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阳病变证

伤寒杂病论中太阳病本证可根据太阳病脉证提纲可以容易辨别,但是太阳病的变证不容易辨别,不容易新手拿捏,现在归纳伤寒论太阳病篇中的变证重点总结如下:

1、坏病的处理原则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6)

2、辨寒热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3、辨虚实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4、辨表里先后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0)

5、辨标本缓急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裹;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裹,宜四逆汤。(92)

6、太阳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叶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治法:外散风寒,内化水饮

方药:五苓散(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桂枝)

7、太阳蓄血证

(1)桃核承气汤证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病机:太阳蓄血证热重瘀轻

治法:泻热化瘀

方药:桃核承气汤(桃仁 大黄 桂枝 甘草 芒硝)

(2)抵当汤证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病机:太阳蓄血证瘀重热敛

治法:破血逐瘀

方药:抵当汤(水蛭 虻虫 桃仁 大黄)

(3)抵当丸证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

病机:太阳蓄血瘀缓热微

治法:化瘀缓消

方药:抵当丸(水蛭 虻虫 桃仁 大黄)

小结:

太阳病变证主要分为气分证与血分证,复杂的有气血混杂变证夹杂一起,但是要做到辨别虚实表里、气血,抽丝剥茧,随证变化治疗,就不至于陷入误区,对于复杂的变证,临床也能做到迎刃而解。 

(4)如果瘀热互结,热虽有,但热势非常轻微,瘀血虽成形,但是瘀血的病势非常和缓,症状仅仅见到有热少腹满,用抵当丸化瘀缓消,抵当丸这个方子在《伤寒论》中可看作是消法的代表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阳蓄水,太阳蓄血
学经方思维:桃核承气汤运用思维解读!(两大名家解读)
《伤寒论》方药解析 桃核承气汤 中医中药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桃核承气汤主治瘀热互结、下焦蓄血
此方价值千金,黄煌解析抵当汤
二百九十七、少腹硬满痛(小肚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