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
伤寒论》第一方第一药即桂枝三两(去皮),为何去皮?院校教材未作注解.《伤寒论》用桂枝43方,均注明去皮(其中3方加减l方后下未注明).《金匮用桂枝45方次,注明去皮16方次,未注明29方次.两书相同方剂中用桂枝ll方,《金匮》中4方未注明去皮.比较分析似乎可去可不去,但从《金匮》来看,去皮多见于解表方剂,且麻,桂合用时,麻黄去节,桂枝即去皮,似有一定意义.麻黄去节易解,桂枝去皮则难释.对此历代医家说法不一,大致如下:
一、不作注解《伤寒论》版本甚多,对此大多不作注解,有去皮,亦有不去皮.如柯琴着《伤寒来苏集》桂枝汤中注"去粗皮,以下诸多方剂又不注明去皮.又如现代医家黄奕卿在《伤寒方苑荟萃》桂枝汤的古方今用中,有桂枝9克(去皮后下),对此均不作注解.是存疑不解,还是无足轻重,不得而知.
二、否定观点(持此观点者较多)
1、认为系传抄之谬.
如张寿颐云:"桂枝即肉桂之枝,柔嫩细条,芬芳馥郁,轻扬升散,味辛气温……其效在皮,而仲景书反去其皮,可悟传抄之谬,无皮为木,而晚近来或用其木,毋乃嗜好之偏.(引自《中药大辞典)笔者认为仲景对药物炮制要求精良,书中去皮者甚多,简单认为系传抄之谬,无有实凭,恐难令人服.
2、认为无甚意义,
删此两字如《医宗金鉴》在桂枝汤下按云:"桂枝汤方,桂枝下有'去皮"两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两字,后仿此.此论道理确有,但从麻桂合用时去节,皮之意来看,仲景原意乃使药物更加精良,增强其解肌发汗之功.非仲景之误,实乃未解仲景之意也.
三、遵其原意(其论少见).
《中药大辞典》在桂枝之炮制法内有桂枝术条,云:"桂枝术,取去皮桂枝,稍浸泡,润透,切片,晾干.但不知有人如此用否,未见报遭.
四、认为仲景所言桂枝乃枝上皮也。
寇宗寅云:"桂甘,辛,大热.…?"然率经止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琅枝上皮也."(引自《本草纲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未出桂枝条,而在牡桂条中云:"此即木桂也.薄而味淡,去粗皮用,其最薄者为桂枝,枝之嫩小者为柳桂."此言肉桂中最薄者为桂枝.笔者对此说十分赞同.因只有认为仲景所言桂枝乃枝上皮即肉桂,方可使"去皮之疑迎刃而解,其意亦明矣.
仲景为何要取枝上皮?其意可从药物质量探求,乃因桂唯枝上皮质量最为上乘如苏恭言"单名桂者,即是牡桂.……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日术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老,肉多而半卷,中必皱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引自《本草纲目》)因是肉桂,故可去皮.时珍云"桂即肉桂也,厚而辛烈,去粗皮用."外层粗皮无甚药力,当去之其意如同麻黄去节,附片,厚朴等去皮.观仲景书中无肉桂之名,在诸多温阳暖肾方中亦用桂枝,如肾气丸,此更可证明在仲景时代并无桂枝,肉桂之分,俱用枝上皮,并不用桂之嫩枝而后世医家将桂分为肉桂和桂枝,肉桂用于温补,桂枝用于解饥发汗,其作用俱以桂皮为基础,可使药源利用充分,又不影响疗效但对仲景的非解表方剂,如肾气丸,薯蓣丸,蜘蛛散等温里方剂,则应取肉桂为宜.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徐国文医生,文章版权归其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药辩护人
桂枝是否應去皮使用?
《伤寒论》“桂枝去皮”考辨
张廷模:张仲景从未用过“桂枝”
桂枝汤用桂刍议
桂枝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