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根凯教授:双靶点治疗助力SLE患者实现治疗目标

双靶点治疗助力SLE患者实现治疗目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存在多系统受累表现。患者血清中存在大量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小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理损害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女性多见,占90%,常为20~40岁的育龄期的妇女。SLE治疗的短期目标为控制疾病活动、改善临床症状,达到临床缓解或达到的最低疾病活动度;长期目标为预防和减少复发,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和控制疾病所致的器官损害,实现病情长期持续缓解,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临床中,有很多的SLE患者并没有达到治疗的目标,狼疮的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狼疮治疗存在的问题

1. 病情顽固,治疗过程中病情复发多次,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减量困难;
2. 长期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造成副作用增多,如满月脸、股骨头坏死等,尤其年轻的女性患者心理压力巨大;
3. 病情比较危重,常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如SLE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B细胞在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自身抗体来源于大量异常分化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自身反应性B细胞乃至自身抗体的产生需要B细胞活化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参与,研究发现SLE患者BLyS和APRIL水平升高,并且和疾病活动有关。

泰它西普——全球唯一获批治疗SLE的双靶生物制剂

泰它西普通过重组DNA技术将B细胞表面受体TACI的胞外段与IgG1 Fc段连接,制备而成的新型全人源TACI-Fc融合蛋白,TACI有APRIL和BLyS两个配体。因此,泰它西普可同时与APRIL和BLyS相结合,有效阻断它们与受体结合。

临床应用之一

GXX,女,20岁,因“反复血小板减少七年余”2021-10-28收住入院
第一次 2014年 外伤致大片瘀斑,血小板 17.0*10~9/L。治疗方案:地塞米松后改为泼尼松、大剂量静丙,环孢素6粒 bid
2014至2016反复血小板低,2016年11月查ENA系列+ANA:抗ds-DNA>800.0IU/ml,抗核抗体阳性(+),抗SmD1阴性(-),抗SSB可疑。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血沉29.0mm/h。行骨穿检查:巨核细胞成熟滞缓。血液科住院期间出现多次抽搐,行头部CT检查和腰穿检查,考虑狼疮性脑病,后至风湿科住院治疗,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狼疮”。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不耐受)
 本次入院前患者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随之出现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尿面泡沫增多
入院前治疗方案:泼尼松15mg Qd,羟氯喹0.2 Qd,艾拉莫德25mg Qd
随访及转归
患者在治疗后血小板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和病情活动相关的补体C3和C4升高,双链DNA抗体滴度下降,目前泼尼松15mg qd,减少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在临床中部分难治性狼疮肾炎患者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总而言之,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提高,SLE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生物靶向药物的出现让风湿科医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帮助更多的SLE患者实现了病情缓解。

*本文转自“郭根凯公众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新药!阿斯利康I型干扰素受体靶向单抗anifrolumab关键III期临床获得成功!
狼疮新药进展!葛兰素史克向美国和欧盟提交皮下注射剂型狼疮药Benlysta(每周一次)上市申请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新药!美国FDA批准阿斯利康Saphnelo:首个I型干扰素受体抗体,10年来首个SLE新药!
B细胞关键通路开启狼疮靶向治疗新时代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药物研发进展
中国首个!贝利尤单抗成为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狼疮肾炎新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