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型新编历史剧《随国金声》讲述“金声玉振”的编钟密码

湖北日报

“这部戏可以打造成编钟文化旅游的标志性产品。” 12月12日,郑传寅、沈虹光、程彩萍、陈受新、张德溢、陈兴旺等一众戏剧界“大咖”来到随州花鼓艺术剧院,把脉大型新编历史剧《随国金声》。专家们建言,国宝编钟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州花鼓戏的叠加,期待碰撞出更为绚丽的火花。

《随国金声》剧照

传世典籍里几无记载的曾国,因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及此后持续不断的考古成果,文化面貌越来越清晰。考古学长于建构社会生产、生活、乃至习俗方面的场景,却难以明确政治、制度等社会性质层面的信息。有明确的细节,却没有完整的事实,存在于文化层面的曾国,给予了剧作家创作的空间。省文联文学院创作员、知名编剧张法德联手随州花鼓艺术剧院,以曾侯乙编钟为线索,讲述了历史迷雾里“金声玉振”的故事。

《随国金声》剧照

著名戏剧理论家、武汉大学教授郑传寅认为,《随国金声》的主题有国家情怀,这种“超越性”的主题很容易触动观众,人物形象也比较突出,情节设计里“有戏”。他建议进一步打磨时,可以往故事传奇性上走,“《牡丹亭》《白蛇传》这些脍炙人口的剧目都具备传奇性,传奇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特性。曾侯乙编钟的故事是尽人皆知,但知之不详,编剧可以作为的空间还很大。”

著名剧作家沈虹光建议,《随国金声》“要立足于打造文化地标式的产品,让到随州旅游的人都能来看这部戏,作为编钟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国金声》剧照

此次承载编钟故事的随州花鼓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们建议,随州花鼓戏是了解随州地域文化的最佳切入点之一。编钟承载人类音乐密码,而随州花鼓戏可以成为破译这种密码的活体遗存,破译活体遗存比破译器物的路径更为便捷和直观。在随州花鼓戏和编钟这双国宝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有效的联系,《随国金声》应该有作为。

《随国金声》定于12月13日在随州首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蛇献宝今何在?——随候珠的传说与随曾之谜
曾侯乙墓:喜欢音乐的国君为何自称为侯,青铜编钟葬到墓中
曾国怎么消失的?叶家山墓挖出180字的编钟,却揭开了千年谜团
在炎帝神农故里,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闪烁着耀眼的青铜之光
国宝曾侯乙编钟出土秘闻
华夏探秘:南宫适与曾(随)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