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虚外寒 阴虚内热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寒中。

黄帝道:古经上所说的阳虚就产生外寒,阴虚就产生内热,阳盛就产生外热,阴盛就产生内寒。我已听到了这种说法,但不知其所以然。岐伯说:诸阳都是受气于上焦的,它的功用是温养腠理之间。现在寒气侵袭于外,就会使上焦之气不能达于肤腠之间,以致寒独留在外表,所以发生恶寒战栗的证状。黄帝又道:阴虚产生内热是怎么回事?岐伯说:假如劳倦过度,形体气力就会衰疲,脾胃之气也会不足,结果上焦不能宣五谷之味,下脘不能化谷之精,胃气郁遏而生热,上熏胸中,所以阴虚会发生内热。黄帝又问:阳盛产生外热是怎样?岐伯说:由于上焦不利,就使皮肤紧密,腠理闭塞不通,卫气不能发泄外越,所以就发生外热。黄帝又问道:阴盛产生内寒是怎样的?岐伯说:由于厥逆之气向上,寒气积在胸中而不得下泄,就使阳气散去,而寒独留,因而血液凝涩,血液凝涩就使脉不通畅,其脉盛大而兼涩象,所以成为寒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7.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血虚、气虚,手之三部九候
黄帝内经中认为阴阳盛衰的寒热机理
调经论六十二之六阴阳盛虚寒热的变化
黄帝内经 第四十二讲 阳虚外寒和阴虚内热
阳虚与阴虚-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六十二篇调经论(62.8)
浅析“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