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被迫破产的商人自述:看清你所用的每个人

    文/忘却了的奢华

  不知道多少钱可以被称之为富豪,也不知道以前的我算不算。如今,我心如止水,写下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别为了你的辉煌而不可一世,因为它可能熄灭;也别因为失去太多而郁郁寡欢,平淡其实很美、很幸福。拥有着,只是老天多眷顾了你一点;失去了,你要学会自己眷顾自己。

  厂长辞职引发的变故

  我曾经是两家企业的老板,服装贸易公司有一百多名员工,服装厂也有五百多人的规模,此外,每年服装外发大约还涉及几十家工厂。

  我的公司和工厂在江浙一带曾经很有名气,以棉衣、羽绒服为主,有自己的品牌,也有固定的几个大客户。那时候,生意好像永远做不完,即使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我依然可以很好地经营他们。那年,好多服装企业破产,而我的利润依然保持在300万以上。如果不遇到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许我的人生可以在富足中安稳度过。

  2010年年初,沿海地区虽然工资暴涨,但一般的服装厂老板都在为工人紧缺而愁眉不展,很多老板亲赴河南、安徽等地招工,为工厂新的一年准备着。

  我却一点也不着急,因为我的工厂订单稳定,工人工资比一般工厂高20%,在我这里干过的工人70%来年都会继续回来工作。缺的那一百多人,车间主任和代班组长就可以搞定。唯一让我措手不及的是,一位跟了我几年的厂长突然来电话说自己准备在老家开一个小厂,年纪大了,不想再出远门。

  思虑再三,我决定亲自去厂长老家一趟,不为别的,只因我做事一旦固定了方式,而这种方式在现有情况下比较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时,我很不喜欢改变。一旦这位厂长离职,工厂的核心人物需要更换,自然会引起其他管理人员的波动,随之更改的管理方式,员工也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打算离职的那位厂长姓陈,安徽合肥人,我从老家开车去合肥大概5小时。做完决定后,我还需要和老家的亲戚打声招呼。我们老家习惯多,而我是这里走出去的第一个能人。2000年大学毕业后,本应该安分地做一个老师,但冲动的我顶着父母的压力和劝阻,拿着600块钱独自去了苏州。

  涉世之初的日子都在晃荡中度过,这时我才知道,这个世界虽然精彩,却也十分残酷。半年后,我找到了工作。苏州一家很大的外贸公司招生产储备干部,虽然一个月只有800块,但当时的我毫无其他选择,这800块钱至少可以让我吃饱住好。

  在这里,我非常努力。中午,很多和我一样的储备干部午休了,而我在缝制车间学习踩缝纫机;下班后,我又继续学习服装制版、面料质检方法等。我知道我需要这些。

  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就出现在此时。那天公司出货,因为外发的工厂很多,而客户要求混款出货,所以,所有的货物都需要先回公司装箱再出货。我们这些所谓的储备干部,此时就是搬运工中的一份子。

  当天7个40寸的高柜在公司仓库前的空地上一字排开,老板发话,一定要在4小时内把货装完,8个人负责一个货柜。我所负责的那个货柜基本上都是所谓的生产储备干部,大家都是刚出大学的牛犊子,干起活来真的实在。快要装完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一个款式的衣服没了,箱号没办法编。我马上跑去找仓管,仓管一查,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负责那款衣服的人请假了,制作那款衣服的工厂还没有交货。仓管一下子懵了,他知道,如果处理不好,就意味着他将失去这份工作。

  在这里虽然只干了几个月,但我对周围的环境基本已经了如指掌,我知道这个事情不能上报,就跟仓管说:“赶紧找工厂电话,问货送出来没。我们借这个机会休息一下,货到了之后加快速度,只要及时,不会出问题的。”仓管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拨通了工厂的电话。好在工厂早已备好货,接到电话后马上安排人送货过来,几十公里的路,不到一小时货就送到了。

  收到货,我们立刻编箱号装货,司机也开始催促。此时,老板到了现场,看到其他箱子都装好了,只剩我们组,就对着我们吼道:“速度加快,别的都装好了,你们是怎么做事的?”

  我们没有解释,继续使出全身力气往集装箱里搬东西。我看集装箱已经快装到了极限,就窜上集装箱以便于我们装进更多的货。只听“刺啦”一声,我的裤子开缝了。我没有顾忌,继续干活,老板一直盯着我,从他的眼光中我读出了一丝欣赏。

  虽然是最后一个,但还是按时装完了集装箱。车走了,我像虚脱般一屁股瘫倒在仓库门口。仓管走到我身边问:“小刘,你穿什么尺寸的裤子?”我愣了一下:“两尺四的,怎么了?”他说:“谢谢刚才的事情你没有跟沈总说,刚才沈总问起来,我自己说了。他让我以后注意,不能再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还让我拿条裤子给你,看,他都签字了。CK的,好几百块钱呢。”

  那一瞬间,我感到自己储备干部的日子到头了。

  果然,第二天,沈总就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本来是想让我在生产部先适应一段时间,可是当他知道我在这几个月时间里学会了缝纫机,了解了服装相关技术和面辅料的知识后,叫来了生产部经理,把我交给了他,并亲自交代,对于上进且有能力的人要重用。

  我的业务能力进步很快,半年后,生产部经理因为收受回扣被开除,我自然坐到了那个位置;一年后,公司体制改革,生产部取消,设6个营销部,我也转到了营销一部做经理;又过了一年半,我的月薪已经超过了五万,但我却毅然选择了离开,因为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理想,我想要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2003年夏天,我将公司的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带着积攒的一百万离开了那个培养我的地方。我一直很感激这个公司,也很尊敬沈总,是这位师傅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大学生走进了商界。

  突兀决定导致

  十年努力和拼搏付之一炬

  离开公司后,我开了一家小工厂。那时候服装加工异常火爆,缝纫工很好找,工资信誉好的工厂对于工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工厂迅速壮大,2006年,我注册了一家有进出口权的外贸公司,所有一切进入正轨。

  2008年金融危机,由于我的国外客户基本上都是品牌,虽然订单量有所下降,但付款从未出过问题。在经营过程中,我又开发了几个国内羽绒服品牌,在很多工厂岌岌可危的这一年,我的工厂订单的稳定程度让同行羡慕。一路顺风顺水,时间就到了2010年年初。

  通知了各位亲友我要去合肥陈厂长家后,就迅速出发了。那天是正月初五,紧赶慢赶,到达合肥时也已是傍晚。我在饭店请陈厂长全家吃饭,毕竟不管他是否愿意回去,他还是跟了我好几年。一个忠厚老实的中年人,从未拿过公司一分钱的好处,就连装货物的纸箱被他卖掉的几十块钱,他都要交到财务。

  在饭桌上,我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同时也表达了邀他回厂继续工作的诚意。但陈厂长说,那么多年没有好好陪过老婆孩子,年纪大了,打算在家开个几十台缝纫机的小作坊,多陪陪老婆孩子。我无法继续劝下去,因为我不能说服自己用金钱将一个男人从他家人身边带走。以致于后来的联系中,他一直自责,如果不是他的背叛,我永远不会倒下。我告诉他,那不是背叛,那是一个人快要老去时追求幸福的权利。

  从合肥回到苏州已经是正月初七晚上,工厂正月初十就要开工,有的工人已经陆续回来,而厂长的合适人选还没有找到。我默默叹了口气,心情不好想要放松一下,我决定晚上去打麻将。我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场麻将,造成了我今天的结果,让我无法不相信,冥冥之中有什么决定着一切。

  麻友开的是四星级包间,他们经常去与老板熟识,所以在那个套房专门放了自动麻将机。麻将玩的不大,苏州所谓的一支花100块钱,一场下来输赢最多两万左右。

  一边打着麻将,一边和麻友们闲聊,东拉西扯就说到了工厂厂长辞职,厂子还少一个领头人的事,顺便让大家帮我物色物色,有合适的人推荐给我。这时,一个麻友接过话,说他有个朋友,以前也是做服装厂的,工厂在金融危机那年倒闭,欠了一屁股债。听麻友介绍完这人的情况,我升起了一丝希望,让麻友赶紧约这人前来见面。

  就这样,这个我生命中对我影响深远的人物出现了。

  他进包间的那一刻,我仔细打量着这个中年人,有点发福,脸上带着谄媚的笑,低头哈腰地跟我们打招呼。麻友说:“老顾,你坐吧。”然后指了指我继续说:“这是刘总,他那个厂的厂长辞职了,想找个懂行的,我介绍了你,你也自我介绍一下吧。”

  老顾笑眯眯地嗯了几声,然后掏出烟散了一圈,把烟给我点上,开始介绍自己。情况和麻友说的差不多,只是增加了自己对失败的懊悔以及对社会的不满。听他说完,依我这十年社会经验判断,这个人业务能力不会差,做个厂长绰绰有余,但绝对没有陈厂长那么可靠。所以心里盘算:先用着吧,朋友介绍的还算信得过,他花花肠子再多,总不至于害我吧。

  就是这个决定,让我十年的努力和拼搏付之一炬。

  我问他:“顾师傅希望月薪多少啊?”

  他答道:“看老板的,我是个老实人,相信老板不会亏待我。”

  我笑了笑说:“那就先8000吧,我原来那个厂长也这么多,等过段时间看看情况我们再调整。”

  他说:“好的。那您看我什么时候过去?”

  我说:“明天吧,这几天工人都陆续回来了,明天我把下面的管理人员介绍给你认识,以便你开展工作。这几天你可能会操劳一些,工厂准备初十开工。”

  他点着头说:“那是应该的。”

  我又问:“厂子在哪儿你知道吗?”

  他答道:“刘总的厂我们做服装的都知道。”

  老顾又坐了大概半小时,离开了包间。第二天早上8点,老顾就到了厂子,保安小严把他带到我住的地方,他没有敲门,一直在门口等到九点多我醒来。我出门看到他忙说:“哎呀,老顾,你来多久了,怎么不敲门?”老顾回答,就一会儿。

  我把老顾带到我办公室,打电话给行政叫他通知所有管理人员今天下午来公司报道开会。然后和老顾说:“我们中午一般不出去,咱们就食堂随便吃点吧,你也适应一下。”

  老顾忙说:“刘总太客气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你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

  我笑了笑。

  下午的会议上,我给所有人介绍了老顾,老顾在会议上依然点头哈腰地跟大家打招呼。

  就这样,这个深藏不露的人到了我身边。

  步步为营,我终于被架空

  日子波澜不惊地过了两个多月,老顾在我的厂子显示出他对服装独到的见解,有时候我觉得挺棘手的问题,到他那居然迎刃而解,在厂子里他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有时候我觉得,是不是自己错了,他也许没有我想的那么复杂,一个拥有过又失去过的人,应该懂得珍惜现在吧。在这段时间里,我把他的工资调到了每月一万元,他很感激地表达着自己的谢意。我跟他说这是他应得的,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失败过就低人一等,有能力的人一定可以从头来过。

  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年时间,这句话也同样在我身上应验。

  老顾来到工厂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在五一节前,那时候我因为贸易公司的事情多,除了财务,工厂已经基本放权给他。接到老顾电话时,我正在见一个很重要的客户,没等老顾说话,我告诉他,我有很重要的事情在谈,稍后打过去。

  和客户谈完是一个小时之后,我打电话给老顾问他什么事情,老顾说,工人罢工了。原因是原本每个月15号发工资,因为假期,工人希望先预支一部分,他和财务商量,财务说需要得到我的批准,他给我打电话,我不让他说话。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已经阻止不了工人的情绪,工人联合罢工了。

  我第一时间赶回工厂找到财务,把财务小李训了一顿。她有我的另一个私人手机号,我交代过她,只有急事才可以打那个电话。我问她为什么不打,她说,顾厂长说给你打过你没接,所以她也就没再打。

  事情的结果是,我们在放假前发了工人4月份的全部工资。虽然我很纳闷,陈厂长在时一直很听话的工人为何会闹事,而且闹得几乎不讲道理,但因为那时工人资源真的竞争得很厉害,错误判断为劳动力市场紧缺造成的,决然没有想到有人会在背后做文章。

  五一节刚过我得到消息,工厂有30%的工人辞职。我在工厂和这些要离开的工人商谈时发现,几个领头的代表欲言又止的表情,我又错误地判断他们只不过想多要点好处罢了。由于我的轻率,我走出了没落的第一步。

  一共离开了150个工人,老顾来找我,说自己有熟人带的百余个工人,问我要不要招来。我没有任何选择地就答应,马上要进入旺季,工人越来越稀缺了。这个选择又让我踏入了没落的第二步。

  工厂的人很快又坐满了,我以为所有的一切又像往常一般正常的不能正常地进行着,然而,走错一步,因已种下,果是必然的。

  我的饭通常都是食堂送到我办公室的,而其他管理人员是在一个单间吃自助餐,我怕自己进去他们会不自在,所以一直避免和他们一起吃饭。那天我在办公室吃饭,财务小李匆忙跑上来跟我说:“刘总,下面在打架,打的很厉害,顾厂长在拉架,你要不要去处理一下?”我放下筷子,立马站了起来:“我在不去处理,成什么了?”说完,跑下了楼。

  我到楼下的时候,两边已经打完架了。我问老顾怎么回事,老顾说,两个工人因为一个小姑娘争风吃醋打起来的,结果两边的老乡全上去帮忙,最后变成了群殴,他已经劝住了。我交代他一定要处理好,现在想来我真是粗心大意。一边是他找来的工人,一边是工厂的老人,他会处理出什么结果呢?

  这件事情发生没多久,紧接着又因为其他事情,工厂接连流失工人,几次事情后,当我再次进入工厂车间时,已经很难找到几个熟悉的面孔了,连车间里的基层干部、组长也已经被撤换的差不多。我依然没有觉得有什么威胁在慢慢靠近我,直到车间主任找到我说要辞职。

  那天,我的车刚进工厂就看见车间主任站在路边,我把车临时停下问他:“小王,有事?”

  小王点点头说:“刘总,我能去您办公室和您谈谈吗?”

  我说:“好的,你先去,我把车停好。”

  小王坐在我对面,犹豫了很久,说:“刘总,我想辞职。”

  我一愣:“怎么了?”小王从组长做到车间主任,跟我了整整5年,怎么突然要辞职,我十分不解。

  小王说:“刘总,我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不是我争权,顾厂长已经把我架空了。您没发现吗?我们厂里的老工人基本走得差不多了,现在大部分都是顾厂长招来的人,我根本管不了。我不想让您失望,所以我情愿走。”

  我的心一下揪了起来,小王说的这些事情我怎么没有注意到呢?准确地说,我根本就没有去注意。以前,在生产方面我太依赖陈厂长,他不在了,我开始依赖老顾,然而我竟然忘了自己的第一眼判断,那是个心机重重的人啊。

  我知道错已铸成,小王我也没留住。至此,车间的生产质量、交货日期、车间班组的工价核算等相关事宜我都已经无法完全做主,只需要老顾在报表上签字即可,我被架空了。

  唯一庆幸的是财务权还在我手里掌握着,不管老顾怎么做,他的最终目的无非是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财务权收回属于我的东西。我甚至想,等熬过今年,明年一定把陈厂长请回来。这几年的原始积累,他的功劳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我为什么不能顾及他的家庭呢?如果我把他老婆也安排进工厂,小孩的学校也安排好,他怎会离开?

  我自责着,但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尴尬处境:工厂70%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已经被老顾操控在手里,他背后使一点坏,比如不按时交货,我将会面临一个接一个的索赔。

  我知道接下来我必须要做几件事:第一,收缩业务,尽量把订单从公司安排到外发协作的工厂。第二,工厂慢慢裁员,只要手里的订单能够如期完成,哪怕工人全部流失我也在所不惜。我相信,只要摆脱了老顾,那些曾经的老工人还是会念旧的,毕竟不管是从稳定程度还是工资上说,我的工厂还是有优势的。第三,接受现实,做好最坏的打算,调动手里一切可以调动的资金,毕竟,工人的工资无论如何都是要第一时间付的,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从我得知真相的那天起,我在工厂的时间远远超过呆在公司的时间,以前每个礼拜也就两天,事发后是每天必到。

  老顾察觉到了我的变化,在工厂有所收敛,毕竟他也是纵横生意场的老油条了,但我知道,背地里,他真正的手段还在继续。

  事发后,我对老顾进行了全面调查,虽然他是个服装行业运作的人才,但因为人品太差,很多人都远离他。他工厂倒闭就是因为一直对客户采用加价带款提货,以致于最后工人失望,没有任何人敢给他单子做,再加上遭遇金融危机,老顾的厂子就破产了。像老顾这种人,他知道遇见我是极大的机会,所以不会就此放手,但我思前想后,怎么也想不出他会使用怎样卑劣的手段。

  工厂在我的干涉下开始变得萧条起来,30%的老工人被老顾摧残着,隔三差五有人离开;70&被老顾控制的新工人被我管理的很严格,只要我能处理的事,绝不再放手。

  一个月后,原本近六百人的工厂只剩下不到两百人,我在老顾的眼中看到了惊慌,如果这些工人全部被我遣散,他就失去了保障。老顾怎么也想不到,我会用牺牲一个旺季利润的代价去对付他。其实,我才是那个最心疼的人。了解服装的人都知道,2010年下半年是一个十年难遇的服装黄金季节。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老顾乖巧了一些,毕竟每月一万元的收入是他养家糊口的保障,而我也知道,我暂时还不能让他走,因为我承担不了工厂突然停业的损失。

  公司的人在我的安排下,来到工厂发牢骚:“刘总,咱们工厂做的慢质量控制又不好,不如关了全部外发,付款还可以延迟两个月,工人工资半个月都拖欠不起啊。”这时我总是假装劝道:“瞎说什么,自己的工厂总是方便的,有什么问题咱们自己就能解决,不能老是指望别人,一旦出问题,我们怎么收场?”

  老顾知道我都是在警告他,这个工厂在我眼里可有可无,他如果再不老实,唯有走人一条路。

  我以为我做的很好,遏制住了更大危机的发生,但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个老狐狸情急之下就为了区区几万元,竟然彻底把我摧毁。

  自以为是犯下致命错误

  事情其实很简单。我的公司和工厂之间是独立做账的,做过公司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只能注册一个公司,所以,公司是以我父亲的名义注册的,工厂才是我自己注册的。一直以来,工厂的生产都是和外协加工厂一样,开发票给公司,然后公司开总发票退税,而工厂一般是到劳动部门开点劳务发票,不足的就先开票,下月再到税务交税。以前效益好的时候,每个月的税额基本在40万左右,出问题后的这几个月,每个月不到二十万。

  十月中旬,工厂财务小李找到我说:“刘总,公司财务辛会计让我们这个月多开点发票给公司,公司有几个外协工厂做的加工是不含税的,公司的发票不够了。”这个事情月初辛会计就和我打过招呼,大约要多开60万的发票,可这60万的发票一旦由工厂开,就意味着工厂有60万的利润,最后我需要交的所得税一百万也打不住。我对小李说:“发票先别开,我给辛会计打电话。”

  我唯一的办法是找其他公司给工厂开这60万的发票,然后抵扣掉。这种情况需要先把钱打到对方公司的账户上,否则税务查账就会遇到麻烦,可是,将60万先打到别人账户上,这种事情我怎能放心呢?

  这时候老顾出现了,他找来的时候依然一脸的谄媚,我错误地以为他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想为工厂尽一份力,我没有明确拒绝他。他说他认识一个朋友是做面料的,因为是以市场门市部销售为主体,客户一般都不要发票。而纱厂染厂等都开发票给他们,所以他的发票一般是以10个点卖出去的。

  这种情况我知道,但公司一直没有接触过,我实在不愿因因为一点小钱打税收政策的擦边球。但这段时间工厂工人剧减,只能多外发,因为时间紧,很多工厂只要质量过关,产量保证,对发票的事情就没有追究。犹豫了一下,我让老顾第二天按他说的去买点发票回来,发票送来,我叫小李开现金支票给他。

  老顾办事很利索,第二天发票就送来了,是很正规的面料发票,小李开了60万的现金支票给他。

  后来我知道,老顾从这60万里拿到了9万的好处,他在最后阶段着急榄财,因为他很明白,过了年,我不会继续用他。就因为这9万元,断送了我的前途,也改变了老顾的命运。我们买来的发票本身没有问题,但开发票的公司当时处于倒闭边缘,那个月他们疯狂卖发票套现,老板在下个月交税的最后期限前逃走了,这是我后来在经侦大队知道的答案。

  在买完发票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工厂平稳度过。直到元旦过后上班的日子,我迎来了税务和经侦的人,他们告诉我,10月份我们抵扣的一张发票有问题,需要我们配合调查。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非常配合税务和经侦的工作。我想得很开,最多把税补上,不过百来万,今年我认输了,等过完年再好好干。于是我吩咐公司和工厂的财务配合他们,需要的资料和证明都及时送到。

  但我真的没想到,事情的结果就像税务和经侦对我说的那样:“刘总啊,我们给过你机会,你不会把握,才弄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是的,他们既然上门了,怎么会配合调查那么简单?作为一个混迹商场那么久的人,怎会不懂得最起码的“礼数”?

  磕磕碰碰挨到过年,那个春节我没有回老家,虽然父母很希望我回去,但我还是以准备去意大利参加展销会的借口拒绝了。我不愿意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到其他人,更不愿意父母从我脸上读出我事业的不顺,为我操心。

  春节在苏州和几个朋友吃吃喝喝就那么过去了,正月初六,我和公司欧美部经历飞往意大利。工厂决定暂停生产,我打算从意大利回来去找陈厂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老顾终于淡出了我的视线,心情也逐渐晴朗了起来。

  展销会没有预想中的效果,欧美部经理一个人能忙得过来,我自己每天晃荡在意大利的大街小巷,累了就回宾馆睡一觉,睡醒了就抱着笔记本玩游戏,这种休闲的日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个月。原以为一切相安无事了,却没料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那天我正在宾馆打游戏,突然门铃响了,我起身去开门,门打开的一瞬间,冲进来几个人把我按倒在地。除了两个意大利警察,全是中国人。我脑袋懵了,发了几秒钟呆喊道:“what are you doing?”

  一个中国男子答道:“别喊了,我们是中国警方,有事情找你,跟我们回大使馆吧。”

  我心里纳闷,问了句:“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是正当的商人啊。”

  那人说:“正不正当最终会有结果的,放心,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到了大使馆,他们说:“你在中国的公司涉嫌重大税务问题,我们在中国找不到你,通过出入境记录,到这里找到了你。希望你能配合我们,我们用请你回去的方式,不希望动用强制手段,况且,相信你也是要回去的,配合我们只会对你有好处。”

  我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强压着怒火我对他们说:“恩,好的,我相信自己是无辜的。我们公司的展销会还在开,希望你们通知我的助手,让他停止展销会自己回国。希望你们能带到,不然他去警方报案,相信也不是你们愿意看到的。”

  他们答应了,就这样,我和他们一起搭上了当晚回国的飞机。

  回到中国后,做手印存档审讯,结束的时候已经深夜。听他们的话外余音,我知道我将被送往看守所。

  到了看守所,公安局的人将拘留单交给里面的管理人员,他们给我的理由是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里,我还遇到了曾经一个饭桌上吃过一顿饭的人,我做公司那会儿帮了他一个小忙,在看守所里他也尽所能地照顾着我,让我免受很多皮肉之苦。

  没多久,我洗清了嫌疑,从看守所里出来,我还是总结了自己的教训:除了遇人不淑,在当老板时我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总认为底层工人没办法与我交流,但其实来自底层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如果当初我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去工厂看看,能够敞开心扉与工人交流,我就不会是今天的结局。

本文链接:http://www.cbmag.cn/news/33241.html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不保留文章链接视为侵权! ★扫一扫关注中国商业期刊网 微博 微信 手机客户端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中国商业期刊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业期刊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业期刊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cbmag@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种电影,中国导演想拍又不敢拍
把2元生意做到190亿,打到宝洁心服口服,这个男人值得所有人怀念!
苏州某工厂倒闭,厂长感慨:干掉我的不是同行,而是我的员工
当年,那个坐在机床边上的老厂长
乡村小故事11:一个即将垮掉的村办厂子
​工厂复工老板、厂长、工人的想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