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岁半的小孩问【妈妈你会死吗】该怎么回答

“可能…… 人们死后是去云上,继续生活吧”

身为家长,最忐忑的事情之一,恐怕就是跟孩子交流在他们这个年纪,还不太能理解或者相对沉重的话题了。

但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01 


“妈妈,你也会死吗?”

“妈妈,你也会死吗?”

这是馒头看电影【狮子王】,看到老狮王惨死的那一幕时,他突然转过头来抛出的一个问题。

“洪水般的角马群冲过去了,辛巴在死寂的山谷里发现了一动不动的父亲。”沉重的电影画面加上沉重的问题,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才好。

但出于惯性,我脑子里闪过了很多回答模板,不过看着他那通红的眼睛里,充满着悲伤和惶恐,我又默默否认了那些现成的回答。

其实小时候的我,又何尝没有问过同样的问题呢?只是那时爸妈的回答都是【不吉利的话不要说】。

现在我能用这样的回答来阻止馒头的发问吗?显然不能。但怎样向孩子解释死亡又不会吓着孩子呢?这是个问题。


江苏常州一幼儿园的做法就值得思考:

今年开学后,江苏省常州市五星幼儿园天鹅班的小朋友,在开展林地课程的过程中,对皮球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便开始研究皮球虫的外形,还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会在上美术课的时候,让皮球虫沾上颜料当模特,在纸面上自由爬行,和小朋友们一起作画。

“老师,我的虫子怎么不动了?”在一节美术课上,天鹅班的小朋友牟牟突然一声惊呼。原来,他的皮球虫死了。

当天的课堂上,皮球虫的突然死亡,让美术课迅速转换成了一节生命教育课程。这一切其实都在老师们的计划之中,由“死亡”引发的生命教育正式启动。

老师先带着孩子们观察死去的皮球虫,大家一同总结这种虫子活着和死后的不同。随后,又将皮球虫话题切换到人类自己身上。

死亡是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人类很强壮,不呼吸就会死。”牟牟说。“人老了就会死,老死了。”昊昊说。“死亡就是身上没有肉了,只有白色的骨头。”小白说。“死了就是永远醒不过来了。”小秦说。

最后,老师耐心地带孩子们给皮球虫办了一场葬礼,并带孩子们阅读生命教育绘本,目的是让孩子珍惜生命,敬畏死亡。

通过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讲述死亡,适当地给他们安全感。最后让孩子慢慢学会正视死亡、尊重生命。

不得不说,该幼儿园的方式真的不错。

但是我们作为家长的又该怎么做呢?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这件事,可能是每位父母都要面对的问题。

可惜在回答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多人还是新手。

 02 

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没法反驳,传统家庭里,【死亡】向来是个忌讳,并伴随着恐惧。我们讳莫如深,噤若寒蝉。

然而,家里的亲人去世,孩子会问;养的宠物猫狗死了,孩子也会问;甚至清明假期,祭拜祖先、参加葬礼,孩子都会问。

发生了什么事情?爷爷要去哪里了?我的小鸭子怎么不会走了?爸爸妈妈,如果我(你)死了,怎么办?

如果你说“死就是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了”,孩子可能会困扰:“我爱的人(动物)为什么要离我远去?”

如果你说“死就是去一个美好的地方了”,孩子可能会认为:“逃离困难的方法可以是'死’。”

如果你说“死就是去天堂”,孩子会问“天堂”的概念,这时你又要解释一轮。

说到底,我们也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个令人恐惧且难以言明的课题。

去年,在湖南卫视《我家那闺女》节目中,高亚麟和焦俊艳说过这样一句话: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是啊,父母在的时候,确实从没有考虑过死亡这件事。对于【死亡教育】大多数人小时候更是没有接触过。

即使,痛苦和死亡,本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却依然赋予它不可言说的恐怖色彩。

有位网友分享说,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了手工折纸,在家里折了几朵小花,折完后小盆友很高兴很有成就感,就把折好的纸花挂在了胸口,给妈妈也挂上了,看到奶奶从厨房出来了,孩子跑过去也想送一朵给奶奶。

结果奶奶拿起一扔:“这个都可以戴的吗?纸做的是给死人用的。”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就这样不经意的传递给了孩子。

孩子呢,会在大人们的眼神里、语气里感受到恐惧和神秘。但他们依然不知道“死”到底是什么。

美国认知心理学先驱杰罗姆.布鲁纳认为:

“试图帮助儿童对死亡概念进行渐进而现实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委婉的说辞,如天堂、轮回,无法对抗死亡焦虑,只会让儿童感到迷惑。

而忽略这个议题,只是父母的掩耳盗铃——因为儿童不会忽略这个议题的,就像欲望一样。当父母不告诉他们时,儿童会去寻找其他信息来源,而这些信息来源是难以保证可靠性的,甚至会比现实更为可怕或诡异。”

所以,家长对【死亡】的过度粉饰、美化和隐瞒,或许对孩子而言,并不是件好事儿。

樊登读书:《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

 03 

中国是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在我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看看这些年的可怖新闻,年少的孩子玩自杀直播;失恋的少年双双殉情;学生和父母一言不合就跳楼跳海。

惨剧的背后当然还有诸多的社会性原因,但孩子对死亡缺乏严肃且清晰的认知,一定是其中之一。

而【死亡教育】的缺失,导致很多孩子觉得死亡是很简单的事情,甚至是烦恼的解决方案。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时提到:

“在2-7岁的时候,孩子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他们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比如“他是因我不守规矩而死的”)。他们害怕被抛弃,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为另一种存在方式(比如变成了天使)。

当孩子到了7-11岁,会认为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有内外在的原因。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增加,认为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但死亡是最终的结局。”

所以,只有认知死亡,才可以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2012年,心理学者陆晓娅,在北师大开设了“生死课”,教导学生认识死亡,认识生命。

一开始,她并没抱什么希望,因为中国人太忌讳谈论“死”了,“没想到来听课的学生会这么多。

“陆老师,上了这个课,我重新拿起了画笔。”“陆老师,我去报了个架子鼓班。”

有一位学生,学了别人很羡慕的专业,但她自己却很抑郁,觉得毫无意思。上了“生死课”后,她学起了烘焙面包。她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

“我找到了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

陆老师说她对“生死课”的作用本来也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作用这么大。在谈到开课的初衷时,她说道:

“我什么要开设'生死课’,就是想通过讨论死亡,帮助学生找到热情所在。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对人生负起责任来,需要去寻找能够让你燃起热情的东西,找到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

这大概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吧。

如果我们可以放下对死亡的恐惧,采取从容坦然的态度,可以让孩子无法承受的情感体验得到抱持。

多次反复之后,孩子便可以在成年人身上学会对生命的热爱、面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04 

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那作为家长,到底孩如何和孩子讨论死亡的话题。美国儿童生活辅导师Ashleigh Schopen说:

“可以借用身边的植物或动物跟孩子解释。例如带孩子看花园里死去的蝴蝶,腐烂的水果,这些都是让孩子了解死亡这个概念的好方法。甚至破裂的泡泡也可以表示生命的终结。”

馒头妈还查了一些国内外文献资料,关于【如何和孩子讨论死亡的话题】方法收集了三个,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 到大自然中去:带孩子出去认识大自然的花开花谢,让他观察各种生命形态的变化,甚至可以自己养植物和动物,从而观察它们的生命过程。这是一个自己学习面对生命和死亡的体验过程。

  • 借助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缅怀逝者,处理自己的悲伤。比如饲养的小动物死了,可以带孩子一起为小动物组织哀悼仪式,让他回忆和动物生活的日子,照顾动物的过程,与动物说说自己想说的话。画画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怀念的方式。

  • 阅读绘本&电影这是孩子们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绘本和电影优美丰富的画面给“死亡”这一残酷的现实带来一丝温暖,也让“死亡”不再晦涩和深奥,很多关于“生命意义”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感官传达。


其实说到绘本阅读,《锋绘》杂志里有两期关于生命主题的故事,让馒头妈印象深刻。分别是《奶奶的口头禅》和《叶子的一生》。前者是关于“告别”,后者是关于“生命的延续”。

篇幅有限,馒头妈就不多展开了。不过这两个故事,都极其触及人内心的柔软处,字里行间也都在告诉我们和孩子:

死亡,可以带走生命,但是带不走你在我心里的痕迹,更带不走我们的爱。

电影的话,可以看看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和豆瓣口碑9.5的美国年度佳剧《This is US》(《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还有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其中也有两集关于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情节,这些理念也许值得借鉴一二。

图源:电影《寻梦环游记》

当然,艺术来源于生活,且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教育方式。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愿每个孩子都能向阳而生,平安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专家喊话:家长千万别逃避这件事!
孩子问“妈妈,你还能活多久?”,怎样回答才能让孩子更安心
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园长: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不完整
“说实话,我就是很怕死”:我们每个人,都缺一堂死亡课
我的女儿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可她能平视这个世界 || 微课预热
孩子不分享就是“小气鬼”?检视一下你教孩子的是分享还是给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