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兰诵读55 | 大黄黄连泻心汤解析


宋本《伤寒论》第164条: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



条文解析:


【成无己】大下后,复发汗,则表里之邪当悉已。此心下痞而恶寒者,表里之邪俱不解也。因表不解而下之,为心下痞,先与桂枝汤解表;表解,乃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内经》曰: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柯韵伯】心下痞,是误下后里症;恶寒,是汗后未解症。里实表虚,内外俱病,皆因汗、下倒施所致。表里交持,仍当遵先表后里,先汗后下正法。盖恶寒之表,甚于身疼;心下之痞,轻于清谷,与救急之法不同。此四条(编者按:此四条第91、372、387与本条)是有表里症,非桂枝本病,亦非桂枝坏病。仲景治有表里症,有两解表里者,有只解表而里自和者,有只和里而表自解者,与此先救里后救表、先解表后攻里,遂成五法。


【尤在泾】大下复汗,正虚邪入,心下则痞,当与泻心汤如上法矣。若其人恶寒者,邪虽入里,而表犹未罢,则不可迳攻其痞,当先以桂枝汤解其表,而后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攻其痞。不然,恐痞虽解,而表邪复入里为患也,况痞亦未必能解耶。


——《中医经典三家注·伤寒论》




甘肃高寨孙某,60岁。鼻衄如注,心烦不眠,心下痞满,小便发黄,大便不爽,舌质红而苔薄黄,六脉皆数。辨为心胃之火上炎,扰动气血。气不和则心下痞满,血被灼则鼻衄不止。治当泻心清热,则气血自安。


处方: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芩6克。


用滚汤浸药片刻,饮一碗,而衄痞皆愈。(刘渡舟医案)


——《新编伤寒论类方》,作者/刘渡舟,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学伤寒】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杂病论》大黄黄连泻心汤条文: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63条
【经典】伤寒论详解162~165
伤寒论纲目(11)
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五条附子泻心汤治疗汗出背恶寒外加失眠者之我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