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问卢医何观

1

    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国度,在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有着儒家的温厚、佛家的悲悯和道家的逍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的根柢在道教”,道教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温暖着众生,净化着世风。

    在卢医古镇的腹地,在清清亮亮的严陵河畔,有一座饱经沧桑的道观——何观。他归隐于何营村和田河村之间,采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他头枕西岭,岭内有生养万物的大德;他足浴东河,河中有汉代隐士严子陵老先生的遗风。

    它原名修真观,后来更名为何观。上世纪初,鼎盛之时曾有道徒过百。二三十年代,彭禹廷搞宛西自治的时候改建为何观小学,道徒流散于民间。也许是地孕灵秀,也许是道启心智,七十年多来,从这里走出了一百一十多名专科以上的学子,走出了三十多位正科级以上的干部。

虽然它坐落于穷乡僻壤,但它的体格并不弱小。据何营村的支书杨成林回忆,当年中轴线上依次是玉皇殿、祖师殿、老君殿、娘娘殿四殿列坐,两侧各有耳房一排,占地五亩多。整座道观恰似一首小诗,太多章节已被岁月擦掉,如今仅仅遗存瓦殿三间、古柏一棵、残碑两块。

2

据卢医庙中残存的石碑记载:建卢医庙之时,袖珍观曾捐钱物以资助。据此可知袖珍观应该是卢医庙的兄长。卢医庙已有六百五十一岁了,由此推算,它应该有七百岁左右。

    据有关史料记载:何姓村民是明朝嘉靖年间由山西洪桐县大槐树迁居于此的,此后聚居成村,修真观才更名为何观。这也印证了修真观的年岁应有七百岁左右。

    其实,又何须去问,他是两千多年前老庄的血脉。他在清静无为的修炼中呵护着这一方水土,呵护着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

    七百年的更迭,七百年的世事兴衰,虽然模糊了他的身世,苍老了他的容颜,煙灭了他的悲喜,但与它相关的事情,能信手拈来。二十多年前,重修道观的瓦殿之时,从大殿内窜出一对玉兔,逃往西岭。一何姓村民追猎之时,土枪走火炸掉了三根手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维修桌凳时,由于缺乏木料,请两位村民锯掉了古柏的一根四十公分粗的树枝。不久,这两位村民都得了一场重病。

    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不胜数,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难免对何观多了一份敬畏。虽然这是对道家内涵的一种曲解,但它却可因此而免遭人为的毁坏。

    这三间虚弱的瓦殿,用苍老的门柱和被风雨啃食过的椽头向我们昭示着道法自然。用迎风而笑的瓦松和拱脊飞檐的素衣着昭示着返朴归真。

3

    历经七百年的风雨,你已把诵经之声化作了天籁了吧?在学童的读书声中,你翻阅着村民的喜怒哀乐,翻阅着村民的春种秋收,你早已返朴归真了吧?可否借你的拂尘,拂去心尘,拂去心中的名利?可否请你画一道灵符,去镇住心魔?

    推开这扇朱红色的门,吱吱呀呀之声是否会惊扰了你的清梦?抚摸着朽蚀的房柱,抚摸的可是你的伤病?注视着四壁的裂缝,注视的可是你历经的磨难?呆呆地站在大殿内,恍惚之中我听到一位老者高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否借观而居,打坐悟道,进而医治心中的疮痍?可否借一件道衫,抵御尘世的风霜?可否在此参研八卦,推演五行,占卜吉凶?可否在此炼丹修仙,渡化人心?

    道观前有一棵需几人合抱的古柏,大概有七百岁了。七百年来,在历史风雨的抽打中,在雷鸣电闪的斩杀下,它身坚似铁,虬枝如龙,愈发显得葱郁。

    文化大革命之时,六七个村民用农具刨了几天,依然无法将这棵古柏挖倒只得作罢,树的根部因此留下了很多伤疤。如今,那些隆起的疤痕已被岁月雕琢成了舞动的衣纹,加之树干被数百年的风将扭曲,举目细察,酷似一位旋身舞动的道人。也许有一天,它真的会化身苍龙,破空而去,飞入仙界。

4

    驻足在古柏之下,我禁不住失语而问:七百年的风雨,冲刷不掉你的信仰;七百年的沧桑,不能让你舞动的裙裾褪色。品你素衣而妆,读你默然而舞,惹得这个春日里烟雨婆娑。动情而舞就是你七百年的宿命。

    残阳如歌,新月似钩,你默默不语;倦鸟与你擦肩而过,你默默不语。沉默,是你七百年的宿命。

    你痛吗?疼痛可以长出诗句,这些诗句藏在你树身的纹络里,写在你干枯的枝干上,烙在你那暗灰色的伤疤里,掩在你长青的叶丛里。

    当我浅笑着走近你的时候,你可知道,我正是七百年前在你身旁煮茶的道童?当我在你身边轻轻吟唱起前世那首歌谣的时候,你可知道,七百年来我一直在等待,才注定了今世的重逢,七百年的轮回才有一次重逢,这是我们共同的宿命。

    端详着残损的石碑,其实端详的是七百年的岁月,端详的是快被忽略的记忆。循着残碑的脉络,可否重温你七百年的甘苦,重温你七百年的兴废?触摸着碑文,可否剥离时光的雾团?

    审视着残碑上的“修真”二字,我仿佛看到一位道长正在清修之中,寻求着生命的本真。对于生命而言,何为本?何为真?冥冥之中,我听到了那位道长的低语:淡定乃修心之本,清静乃养生之道。

    走出何观,我们却走不出道家的经文,走不出道家的钟声。归隐于红尘,愿我们的心能像这座道观,逍遥于尘世,在尘世中寻一份空灵。修炼于红尘,愿我们的生命能像这棵古柏,葱郁于尘世,在尘世中保存一份倔强。

  其实,我们又何须问道呢?道,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此文被镇平电视台拍成了电视专题片,2011年3月在“玉乡纪事”栏目播出)

作者影像:

作者简介:

郭成志,男,生于1977年,河南省镇平县人,任教于镇平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抚梦而歌》。

联系电话:15225639708

电子信箱:1097630105@qq.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chengzhi197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修炼常识一百问(之九:81-90问)
一个道观里收藏的一些道家古籍,发出来给大家鉴赏
道家的拱手礼你会嘛???到了道观千万别双手合十了,道家行礼是拱手
程卢村故事
山西发现女娲故里,这里有补天石,三颗千年古柏,村民守护上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