷,造型古朴,但细节不够丰富灵动。这也正好从一个侧面,表达出北宋宗教文化的整体风貌。

与灵隐寺鹤雷亭隔涧相对那铺大肚弥陀佛群像,则在继承北宋诙谐写实的风格之外,极尽精致细腻之能事。

这组造像构图匀称,布局合理,所雕人物大小有致,神态毕现,栩栩如生。中间的那尊主像,是以浙江奉化僧人契此为原型,造就的弥陀佛像。这是全国范围内,现存最早的大肚弥陀佛像之一。

这组群像的雕凿时间南宋,正好是灵隐寺以及杭州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历史的遗存不会欺骗。世间的繁华,总是承载着过往的烟火。

(后面还有一集,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赏析|白居易《冷泉亭记》
看过10几个石窟,发现最特色的当属杭州飞来峰,五一节前免费开放
硬笔长卷《白居易.冷泉亭记》
冷泉亭记原文|翻译|赏析
行走丨神州览胜:飞来峰
记:杭州灵隐寺冷泉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