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医沉思录(12)——五行观念与真脏脉

  之前讲到过,中医的理论内核是“阴阳术数构系”,阴阳术数构系是解决生命现象的有效模型。注意,第一,我不称“生理”而称“生命”,是因为“物理”可以用“性命”来解释,不存在纯粹的物质,任何物及物的组合皆有精神,关于这个问题,请读《皇极经世书》、《伊川击壤集》;第二,目前为止,谶纬之术如算命、占卜、观星、巫术、通灵之类,所使用的方法,超越了目前主流科技所在的维度。不要认为科技就代表先进,科学技术充其量只是半壁江山,就好像一个人系鞋带系得好,并不代表一个人有脑子。
  五行者,水、木、火、金、土,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是一般常识,也只是五行的一个方面。
  从占星术的角度看,我们知道,上升点(ASC)为命宫,最高点(天顶/MC)为事业宫,下降点(DEC)为夫妻宫,最低点(天底/IC)为田宅宫,从上升点连线到下降点,上半部分表示人的社会状态,下班部分表示生活状态。中外占星术种类颇多,但这个基本法则是所有占星术共同遵循的。
  根据五行的属性,我们试着将五行配合到占星,木性生发,配上升点;火性炎上,配最高点;金性沉敛,配下降点;水性润下配最低点。这样配合无疑是合理的,但我们发现没有五行“土”的位置。为了找到土,我们用12地支来类比,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土占据了12地支的4处“夹角”,除了土外,其它四个各自占用相邻的两个地支,地支木(寅卯)、火(巳午)、金(申酉)、水(亥子)的次序和位置与占星术完全一致。从地支中的土所在的位置来看,土和木火金水是不同的。
  地支是一个抽象模型而不是某种事实,这样的模型是否包含了什么深意?了解一下子平命理(八字算命),从地支藏干中我们知道,辰戌丑未五行属性土、寅申巳亥藏干有土(土的力量处于次要位置)、子午卯酉无土。对于子午卯酉的藏干(无土),是否可以看成,处于子午卯酉的位置,水木火金的本气遮盖过了土的力量?我们假设,12地支全部都有土,只不过是在一个周期的变化过程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土被遮掩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土就像一个大盘子,木火金水就像放在大盘子中的四个小盘子,当我们夹小盘子里面的菜的时候,大盘子似乎已经与我们无关了。这里有一个佐证,著名命理学者张成华(上海长宁区人,已故)把子平命理12地支的藏干重新布置,子午卯酉中也都有土的成分,只是力量很小。
  费了这么大力气来讲12地支,是为了说明土气时刻存在,水木火金的运转建立在土的基础上,这与中医“中气”、“脾胃”之说不谋而合。注意,这里讲的土,是与占星术高低升降一样的模型,并没有陷入到五行相生相克的圈子里面,瞅着很眼熟是吧?这就是中医里的“圆运动”,土是圆运动的中轴,也是圆运动的必要条件。是否可以认定,高低升降都是基于土存在的这个大前提而来的?或者说,肝升、肺降、心肾相交都是基于脾胃功能存在的前提?
  与地支相比,天干就要简单的多,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属木,丙丁数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在十天干中,戊己土处于中间的位置,木火金水仍然和地支的次序相同。所以,在天干中,土的地位是较低的,只是五行的一个普通成员。在这里,我们略说先后天八卦的问题,八卦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先后天八卦用的这8个符号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八卦图中的排列次序。在先天八卦中,乾在上而坤在下,离卦居左,坎卦居右,这就是天地日月、道德和合的模型;在后天八卦中,离上坎下,震左兑右,这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实用模型。《易经》“十翼”讲“乾,健也;坤,顺也”,坤为什么顺呢?这就是土德。注意,坤卦在后天八卦中,是一个次要角色,《周易参同契》“坎离者,乾坤二用”,在后天八卦中,唱主角的是坎卦和离卦,关于这个,读《杭氏易学七种》自会明白。
  土的功能失去以后会怎么样?很容易类比,君主灭而诸侯起!回想一下之前讲过的《河图》模型,事物之所以运转,是因为整体上存在一个中心能量,这个中心能量能够控制各个部分正常运转。把土可以看成这种中心能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约束力,这个约束力存在的前提下,肝肺心肾才正常工作,如果这个约束力不存在了,那么肝肺心肾就会各自为政,当某一家独大的时候就会反映某一家的意志,真脏脉就会出现。
  不少人认为,既然脾胃土掌管真脏脉,土的作用消失以后,脾胃的作用将不会体现,为什么还会有“真脾脉”?这是因为土的全局作用丢失了,但土的局部作用尚在,就如同国家已亡,而君主未死,君主仍然是能获得眼球的。这里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讨论五行只讨论五行生克的话,对于土是不公平的,只体现了土的局部作用;如果只讨论圆运动而不讨论五行生克的话,又遗忘了土的局部作用。
  在中医著作中常常看到有人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话是完全错误的。人的有形身体纯粹是后天结构,不存在任何先天的成分,道家返老还童之术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谓的“平人”生理,跟中医要解决的问题不在一个层面。在中医层面,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全部都是后天,而且五脏六腑人身自然所造化的一切都缺一不可,更不存在谁重要谁次要的问题。《礼记》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周易参同契》云“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 庄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任何存在一家独大的时代必是乱世。人世如此,生理亦如此。
  有人说“真脏脉”是中医里面的一个难题,如果你从象数、阴阳术数的理论体系去看待这个问题,分分钟就能搞明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卦《重新学习》
中医基础:把阴阳、五行、六气讲清楚
医易学
15种五行
再论十二地支
四季五行排毒 让你内外都无毒而美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