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5
原文: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增广补正:伤寒,不发汗,因致衄,脉仍浮紧者(实际是指麻黄汤证仍在),麻黄汤主之。

按:本条宜与46、47条互参。说的是表郁严重的病,如不能及时发越其郁结,会出现衄血的情况,而衄后有因此而自愈者(郁结因衄而解),亦有并不因此而病解者(虽衄亦不足以疏解其郁结),如病不解者,仍应据证继续治疗,否则衄血的情况还可能发生甚至加剧。
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到,麻黄汤的表实证指的是病邪在表部的郁结严重,从理论上看,由于郁结严重,所以通常也不会汗出而脉浮(主病在表)紧(主郁结严重),因为一旦汗出(或衄),郁结就有了宣泄的渠道、也就减轻了、虚了、脉不紧而缓了、由表实的麻黄汤证转变成表虚的桂枝汤证了(或者郁解邪去而病好了)。但如果郁结特别重,虽有汗出、衄血之类的宣泄仍不足以开解其郁结,所以虽有汗出(或衄)但脉仍浮紧有力、实硬不减,那么治疗上就仍然适用麻黄汤开解其郁结、发汗解表。因此麻黄汤证在常规上虽然没有汗,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有汗的(如上述)。同理,桂枝汤证通常是汗出、脉浮缓,说明因为汗出、郁结不重,所以脉缓弱。但如果这个人的太阳病的表证明显、脉也浮缓,但就是没有汗出,那么说明这个病人的机能比较虚弱,与病邪作斗争的时候力量并不很足,本来应该要汗出袪邪的,但他达不到这种要求,与桂枝汤证虽汗出却达不到袪邪的这个程度的虚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常规方证时虽然勉强做到了汗出但还没达到袪邪的程度,而这里就更虚了,连汗出都还没达到、也没能与病邪产生什么争斗的纠结,因此虽然没有汗出、还没有什么宣泄虚损,但脉却仍是浮缓、甚至也浮得不很充分(外出抗邪的力量不足、不能完全打到肌表这个战场去),所以这里虽然没有汗,但根据脉浮缓弱和太阳表证具备的脉证,治疗仍然应该选用桂枝汤,而不能因为他没有汗就用麻黄汤。也就是说,常规的桂枝汤证是有汗的,但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无汗的。另外,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葛根汤这些方剂其实也是根据病人汗出、表郁的情况变化与脉象的虚(无力)实(有力)情况的不同而加以组合的。临床上只要脉证相参,仔细体会、分析病人正邪交争的虚实、郁结程度,加上对这些方剂方证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正确选用也并非难事。根据我个人的体会,这些方剂由虚到实的排序为: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
葛根汤食疗治疗落枕的医案
金匮诵读21丨欲作刚痉葛根汤
麻黄汤方证:恶寒,身痛,无汗,脉浮紧(太阳)
经典解读,纯属个人见解,望指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