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居家养老如何能越来越接地气儿? 互助养老成新模式 | 北晚新视觉

2015年11月16日讯,按照9064养老模式,90%的老年人需要居家养老,然而面对助餐、助浴、陪护、家政服务等种类繁多的居家养老服务,大多数老人还难以一时间回过神来,更没法把为数不多的养老钱花在这些“非必要”的服务上。究竟什么样的居家养老方式能走进老人心坎里?爱众慈孝家园开展的社区公益互助式居家养老正在尝试着一种新的方式,以健身活动让老人组成大家庭,相互帮助进行运动康复、精神慰藉,同时让老人们加入志愿者队伍,服务社区里的空巢、失独、孤寡及80岁以上老人。

 

互助养老

身患脑血栓的失独老人重新走出阴霾乐观生活,年已七旬的癌症患者积极康复健身,80岁的老人学会了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发状态,见面一声问候、一个拥抱,为邻家的空巢老人送上一盘饺子、一套棉被……目前,已有1000多位老人在与同伴互助中感受着老年生活的价值和幸福。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一年中跟踪爱众慈孝家园公益活动进行的统计显示,老人的幸福指数提高了37.2%,压力指数下降8%,人年均医药费减少 2992元,慢病控制率达到80%。

“没人相信我是失独妈妈,还得过脑血栓”

早晨6:30,刚刚洗漱完的爱君(化名)走到梳妆镜前,打粉底、画眉、涂唇彩……完成了一整套化妆之后,她特意换上一件鲜艳的红色棉服,从八北社区出发向红领巾公园走去,精神抖擞的背影和快速的脚步混在形色匆匆的上班族之中,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更无法想象的是她还在几年前失去了自己曾相依为命27年的独生女儿。

“2005年到2013年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八年”,爱大姐告诉记者,女儿3岁时她就与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女儿生活,2004年女儿突然被查出患有血液疾病,从洗衣机厂退休的她发海报、当收银员、做家政服务,“当时就是一门心思要多赚钱给女儿治病,可老天很无情,我的坚持和付出还是没能留住她”,2005年7月27日,女儿的生命永远地停止在了美丽的27岁。

一夜之后,爱君大姐的满头黑发头发一下子就全白了,料理完女儿的后事,她又因为太过悲痛,突发脑血栓,致使下肢不能正常行走。提及几年前的生活,爱大姐特意克制的泪水不停地在眼睛里打转,“那时候因为给女儿看病,老房子的拆迁款全花完了,我只能租住子啊一间8平米的地下室里,除了出门买些生活必需品,我都闷在这间地下室里,最长的一次一个月都没出门,到邻居们再见到我时,我的头发乱的跟草鸡窝一样,嘴巴歪的说不了话,走路还一瘸一拐的,大家都以为我是疯了,甚至连我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

去年初,爱众慈孝家园到红领巾公园进行健身活动,居委会主任生拉硬拽把她叫了出来。 “女儿去世八年了,身边朋友都在帮我走出来,我自己也不能再辜负他们了。”于是,从第二天起,爱大姐每天早晨7点半准时到公园,跟着家园派来的老师学习花式健走。起初,她只是抱着一个简单的想法,出来和10几位老人一起锻炼身体,可没想到,老人聚在一起相互问候相互关心的力量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我感冒了,比我年龄还大的老人陪我上医院瞧病,跑东跑西地扶着我做检查、拿药;我心情不好了,有姐妹能陪着我一个下午听我诉苦;我只要有一天早晨没去锻炼,就会有其他的老人或是家园里的志愿者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哪不舒服……”爱大姐说,她突然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特别有温度的大家庭,“大家因为健身锻炼走到了一起,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之后还会经常在家园志愿者的组织下一起听心理讲座、一起聊天分享,私下里我们在一起会开怀大笑,也会流泪发泄,相互关心,相互扶持,一天不见面都会想得慌”。

快一年过去了,爱大姐从原来一瘸一拐走路到现在可以一口气走15公里不用停歇,从原来每天蓬头垢面到现在打扮的精神靓丽,体重从80斤增长到115斤,连小区里的邻居都惊讶于她的变化。“现在没人相信我是个失独妈妈,还得过脑血栓。”提起改变的动力,爱大姐说:“老人健康的根源是要有个好心态,而这个好心态归根到底是要有人陪伴,之前我就想着反正这世上已经没有我的亲人了,等我走不动了就自杀了绝,是慈孝家园从精神上救了我,这里的老人和志愿者们让我觉得不再是一个人活着,而且我还有了生活的目标,就是用我的经历帮助更多孤单的老人走出困境,快乐地度过余生”。

65岁老人六次陪空巢夫妇残疾鉴定

下午1点,64岁的申耀华跟社区里其他几位老年志愿者带着跑了一中午买来的拐杖走进了朝阳中医院,他们要去看望突发腰椎间盘突出住进医院的75岁社区居民梁阿姨,“这两天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问候病情,上午她随口说医生要求下床主拐杖,我们几个人就赶紧买了给送过来了”,虽然屋外的气温很低,但申耀华却急匆匆走出了一头汗。

除了带着老人进行健身活动,慈爱家园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在老人中招募志愿者,入户陪伴失独、空巢和高龄等需要特别照顾的老人。申耀华就是东直门街道新中街社区志愿队的队长,从去年起到现在,她带着社区里15名志愿者对社区里190多户老人一一入户走访,对社区老人情况的掌握了比居委会还细致、全面。

孤寡老人张曾山和邵振英就是社区居民们过去都不太熟悉的一对夫妇,邵大姐是位智障残疾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老伴照顾,俩人都没有工作,手里仅有张曾山年轻时摆摊攒下的一点积蓄。“入户的时候我问76岁的张大哥,‘你爱吃饺子吗?’他没直接说爱吃不爱吃,只是说了句‘包饺子麻烦,过年吃点得了’。”申耀华说,老人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她一辈子都不会忘,为了实实在在地帮他们解决困难,她和其他志愿者商量着为邵振英进行智残升级鉴定,好让她每月仅有的100块钱补助再略微提高些。

用三轮车把老人带到胡同外,三个志愿者抬着老人上车,到医院后再陪着坐检查拿诊断……陪老人去鉴定是个不小的工程,可即使如此,为了完成鉴定,申耀华已经和其他志愿者、爱心企业一起带着老俩口先后去过六次医院。每一次大家抱着邵振英出来,因为很少出门她会显得很紧张,申耀华总是轻轻拉过她的手,一边暖着双手,一边对老人微笑,到最后一次到医院鉴定那次,还没等大家开口,老人居然主动先露出了笑脸。忙乎完鉴定,申耀华又和其他几位老年志愿者商量着给他们亲手做一床新被褥,从被套床单到棉花被面,一共六七百元的花销都是大家伙自掏腰包,申耀华说,大家不图别的,就是希望这个冬天两位老人别再受冻了。

因为给记者讲述家园里的故事,申耀华打开手机翻看着大家发到群里的照片,她说,新中街社区很多居民还住在老旧平房里,可老人们生活的很坚强,“其中一位姓郑的老人患喉癌已手术22年了,仅靠着脖子下面用纱布遮住的喉管呼吸,因为怕脏东西吸入气管,老伴每天都要亲手消毒、清理他的喉管,22年八千多天日复一日的精心护理,也给我们这些年轻的老人们上了一课,以前从没想到自己的老年生活还能这么过,其实加入慈孝家园成为志愿者,自己在内心收获的比帮助他人的要多得多”。

缘起:在临终关怀中受到启发

“是从事临终关怀的经历启发了我。”提起爱众慈孝家园在社区中推广互助养老的缘起,发起人王菁说,在进行临终关怀的那几年里,她看尽了老人在生命终点受到的病痛折磨,有的时候自己受不了了,就偷偷跑出去大哭一场,“后来我就想做些事情把对老人的关心前置,就是在老人健康的时候多关心他们,以让他们的健康状态延长”。

怀着这样的信念,王菁和发起老人花式健走的麻国生一起创立了爱众慈孝家园。作为纯粹NGO组织,他们没有过多的活动经费,没有额外的经济报酬,从在第1个社区中推广互助养老到即将即将开展的第12个社区,一步步让老人们在互相帮助和公开分享活动中感受温暖。

“有的老人在加入时曾声明‘我就是来锻炼身体的,别让我干别的’,可后来会很热情的陪着其他老人看病。”王菁说,很多老人因为长期孤独生活产生了心理疾病,家园可以让他们和别人积极的沟通交流,在互相帮助中感受到老年生活的价值和精彩,并在其中自我治愈和成长。

 

来源: 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兰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速期机构推介 · 爱众慈孝 | 打造最温暖的公益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
中关村试点实行“以老养老”
互助养老
微孝家园”特困老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两位异性老人的同居互助养老:十年甜蜜恩爱后,抱头痛哭着分手
城镇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模式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