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痢之清利与泄泻之温燥
尤拙吾云:痢与泄泻,其病不同,其治亦异。泄泻多由寒湿,寒则宜温,湿则宜燥也;痢多成于湿热,热则宜清,湿则宜利也。虽泄泻有热证,毕竟寒多于热;痢病亦有寒证,毕竟热多于寒。是以泄泻经久必伤于阳,而肿胀、喘满之变生;痢病经久必损于阴,而虚烦、痿废之疾起。痢病兜涩太早,湿热流注,多成痛痹;泄泻疏利过当,中虚不复,多作脾劳。
或问:热则清而寒则温,是矣;均是湿也,或从利,或从燥,何欤?曰:寒湿者,寒从湿生,故宜苦温燥其中;湿热者,湿从热化,故宜甘淡利其下。盖燥性多热,利药多寒,便利则热亦自去,中温则寒与俱消。寒湿必本中虚,不可更行清利;湿热郁多成毒,不宜益以温燥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葛根芩连汤合桂枝汤
泄泻
泄泻;湿热夹杂——清热利湿,兼亦养阴湿热...
泄泻《明医杂着》
『泄泻』湿热泄泻型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
《张聿青医案》时邪便泄有热泄有湿陷而泄有气不化积滞而泄有热结旁流而泄何以明辨各详其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